广西新闻网记者吴凌平本报通讯员赖新云
千年古城、百年商埠、袁崇焕故里、广西红色革命火种策源地和广西革命的中心……翻开梧州的“履历”,一个个特色鲜明的闪光点记录着城市成长,成为梧州特有的文化胎记。当前,梧州正在全力打造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如何将梧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物化”,为旅游“增看头、添说头”,从而有效提升梧州旅游的吸引力、影响力和生命力,实现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俨然已成为亟待解答的课题。
1藏在深闺待挖掘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更是旅游的灵魂。梧州人在向友人介绍自己的城市时,喜欢说这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建城历史的文化古城,是广西工业策源地、岭南文化发祥地,或者列出“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鸳江秀水世无双”等词句,而这碎片化的描述,很难给人以形神俱佳、可感可观的“第一印象”。
“梧州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虞舜、龙母、广信、广府、宗教、军事、疍家等文化,但这些文化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难以找到反映两千多年历史文化的具体元素,特别是虞舜文化、广信文化、广府文化、军事文化等,根本就没有任何具象表现,无法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标识。”梧州市旅游局副局长莫扬传言语间颇为失落。
曾在旅游部门工作的邱伟直言不讳:“尽管我们修缮中共梧州地委旧址、李济深故居、英领事署旧址,新建中共多贤支部纪念馆,但对这类场所文化内涵的挖掘还有待提高,对大同酒店、太平天国永安活动旧址、梁羽生公园、海关旧址及数十个‘广西工业第一’的开发水平仍较低。”
采访中,多位在文化、旅游部门工作的人士表示,梧州拥有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资源,却没有开发出多少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产品,没有打造出品牌化、叫得响的文化及旅游产业,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尴尬和遗憾。
2要“金杯”也要“口碑”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古建筑、器械、器皿、古籍等为载体的历史文化资源或出现腐蚀、破损,或难觅踪迹,国内普遍采用改造、修复乃至新建的方式,重现其昔日风采,但“翻新”后的古器物难受人待见的现象却时有发生。
该怎样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才能既赢得“金杯”又赢得“口碑”?梧州市政协学习与文史委近日召开座谈会就此进行探讨,与会的10多位政协委员观点十分鲜明:历史文物不同于普通的旅游产品,其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在开发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即使是仿制品,也应该达到较高的水准。
“在修缮开发过程中,应树立‘今天的精品就是明日的文物’的意识,最大限度减少遗憾。对正在使用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北山水厂、海关旧址、工人医院等,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眼下难以实施修复的,则要收集好能反映文物性能的参数、数据、建材、照片等资料,以便在今后的修复中,最大限度接近原貌。”政协委员曾强如此建议。
梧州现有的骑楼城、龙母庙、文化长廊等旅游产品也应升级换代,及时进行更新,为文化旅游赢得全新的生命力。莫扬传表示,由于扶持资金投入不足,当前梧州大部分历史文化景区都存在年久失修、破损严重,缺乏基本的旅游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等问题。
“景点美不美,全靠讲解员一张嘴。”梧州学院中文系主任莫敏认为,如果没有专业的讲解员进行讲解,再好的历史文化资源也焕发不出应有的神采。因此,文化与旅游部门应注重提高讲解员、导游的历史文化素质,并在其资格认定、技能培训方面融入梧州历史文化的元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