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旷世绝响,凝聚着中国文化的高超智慧,昭显着中国人民造园艺术的卓越创造力。颐和园所承载的园林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根脉,每年1600万游客来到这里,不能光看宫殿,这里有文化,有哲学,有历史,有故事......如何更好地向世人展示出皇家园林的深厚文化内涵,更好地提升颐和园的文化游览质量、发挥好文化遗产的宣教功能,是新时代为颐和园遗产保护工作提出的新课题。”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则是破解时代难题的解题思路。其中,”保护“是遗产工作的立足之本,其根本是保护颐和园的”根“与”魂“,为子孙后代保留住”原汁原味“的颐和园。
夜景”靓“起来、可移动文物摸清家底、园藏文物的国内外巡展、研发系列文创产品......伴着春姑娘的脚步,颐和园年度的文保、文创工作已开足马力。总体上,颐和园正在建设成为山、水、古建、古树名木、园藏文物俱全的皇家园林博物院。
【文物保护】
创建遗产监测预警系统平台 更加注重保护工作科技含量
颐和园是清代皇家园林”三山五园“之一,作为中国现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古代园林和世界级的文化瑰宝,1998年以”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之崇高评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后,颐和园的遗产保护工作始终遵循”最少干预“的保护原则,在维护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2013年,颐和园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编制完成《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规划(2013年——2020年)》,明确了遗产监测工作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并于同年建立了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监测指标体系。
在此基础上,2014年颐和园初步建立了颐和园遗产监测预警系统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监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状况,结合监测数据的积累与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查找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研究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使监测工作服务于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截至目前,用于拍摄、扫描文化遗产的影像、测绘图等数据资料就达到50GB。
山体监测:2013至2014年,颐和园开展了万寿山水土流失监测。采取定期监测,系统分析的方法积累与汇总数据。根据数据,可以摸索到水土流失的预警值,以预判在降雨后或一定时间段某一坡面的水土流失情况,提前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护与治理。
古建筑监测:以德和园大戏楼为试点,打造多因素综合监测示范点。开展了涉及多个病害指标的古建变形自动监测、古建变形人工定期监测,以及震动和微环境对大戏楼的影响监测等项目。目前,可以在颐和园遗产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实时获取大戏楼地基基础沉降、柱的弯曲、柱脚下沉等病害发展信息,以及振动加速度、风环境、温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变化信息。
古建筑彩画监测:颐和园开展了古建筑彩画信息及微环境监测方法研究。选取典型室外区域长廊,周期性地对其中16幅彩画本体的色度、明度、彩度等量化指标进行了4次为期两年的人工监测,同时对彩画周边的微环境进行了实时监测,以寻找造成彩画褪色剥落的主要因素。
古树监测:为了进一步保护古树这批活文物,颐和园与相关机构合作,以油松为主要监测对象,针对300株重点养护管理古树,安装了古树电子标签。电子标签与古树监测模块通过电子手柄终端进行连接,每一个电子标签内包含该株古树的基本信息和养护病历档案,实现对所标示古树的一站式管理。
可移动文物”摸清家底“ 科学管理园林文物藏品
文物分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后者主要指固定在地面上的文物,如古建筑物、构筑物、遗址等,前者是可以移动的文物,如铜器、玉器、书画、古籍等。据统计,颐和园园藏可移动文物有3万余件,几乎涵盖了中国传世文物的所有门类,并有不少外国文物。自2014年起,颐和园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账册的基础之上,对全园可移动文物进行重新清查。同时细化展厅、殿堂、户外文物管理规定,全面、科学地管理古建园林中的文物藏品。
据颐和园副园长秦雷介绍,近年来,在可移动文物保护方面,颐和园投入很大力量,改造拓展文物展厅;防止户外文物风化、触摸、刻画等破坏,加装保护罩;为保证敏感文物的恒温恒湿保存,复制替换殿堂展陈纸绢类文物,将原件收归文物库房;为保证殿堂内陈设文物的安全和避免光损伤,为有原状陈列展陈的殿堂玻璃加贴防爆和紫外线防护膜;为保证古建内的木质结构免于虫害损害,每年对殿堂和文物库房进行内化学熏蒸杀虫。
颐和园还不断提高文物工作软实力,加大文物管理专业队伍建设,加强文物学术研究,相继出版了《清宫颐和园档案》、《颐和园藏明清家具》、《颐和园研究论文集》等一批学术及历史档案著述。
有序推进古建修缮工作 实现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永续传承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颐和园的古建筑周期性修缮和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推进,相继完成了德和园、清晏舫、南湖岛景区等重要景区景点的修缮工程。再加上基础设施持续的改造更新建设,颐和园的整体景观环境得到恢复,历史原貌也得到最大限度延续,生态环境有了显著的改善,基本显现了自然典雅与辉煌富丽相交融的皇家园林风貌,为颐和园风景区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德和园修缮工程:德和园建筑群位于万寿山东麓,始建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作为一组大型的宫廷戏园建筑,德和园是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戏楼之一。此次修缮是建国后对德和园景区进行的规模最大、最科学严谨的一次修缮,使得大戏楼恢复到光绪时期最好面貌,重新焕发出皇家戏楼原本的雄伟与韵味,成为解读晚清宫廷戏曲文化的历史讲堂。借助修缮的契机,引进高新技术,对德和园进行三维激光扫描、声学测试、戏楼变形监测、历史变迁与营建过程等专项研究。
清晏舫修缮工程:清晏舫位于昆明湖的西北角,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建,主体结构为木构,但是与其它建筑所不同的是,清晏舫没有按常规做油饰传统彩画,而是工匠通过彩画绘制出漂亮的大理石纹,使整个建筑外观看似是石材所建,与下部的石质船体自然地融为一体。清晏舫的彩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施工过程中,颐和园对清晏舫特有的工艺、做法进行全面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
南湖岛景区修缮工程:颐和园南湖岛位于昆明湖南部,始建于乾隆年间,咸丰十年(1860年)岛上建筑严重被毁,光绪时重修,是清代皇家祈雨的重要场所。此次修缮工程对现有文物建筑进行修缮,恢复改变原有形制的建筑,解除安全隐患,保持结构稳定,最大限度再现南湖岛景区光绪朝苏式彩画原貌。
【文化惠民】
透过珍贵园藏文物展示悠久历史 颐和园文物工作者在行动
3月,颐和园与常熟市合作举办”两朝帝师翁同龢及翁氏家族文物特展“,通过书法、绘画与奏稿等不同类别的文物,展现翁同龢作为艺术家与政治家的复杂人生,其中绝大部分文物是首次进京。
至此,从2013年扮戏楼文物展厅改造并开放,颐和园已成功举办了”庆演昌辰————慈禧与德和园演剧文物展“、”百年颐和————颐和园对公众开放一百周年纪念展“等11项专题展览,引入故宫博物院、上海豫园、沈阳故宫博物院、伪满皇宫博物馆、西藏罗布林卡等8家合作单位的展品,丰富了颐和园文化展陈的涉猎领域。
从2014年伊始,颐和园开始利用曾经内部使用的益寿堂景区举办专题文化展览。2015年,更是经过长达10个月的策展筹备与专家论证,推出”古都春晓————寻访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之路“主题展览,为颐和园开辟出第二块红色教育基地。
同时,颐和园的文物也走出大墙,围绕颐和园的历史人物、特色文物和园林文化,颐和园的园藏文物赴意大利、马来西亚及沈阳、宁波、长春、上海等13地进行展出,使得文物”活起来“,进一步推广颐和园文化影响力。
【园林绿化】
过去五年农药使用量减少40% 构件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
园林植物是造园艺术中唯一具有生命的元素,做好园林植物的规划及养护管理,在保持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原真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据统计,颐和园现有古树1600余株,有油松、白皮松、桧柏、侧柏、楸树、玉兰、桑树、国槐等8个品种,集中分布在万寿山的前后山、长廊沿线及后溪河两岸。
颐和园率先在市属公园范围内实施园林植物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十二五“期间,颐和园化学农药的年使用量比”十一五“期间减少了40%。截至2015年底,颐和园天敌昆虫的年释放量已达2012年的200倍,种类由2012年的5种增加至12种,把园林害虫种群持续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2016年颐和园将继续推广保育式生物防治和生态调控,积极发挥皇家园林生态文明的优势与示范辐射作用。
【年度展望】
今年国庆夜晚颐和园将”靓“起来
从今年4月中旬开始,颐和园将启动夜景照明系统升级工程。伴随工程的竣工,颐和园壮美的山水建筑核心景观将在夜晚”靓“起来,显现出月夜下山水园林的静谧与柔情。
颐和园夜景照明系统升级工程以佛香阁为视觉中心,伴随周围建筑的密度和等级逐渐降低,推导出夜间灯光的亮度递减,形成山水长卷般诗情画意。
文化宝库·精神家园
以颐和园为代表的历史名园是北京古都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现代文明的重要载体,对提升城市景观形象起着重要作用,体现着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
颐和园是历史留给世人的”文化宝库“与”精神家园“!
在今后更为广袤的未来,颐和园的保护工作需要每一位社会公众、每一个游客知情、参与、监督,这样颐和园的遗产保护事业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更大的希望。
遗产保护工作永远在路上!
SITESERVER_PAG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