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樊曦 刘夏村 陈弘毅
“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
沐浴着秋日的阳光,赣深高铁线上一趟趟列车飞驰而过。
联调联试列车经过赣深高铁信丰特大桥(2021年10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张海根摄)
距离赣深高铁龙川西站仅十多分钟车程,便利的交通给广东河源市龙川县佳派村带来一派新气象。
佳派村党支部书记葛业显说,以前村里穷,垃圾靠风刮、污水靠日晒,村里留不住年轻人。“如今,环境变好了,交通顺畅了,村里还建起了花生产业园,看得见的好日子就在眼前!”
时光回溯。2012年,中国农村尚有近1亿人口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下,贫困发生率为10.2%。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贫困人口数占总人口的10%以下时,减贫就进入“最艰难阶段”。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
在位于黔桂交界大苗山深处的乌英苗寨,驻村第一书记韦桂华(右四)、党员梁成兵(右三)、梁志新(左二)带领村民维修河堤(2019年6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国创造了彪炳史册的“脱贫奇迹”: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平均每年减贫1000多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建设小康中国,一个都不能少;建设健康中国,同样一个都不能少。
这是江西省井冈山市神山村村民的笑脸拼版照片(2020年7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制、体系建设,建成全球最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疾病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网络。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两年多来,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决策、沉着应对,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五条技术路线同时启动疫苗研发,全民免费接种,在安全科学的前提下,不落下任何一个群体……截至今年9月3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34.33亿剂次。
工作人员在科兴中维新冠疫苗包装车间内工作(2021年1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特别是今年以来,疫情形势延宕反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趋艰巨繁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
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各地各部门从严从细抓好疫情防控,筑牢疫情防控屏障。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
在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街道新冠疫苗接种点,医护人员为一名小朋友接种新冠疫苗(2021年11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补短板强弱项: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
7月中旬,位于藏北那曲市双湖县多玛乡的仲鲁玛村一派热闹景象。一辆辆大货车陆续开进村庄,人们收拾行囊、搬运家具,驶向约700公里外的新家园: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村。
在西藏那曲市双湖县多玛乡仲鲁玛村,运输家具的货车整装待发(2022年7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双湖县平均海拔5000多米,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的40%。今年7月,西藏实施双湖县第二批高海拔牧民生态搬迁,南部4个乡镇的牧民告别苦寒高远的藏北,前往新家。
“新家政府都装修好了,东西搬进去就可以住。”多玛乡的桑珠憧憬着美好生活,“森布日海拔3600多米,以后上学、看病也会更方便,日子更有盼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不断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医生、青南支医队员孙敬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给患者检查身体(2022年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韩方方 摄
10年来,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2年增长近八成,城乡居民收入比显著缩小;形成超4亿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社保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10亿人,建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
8月下旬,记者来到辽宁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的幸福教育课堂,看到孩子们聚在一起,互相展示着自己动手制作的最新作品。
临近中午,社区老年餐厅又热闹起来,老人们纷纷打来溜肉段、香菇油菜等热气腾腾的饭菜。
牡丹社区近年来扩建党群服务中心,专门为“一老一幼”增添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幸福教育课堂,成为基层治理的示范社区。
在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安东卫街道凤凰山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志愿者为社区老人端来午餐(2021年9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发展中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10年来,通过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40元提高到610元……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着眼长治久安:社会治理水平大幅度提升
国泰民安,民之所盼。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浙江省桐乡市高桥街道越丰村,这些年来工程项目较多。面对大开发、大发展中产生的问题纠纷,越丰村建起百姓议事会,大事小情都要拿到会上议一议。
“现在,我们老百姓的话真管用。”村民张金林说,之前有人反映村里路灯老化,百姓议事会成员了解情况后,立即开会讨论,一致同意投入5万多元对路灯灯头进行更换。
10年来,党着眼于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律师甄彩丽(中)在河北唐山滦州市茨榆坨镇杨家坨村人民调解室内为群众解答法律问题(2021年4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全国连续5年多未发生暴恐案事件;八类主要刑事犯罪2021年立案数比2012年下降64.4%;每10万人中命案数为0.56,是命案发案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一个个数字,折射出黑恶犯罪得到根本遏制、基层基础全面夯实、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更带来了群众安全感逐年上升。
“我国群众安全感由2012年的87.55%上升到2021年的98.62%,10年来始终保持高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说。
社会治理,重在基层,也难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固本之策。
建起百姓议事会,让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全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建立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实现信访诉求、矛盾纠纷只需进“一扇门”,办事维权只用“跑一地”……
从浙江省诸暨市发源的“枫桥经验”,如今从一地经验发展为全域“风景”。各地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创造更多依靠基层、发动群众、就地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途径和方法,实现预防化解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浙江诸暨枫桥镇魏廉村老党员魏杏根(中)在枫桥经验陈列馆的亭子内和年轻党员分享当年运用“枫桥经验”化解基层矛盾的故事(2021年4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近年来,全国信访总量明显下降,信访形势持续向好的态势得到巩固。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将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海报设计:潘红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