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历史 史前印度(公元前 600 年以前) 史前印度最重要的文化为印度河流域文化(又称哈拉帕文化)和恒河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是青铜时代的文化存在于公元前 2350前 1750年间。成熟于公元前 2200前 2000 年最为主要的城市有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消逝于公元前 1750 年左右 。但是哈拉帕文化在古吉拉特、拉贾斯坦及北方邦北部等仍有遗留。 恒河文化昌盛于公元前 1800前 600 年间为印度著名的吠陀时代。吠陀时代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即梨俱吠陀时期约在公元前 1800前 1000 年 后期约在公元前 1000前 600 年。 前期经典很少提到家庭 社会仍局部落性质后期部落社会分解为 4 个瓦尔纳的社会。4 个瓦尔纳中首陀罗为最低层吠舍为中层刹帝利和婆罗门为上层。 古代印度(公元前 600公元 800)古代印度的历史特征在于瓦尔纳制的确立及其向种姓制度的转化部落社会的同化及其向国家的转化授地制的兴起及其向封建制的转化佛教由盛而衰以及新婆罗门教的兴起及其向印度教的转化。 佛陀时期 (前6前2世纪) 从吠陀时代末期(前600)到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 400 多年的佛陀时期 是继印度河文化城市繁荣之后的第二次城市繁荣时期。在这时期里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大雄创立了耆那教。据佛教文献记载公元前 6 世纪初印度有 16 个国家。其中主要的有摩揭陀、迦尸、祇萨罗、跋祇、俱卢、 般遮罗和犍陀罗等。 在这个时期的大国里 瓦尔纳的等级制取代了部落制。国君和武士成为刹帝利祭司和教师成为婆罗门农户和纳税者成为吠舍服务于以上 3 个等级的劳动者则成为首陀罗。 孔雀王朝时期(前 322前 185) 摩揭陀王国孔雀王朝的奠基人是与佛陀同时的频毗婆罗。在孔雀王朝中唯有国王有权拥有常备军和接受贡奉。国王权力标志着刹帝利对婆罗门长期斗争的胜利但婆罗门在孔雀王朝仍然拥有大权。在阿育王统治期间印度古代奴隶制君主专制的集权统治达到顶峰。 外族入侵时期(公元前 200公元 200) 孔雀王朝灭亡以后 西北印度不断有外族入侵。 先是中亚的大夏希腊人在公元前 2 世纪初侵入印度西北部。接着又有安息人、塞种人、大月氏人的入侵。其中最重要的是贵霜帝国在印度的统治。在丘就
【精品】印度历史
【精品】印度历史印度历史史前印度公元前600年以前史前印度最重要的文化为印度河流域文化又称哈拉帕文化和恒河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是青铜时代的文化存在于公元前350前1750年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