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杨六郎的骁勇,佘太君带领的女将们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本。那么历史上真正的杨家将故事确实如戏文里一样吗,真实的杨家将你又了解多少?今天,和大家一起来解杨家将之谜。
杨业身死另有隐情
杨业一生都在战场上,为北宋守卫疆土,多次击败辽兵,生于马上,死于战场,也是圆了他为国尽忠的赤子之心。
但他身死沙场结局却并非战败这么简单,在戏文里是反派潘仁美害死了他,但正史上并没有潘仁美这个人,他的原型应该是潘美。
戏文里潘美对杨业多有嫉妒因此故意设计杨业,但根据宋史的记载,对于杨业作战对策的提出,潘美是表赞同的,但监军王侁却坚持自己的对战方针,在王侁兵离开时,潘美也曾阻止只不过没有力争。
战后的处分潘美也只不过是降职处分,而监军王侁被撤职发配,从这一点来看,最应该对杨业身死负主要责任的是王侁,是他的决策失误才酿成杨业结局。
杨六郎竟是杨大郎
在有的戏曲里杨业有七个儿子,有的戏曲则说有八个儿子。根据《宋史·杨业传》记载杨业共有七子,而南宋李焘所著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则说杨业仅五子。至于南宋王朝的《东都事略》中,则只提到杨延昭一个儿子。
从这些史料看来杨业究竟有几个儿子我们不得而知,但据正史可知杨延昭确有其人。
杨延昭又被称为杨六郎,但六郎仅为一个称呼,杨六郎实则杨业的大儿子。
杨六郎这个称呼是辽国人起的,杨延昭镇守边防二十余年,军事才能显著,骁勇善战令辽人闻风丧胆。辽人迷信,相信天上北斗七星中,第六颗星是专克辽国的。因为杨延昭对于辽人很有威慑力,辽人以为他是那第六颗星转世,因此称他为杨六郎。后人不清楚真相才将“杨六郎”演化为杨家的第六子。
杨宗保子虚乌有
在小说中,除杨业外最著名的就是杨延昭及其儿子杨宗保、孙子杨文广祖孙三人了。
然而据《宋史》记载,杨延昭的第三个儿子叫杨文广,并未出现杨宗保此人。
杨文广在秦州(甘肃天水市)西北修筑筚篥城时,西夏人常来破坏,杨文广采用声东击西的计策扬言要去修建喷珠城,等到西夏人被吸引去了喷珠城他立马赶回筚篥城连夜构筑防御工事,做好了作战准备,等到西夏兵反应过来时早已无计可施。
在西夏兵撤退之时,杨文广趁机追击斩杀数人,从这以后,西夏人再也不敢来捣乱。
佘太君本姓“折”
戏曲里杨业的妻子佘赛花百岁高龄仍能领兵作战,实乃一代巾帼英雄。
据学者考证,历史上确有佘太君其人,清代光绪《保德州志》载:“杨继业……事北汉为建雄军节度史,娶折德扆女。”这个“折德扆女”据称就是佘赛花,封号太君。而“佘”则是“折”的讹传。
据《保德州志》记录,折家世袭军职,多次参与抗辽作战,代代习武,而折赛花受父兄影响酷爱兵法,与杨家正是门当户对。折杨两家结亲后,杨业在外打仗,折赛花则在杨府内训练丫鬟家丁习武,家仆的武艺毫不逊于边关的士兵。小说中的杨门女将也由此发展而来。
戏文中最有名的女将穆桂英是杨宗保的妻子,而杨宗保在历史上都是不存在的,穆桂英自然也是民间杜撰出来的。
杨家将的故事能流传民间近千年,并融入诸多人物情节,使整个故事丰满圆润又绘声绘色,是因为人们对杨家精神的认可,并对之怀有敬畏与崇拜之情。
身为杨家后人的我们更应该继承并弘扬杨家精神,学习先祖英勇无畏的气魄,不让先祖蒙羞。热血杨家将,热血杨家人,我们一直为家族努力。转发让给更多杨家人看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