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是古老中国的母亲河之一,她与黄河一起共同孕育出了璀璨的中华文明。近日,“考古里的长江文明”主题展览在张家港开展,展览主办方联合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南京市考古研究院等16家考古文博单位,展出了重要考古遗址出土的100件文物珍品。其中,从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借调了5件丁奉墓出土的文物。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
南京的文化基因是长江文化。从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北阴阳营文化、薛城文化,到青铜时代的湖熟文化,乃至战国时代的吴文化、越文化、楚文化,它们的主体都属于特色鲜明的长江文化,与同时期一样辉煌的黄河文化,形成互补与互动的关系。
文明起源
35万年前“南京始祖”露真容
1993年,汤山葫芦洞中发现的两件直立人头骨化石及大量古脊椎动物化石震惊世界,是中国古人类研究及旧石器时代考古领域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发现,说明在几十万年以前,原始先民就开始在南京地区生息繁衍。两件头盖骨,距今约35万年——这对男女头盖骨化石相隔仅5米,在同一化石点发现两性人种,全世界仅有南京一处。南京汤山葫芦洞直立人化石地点的考古发掘收获,包括直立人的颅骨化石、牙齿化石以及同出的15种动物化石等。这一发现填补了直立人化石地点在江南的空白,对研究我国境内直立人的分布及其演化模式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这一发现曾被评为1994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南京直立人头骨化石。
南京直立人化石地点,在我国古人类演化序列中占据重要位置,为探寻中国人类起源、演化问题提供了珍贵的资料。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次发现旧石器时代的所谓“砾石石器传统”,其内涵与北方旧石器时代文化传统完全不同,但创造该旧石器时代文化传统的人群至今不能确定,南京直立人正是解决其难题的突破口。
此外,南京直立人化石地点的发现,对古脊椎动物的研究意义深远。葫芦洞发现的古生物化石,其属种与北方动物群的相似性,也表明了该地点的发现,不仅仅是宁镇地区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区域性考古发现,更有全国性的学术意义。针对这一问题,学术界提出了迁徙说、长江河道摆动说、气候演变说、长江结冰封冻以方便动物南迁说等不同观点。
开放包容
凸显六朝时期宴饮之风盛行
砖地券
“考古里的长江文明”主题展览中,从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借调去的5件文物均来自丁奉墓。丁奉家族墓位于南京市北郊幕府山南麓。丁奉位列“东吴十二虎臣”,他的人生几乎贯穿了东吴的始终。
栖霞区摄山村出土南朝青瓷瓶。
2020年下半年,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五佰村地块发掘了丁奉及其家族墓共4座,出土了釉陶骑马鼓吹仪仗俑、铜剑等象征其生前武将身份的陪葬品,青瓷罐、碗、碟、鐎斗、扁壶、魂瓶、水井、羊圈、磨盘等模型明器,金钗、金环、金步摇上的桃叶形片、金坠件,以及剪刀、镊子、铜镜等生活用品。
丁奉墓出土魂瓶。
据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周保华介绍:
此次被借调出去的5件文物分别是:魂瓶、砖地券、青瓷灶、青瓷盒、青瓷槅。其中,魂瓶是非常具有地域特色的一件文物。据介绍,魂瓶为冥器,又称“堆塑罐”,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三国两晋(公元220-420年)时期墓葬中特有的随葬品。六朝时期宴饮之风盛行,六朝贵族们常游宴于山水,陶槅因分格分区方便易携而受青睐。流行于三国、两晋及南北朝时期的陶槅类似于今天的餐盘,同时期的青瓷槅也较为常见。
丁奉墓出土陶俑。
在丁奉墓中,还出土了16件精美陶俑。陶俑的眼睛非常大且深,在嘴的周围有一圈络腮胡,这是胡人的形象。由此可见,在三国时期,即使是地处东南的吴国,也能与西北地区保持密切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此外,其中一件陶俑左侧高桥鞍配有马镫,它很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发现最早的马镫形象。
通江达海
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推向巅峰
南京是历史上发挥整合凝聚长江流域文化作用的城市,也是推动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互动融汇的城市。
贺云翱曾表示:
公元3—6世纪的六朝和明代早期,南京作为长江之滨的都城,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方面推动了长江流域的整体发展和文化进步。东晋、南朝、明代三个历史时期,南京先后承接了黄河流域的西晋文化,南朝时期与黄河文化交流,明朝早期发挥了统一国家都城的综合性作用。
南京依靠通江达海的地缘优势,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六朝时期,南京成就了西北内陆与东南沿海的融合,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不再仅限于一隅,而是深入内陆,并与陆上丝路连接。
大报恩寺出土的七宝阿育王塔。
1970年,南京象山7号墓出土的两件东晋时期玻璃杯,是公元3—4世纪罗马帝国的典型产品。罗马玻璃杯的出土,是当时南京与各国交流往来的实物见证,证明东晋时期的南京,已成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国际大都会。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出土的鎏金莲花宝子银香炉。
据统计,六朝时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多批使臣来到建康。六朝建康与海外的密切交流,证明南京从开始就是一个视野广阔的城市。明代由郑和统领的庞大外交使团,以船舰一二百艘、军士二万余人,组成史无前例的远洋船队,由秦淮河畔始发,七下西洋,远航十余万里,到访三十余国,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一件壮举。作为这一壮举决策地、造船地与始发地的南京,遂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汇点。
北阴阳营遗址、南唐二陵、明故宫遗址、大报恩寺遗址……一处处文化遗址、一个个考古发现、一件件出土文物,不断刷新着人们对中华文明历史源流的认知:中华民族灿若繁星、多元一体的文化血脉亘古天成,华光永续。
(紫金山观察:南京日报社打造的南京第一时政公号)
往期精彩回顾
文:紫金山观察记者朱彦
图:南京市考古研究院供图;封面图: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