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田 翁汀辉 徐唯泰
摘要
福建漳州诏安客家“张廖同宗”家族,系约七百年前张元子传承下来,在海内外人数众多。在今日台湾张廖家族已有不少成为“福佬客”,但有些仍维持能讲客家话的张廖家族则较少人知,譬如台湾苗栗张肇基家族。关于张肇基家族之研究,目前学界多认为主要散居今苗栗县通霄、头份、三湾、南庄等乡镇市,但其实张肇基家族另有一房支在清代开垦今苗栗县铜锣乡与县城一带,是为台湾苗栗铜锣湾张廖家族。此亦深化讨论了闽台客家一脉相连的历史关系。
关键词:
漳州客家;张廖同宗;台湾苗栗张姓;张肇基;闽台关系;1895乙未抗日;历史失忆
一、前言
明清以来,福建省漳州府诏安县靠山区的客家“张廖同宗”家族,自明初洪武年间,始世祖张元子传承约七百年以来,海内外开支散叶人数众多,其中亦有与简姓合组为“张廖简”宗亲组织。在今日台湾,张廖同宗家族有些已演变成为“福佬客”,也就是虽为客家后裔,但已改讲闽南语的人,譬如今日台湾台中市西屯区张廖家族宗庙之族人即已几乎“福佬化”;又有些则分布在台湾云林、嘉义两县一带,但大多数同样也已“福佬化”,只剩云林县崙背、二崙等乡的一些村落,还有能讲漳州诏安腔客家话的客家人,人数约一万人左右,但因其周围村落大多是台湾闽南人街庄,所以他们平常也能同时讲流利的台湾闽南语。
至于在今台湾桃园、新竹、苗栗等县市内“北台湾客家地区”,也有漳州诏安“张廖同宗”家族分布。其中有一支是在明万历年间西移粤东,再于清初移民台湾,自清代至今仍是台湾新竹、苗栗一带能维持客家本色讲客家话的,即清代台湾淡水厅“中港堡”的“御赐六品顶戴、三湾垦户”张肇基家族后裔。关于“三湾垦户张肇基”家族,目前较为学界所知的是其“来台祖”张宗琦,其先祖即福建漳州诏安“张廖同宗”始祖张元子,而张宗琦为张廖家族第十一世,张肇基则为张宗琦之曾孙,为张廖第十四世。
但其实“张宗琦-张肇基家族”另有一房支,亦在清代时自“中港堡”再迁徙到当时台湾淡水厅“苗栗堡”的铜锣湾一带拓垦,其后裔概多居今台湾苗栗县后龙溪与西湖溪两溪流域(即清代苗栗堡地区),即今该县以县城苗栗市为中心的县核心区。
根据《铜锣湾张氏家谱》记载,张宗琦先祖在张廖第六世张良达时即明朝万历年间已移居粤东。至张宗琦时已世居清代广东省惠州府陆丰县,再于清初雍正年间在台湾淡水厅“吞霄堡”之吞霄港一带登陆台湾,张宗琦后裔在清代台湾中港堡内较有名者即前述“御赐六品顶戴、三湾垦户”之张肇基[2-3]。尔后学者多因对张宗琦、张肇基之研究,从地缘关系认为张宗琦派下的张廖同宗家族后裔,多居住清代台湾淡水厅“中港堡”与“吞霄堡”一带[4]。
二、何谓“张廖同宗”
“张廖同宗”传说,据前引陈运栋二文(以下称“陈氏二文”)与《铜锣湾张氏家谱》,以及廖汉奎、张元锦等人研究[5-6],概大同小异记述约在明代洪武年间,有原籍于今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境古称和尚塘之张元子(又称张愿子),入赘今漳州市诏安县境官陂廖三九郎之女,并生一子即张廖第二世张(廖)友来,理应继承廖姓。然廖三九郎恐元子、友来父子日后再改回张姓,便跟张元子说:“得我业而承我廖姓者昌;得我业而不承我廖姓者不昌”,要张元子立誓。张元子亦立誓曰:“生当姓廖,死当归张”,这便是有名的“生廖死张”、“张廖同宗”之由来。而《铜锣湾张氏族谱》亦载:“是以世代相承,则户籍书廖,神主书张,盖不忘木本水源之意云。”
然随时代变迁,在海内外华人各地张廖家族“生廖死张”规则或有演变。如在台湾,有些改为姓“张廖”,有些如台湾云林县一带仍维持“生姓廖、死姓张”的风俗,至于台湾苗栗张宗琦派下这一支,已全都回复张姓[2]22。陈运栋认为这可能系因张宗琦这一支,在第六世张良达于明万历年间自福建省漳州府诏安县往西迁入广东省惠州府海丰县(当时尚未设陆丰县),又再经约百年后“来台祖”第十一世张宗琦才迁台,因史上数次迁徙使风俗变异有关[2]22-23。至于苗栗铜锣湾家族这房支亦然。
三、张宗琦派下移民台湾简史:并述张肇基几品顶戴问题
虽《铜锣湾张氏族谱》未详载张宗琦生卒年,不过据陈运栋依苗栗县头份、三湾等乡镇市(皆位于清代“中港堡”境)张氏家族所传族谱之研究,张宗琦生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卒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可知头份、三湾之张宗琦派下之张肇基后裔所传族谱有记载,否则陈氏无依据可写。张宗琦娶胡、徐等二氏,生永富、永能、永金、永广、永鹏等五子,依前引陈氏研究,只有永富与永广定居在台湾且有后裔,而清代史上三湾垦户张肇基,即张永广之孙,本名张宏兴;而台湾苗栗铜锣湾张廖家族乃张宗琦长子张永富后裔。又依陈运栋所考,张永富一系主要住在今苗栗县通霄镇与头份市后庄一带[2]23,换言之仍与张永广一系分布地大同小异。然其实张永富后裔尚有一房支移居清代台湾苗栗堡铜锣湾,即今苗栗县铜锣乡,今日多住在清代苗栗堡境即今苗栗县城附近数乡镇。
张肇基与其派下在清代到日据时代开拓头份、三湾等地之史,“陈氏二文”已载之详细,兹不累叙,谨再补述若干相关于张肇基史料与简史如后:
张肇基本名张宏兴,为苗栗张廖家族第十四世“宏字辈”(详后“表一”)。又依据《淡水厅筑城案卷.淡水同知造送捐赀殷户绅民三代履历清册底》史料所载:
监生张肇基:年三十二岁,淡水厅民籍。道光五年(1825)由俊秀遵常例捐纳监生,于道光五年八月十七日奉部颁给执照。道光六年建筑(竹堑)城垣,该监生自捐番银七百元,一四折银五百两以上,理合登明。三代:曾祖父宗琦,祖父永广,父裕孝。
又同书《淡水厅筑城案卷.福建布政使司札淡水厅》则载:
监生简朝阳、游于艺、张肇基……民人杜廷瀚、廖锦麟……等,各给予八品顶戴……具题于道光十四年三月二十六日奉旨:“依议,钦此”。
由此二段史料,可知张肇基因为纳捐、助筑竹堑城等功,逐渐得到御赐八品顶戴,此已见述于前引“陈氏二文”。而当时捐纳须报三代清白,张肇基还曾上报到“来台祖”张宗琦。
然又依《台案汇录己集.台湾总兵武攀凤等奏折》所载:
道光二十七(1848)年六月二十日,内阁奉上谕:武攀凤等奏遵旨查明台湾漳、泉民人械斗案内,捐输抚恤及获犯出力之官绅、义民人等,据实保奏一折,并分别开单呈览。前年漳、泉匪徒乘机滋事……悉数就擒。所有在事出力及捐输之文武员弁、绅士、义民人等,自应量予恩施,以昭激劝……徐英超、张肇基、周德芳、林廷纲,均着赏给六品顶戴。
故上引史料可知三湾垦户张肇基,并不仅止于因捐献竹堑城筑城等功而被御赐八品顶戴,又在道光二十七年的一次“台湾漳泉械斗”中有所贡献,再为朝廷赏给六品顶戴。这在当时福建省台湾府淡水厅境内亦算是地方军功型显赫人物,亦可藉此凝聚家族向心力,此可见后之“表一”与前引“陈氏二文”,可见中港堡张肇基家族历代世系“字辈”严谨亦可证,以上为张肇基家族史迹之考补。
四、苗栗堡铜锣湾“张廖”家族史探析
依据《铜锣湾张氏族谱》记载“来台祖”张宗琦之长子张永富生六子,而依苗栗堡铜锣湾“张廖”家族人“历史集体记忆”为其三子张裕宽之后,且亦为裕宽之三子,“张廖”第十四世张宏全之后。但张裕宽其余二子之后裔,今日苗栗堡铜锣湾“张廖”家族中已无人熟识(依该家族十七世耆老张耀桂口述),故推估真正移居苗栗堡之“张廖”家族始祖可能不是张裕宽而是张宏全,加上张宏全有四子,综合演变下来,今日苗栗堡铜锣湾“张廖”家族“历史集体记忆”自称是“裕宽公派下四大房”后裔。此处先将苗栗堡铜锣湾“张廖”家族,并参前引“陈氏二文”所整理中港堡张肇基家族略作下表:
“表1:张宗琦派下苗栗张廖家族简表”(第一世张元子、第二世张友來)
11世
12世
13世
14世
15世
16世
17世
18世
19世
宗琦
永富
裕宽
宏杨
宏禄
宏全
展任
金松
维镛
绍珍
森田
裕明
琳传
福智
耀锦
宫田
文峰
金田
文焕
松田
文谦
耀桂
正田
品翰
品仁
源清
永广
裕孝
宏兴(即张肇基)
展魁
玉韫
子标
奕祥
世贤
世龙
世明
宏安
展佑
玉创
子炳
奕星
世居
裕宁
宏龙
展文
玉振
子垣
奕俊
上表概显出“来台祖”“张廖”十一世张宗琦派下若干房支子孙:(一)、中港堡的张肇基这一房;与(二)、苗栗堡铜锣湾一带“张廖”家族等两房支概况,由客家庄“排字辈”风俗来看,可见留在中港堡的“张廖”房支,历代字辈大抵多严谨,依序是“永、裕、宏、展、玉、子、奕、世”等字辈。时至今苗栗县的头份、三湾、南庄等地之该房后裔,概是在“奕、世”两字辈,若由前引“陈氏二文”所排世系表,与实际田野调研查访来看,此两字辈众人名字大抵仍是字辈排序井然。(三)、所谓“张裕宽派下四大房”的历史记忆,其实是裕宽之子张宏全的“张宏全派下四大房”之“记忆变化”,因为张裕宽只有三子,且铜锣湾“张廖”族人也无人知道张裕宽另外二子宏杨、宏禄后裔在何处,但张宏全却有四个儿子。
但苗栗堡铜锣湾张裕宽、宏全父子派下家族,就没照中港堡那边诸房支如此排字辈,甚至族规中也没有井然有序的字辈。依前述耆老张耀桂口述,苗栗铜锣湾张廖家族中早已“自行排字辈”,其第十七世理应是排为“丰字辈”、十八世则是“盛字辈”,但其实据实际田野调查,张宏全派下各房支并非都如此井然有序按此排字辈。如耆老张耀桂之父张福智在年轻时自铜锣湾搬到今县城苗栗市经商后便另行“排字辈”,以其子为“耀字辈”,孙为“田字辈”、曾孙为“文字辈”,但仍回铜锣湾与族人共同扫墓(客家话称为“挂纸”)。
由此参酌上表,可再推估铜锣湾这支“张廖”可能在历史过程中,与中港堡那几房曾有过类似“分家分房”之举,故张宏全除长子张展任外的三个儿子,都不再遵守中港堡那边字辈,是故苗栗堡铜锣湾“张廖”家族风俗又再变易。且据实际田野调研,今苗栗堡铜锣湾“张廖”家族后裔扫墓时亦只到今苗栗县铜锣乡祭拜张宏全派下历代先祖,从未往中港堡那边“挂纸”。如此则苗栗堡铜锣湾“张廖”家族概是在哪几世代时与中港堡那边分家?
首先由《铜锣湾张氏族谱》记载的各世祖葬处显示,第十二世祖张永富葬处尚在“新竹县地名吊神牌三河坝唇”,“吊神牌”此地虽今属苗栗县头份市境,在清代则属中港堡所辖,而清代中港堡却属新竹县管辖,故如此书写乃遵古,推知张永富仍居住在并葬在中港堡。加之由前引“陈氏二文”来看,张永富后裔仍多数居住在今苗栗县头份市的后庄一带,故无误载。但是《铜锣湾张氏族谱》记载,从十三世张裕宽、与其妻彭氏、以及十四世祖张宏全等三人开始,皆改葬在“苗栗堡铜锣湾庄土名上芎蕉湾”之处,由此可见若非是十三世张裕宽时由中港堡再次移民至苗栗堡,就是十四世祖张宏全迁居至苗栗堡后,再将父母迁葬至此等两种可能性。
清代芎蕉湾庄是今苗栗县铜锣乡一带颇具历史知名度之自然村,曾与中心埔、七十份、石围墙、老鸡笼、新鸡笼等庄共组“芎中七石隆兴联庄”,学界也有专文研究之[9-10]。芎蕉湾庄又再可分为上、中、下等三个小自然村,无论是上芎蕉湾庄还是中、或下芎蕉湾,都位于今苗栗县铜锣乡朝阳村至铜锣村的正东侧,土名“崩岗下”或“红崩岗”(客家话“悬崖下”、“红悬崖”之意)靠近后龙溪的左岸。但这三小自然村皆毁于台湾光复后一次台风大水灾,造成后龙溪河道西移,使整个芎蕉湾庄全毁,如今已变成后龙溪的河床地。故《铜锣湾张氏族谱》记载张裕宽与其妻彭氏以及子张宏全等三人之旧坟皆在1961年迁葬“铜锣庄背墓地”。又由前述然由张裕宽、宏全的旧葬地似可推估始移居苗栗堡之居地,可能是先居在邻近不远的“上芎蕉湾庄” 而不是一开始直接住在较热闹的铜锣湾庄。
又再由《铜锣湾张氏族谱》记载,张裕宽有三子,长子宏杨、次子宏禄,然《铜锣湾张氏族谱》非旦都未详载其生卒年,且今日铜锣湾张廖家族数百人记忆中皆不知其后裔在何处,加之实际调研亦见每年“挂纸”扫墓的该家族数百人皆是张宏全派下后裔,而不见张宏杨、张宏禄之后裔。由此可推估,宏杨、宏禄等二房支,在清代很可能并没有迁至苗栗堡。故可推论首次迁徙至苗栗堡铜锣湾附近的是十四世祖张宏全。或许在张宏全于苗栗堡铜锣湾一带发展事业有成并与中港堡家族的族房、兄弟谈妥后,再将父母张裕宽夫妻迁葬至苗栗堡铜锣湾旁的上芎蕉湾庄,也在铜锣湾一带繁衍苗栗堡铜锣湾张氏家族。
又据耆老张耀桂口述:“我幼时为台湾日据时代(1895-1945),即听说头份、三湾这些地方,也有一支我们‘张姓人’,也是我们‘张廖’的人,但当时到头份、三湾交通不便,所以没什么来往也不太认识”。这代表了苗栗铜锣湾这支张廖家族对头份、三湾那几房,在清代晚期后就彼此来往虽已不热络,但仍认知是“我们张廖”的历史记忆。
在前已述中港堡那几房的“张廖”家族,历代以来的字辈都井然有序,且祭祀公业至今亦尚在,亦可知中港堡那几房支家族向心力,两百余年以来还算强。但这也并非表示苗栗堡这支“张廖”家族凝聚力并不强,而是演变成另种“不需藉彰显‘排字辈’的集体行为”的方式,来显示“我族”之家族凝聚力新模式。
五、铜锣湾“张廖”家族曾参与“1895乙末抗日战争”蛛迹
公元1895年,台湾在“马关条约”签订后被迫割日,出身铜锣湾南邻樟树林庄的苗栗县秀才吴汤兴,曾奉师丘逢甲之命,统领今台湾桃竹苗一带的北台湾客家抗日义军抵抗日军侵略,史称“1895乙未抗日战争”。当时苗栗一带客家人从军抗日者不少,故日军在击败北台湾抗日义军后为了报复,便在今桃竹苗一带展开“无差别扫荡”,不分老弱妇孺对台湾人“种族屠杀”。日本对台五十年实行恐怖军政殖民统治,所以日据初期台湾抗日事情,在台湾各家族中竟成某种隐晦,大多不敢与家族中年轻一辈说以免再被日人整肃,以致造成一定程度地历史记忆断裂。这也造成台湾日据五十年中,较后期的台湾人世代,竟多数已不知父祖辈曾在1895年后十余年间的英勇抗日事迹。
由《铜锣湾张氏族谱》可发现,铜锣湾张廖家族的十五世中,竟有张展任与其妻罗氏与弟张琳传等三人,都不约而同逝世于1895年。但遍询该家族人已不知缘由。然依耆老张耀桂口述:“听说我们铜锣张家曾经整家族‘反日本’过,当时先父张福智尚年幼,故由我张家女性等带领下一起都躲到深山里面躲日本人,但当时详细状况我也不清楚。”由这点来看铜锣湾张家在1895年间,可能有不少人曾追随吴汤兴一起抗日,或保乡战死或被日本人整肃死。但今日除耆老张耀桂外仍知这一小段“蛛丝马迹传说”外,其余族中耆老已不记得此历史记忆。
兹将《铜锣湾张氏族谱》相关1895乙未抗日的“文字蛛丝马迹”记载分述如下:
《铜锣湾张氏族谱》载:“十五世祖展任,生于壬寅年正月初二子时(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卒于光绪乙未年六月初一日子时(光绪二十一年,1895)。阳寿五十四岁”。按1895年6月时,铜锣湾吴汤兴所统领北台湾客家抗日义军正与侵台日军战争激烈,当时位于铜锣湾的张展任很可能是追随同乡的吴汤兴一起抗日而战死、或被日本人整肃死。
《铜锣湾张氏族谱》又记载张展任之妻罗氏:“生于甲辰年二月初一日子时(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卒于光绪乙未年八月十二日戍时,阳寿五十二岁”。到1895年八月时日军已占领苗栗,由此处或可推估罗氏可能是随夫展任殉死、或是被日本人整肃死,所以才52岁过世。
《铜锣湾张氏族谱》未记载张展任之二弟张裕明之生卒年。而张展任之三弟张琳传则是记载:“生于甲寅年八月十一日辰时(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卒于光绪乙未年七月廿一日子时,阳寿四十二岁”。张琳传在虚岁四十二岁时就壮年逝世,该年七月二十一日,北台湾客家抗日义军正与日军战争激烈,推估张琳传也可能是因乙未抗日战争战死或被日本人整肃死,则张琳传也可谓是当时台湾抗日先烈。又因张琳传英年早逝只有一亲生子张福麟,所以张展任之四弟张源清,会将其四子张福智过继给张琳传为后,其前述耆老张耀桂之父。
又《铜锣湾张氏族谱》又记载张琳传之妻吴氏“生于丙辰年(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所以小夫琳传二岁),卒于(日本年号)大正十二年(1923年),阳寿六十八岁”。终吴氏之世,尚是清朝末年到台湾日据中期时代,可能是吴氏在张琳传于公元1895年不幸逝世后,尚因为须照料家族子女如福麟、福智等,继续活了二十八、九年。又“四大房”众兄弟中,除未载生卒年的张裕明外,唯有张源清一人活到1925年的日据中期才过世,享寿六十岁,所以子嗣繁昌,生育含过继给张琳传为后的张福智等八子。
若由以上三位张家先辈,都是在1985年过世的蛛丝马迹,或可知苗栗铜锣湾“张廖”家族,曾在当时为保家卫国做过牺牲奉献。可惜今日该家族中已无人知晓其中抗日过程之细节详情,这应该是1895年日据时期以后,还苟活下来的铜锣湾张家后裔,在当时恐于日本人恐怖高压殖民统治,不敢向当时张家新一代子孙述说这段抗日事迹!所以连该家族中张维镛于日据时期的1916年传抄《铜锣湾张氏族谱》,也隐晦未书,而徒在生辰与逝世年月留下蛛丝马迹供后人探询。故至今苗栗铜锣湾“张廖”家族“四大房”之展任、裕明、琳传、源清派下的各个子孙,大家虽仍相互有联络凝聚力亦强,却也无几人详细知晓其先祖是否曾参与抗日历史过程。
六、结论
综论以上,大致可得以下几点:
一、清代台湾苗栗张宗琦派下,在苗栗中港堡三湾开垦的张肇基,其功绩已有学术专论并称其“八品顶戴”,但此处补述清廷最终是赏给张肇基到“六品顶戴”。又中港堡这支“张廖”家族,仍是在台湾内部能讲流利客家话之客家“张廖”家族。且此支家族仍延续客家“排字辈”方式以示向心力强,历代至今仍然字辈井然有序。
二、苗栗“张廖”家族“来台祖”第十一世祖张宗琦后裔,并不只如学界目前所知仅分布在台湾苗栗县的头份、三湾与通霄一带。在清代苗栗县城的县核心区“苗栗堡”,亦有张宗琦曾孙张宏全派下后裔分布,即苗栗铜锣湾的客家“张廖”家族,亦是台湾尚能讲流利客家话之客家“张廖”家族。且也同于中港堡“张廖”房支般,姓氏习俗上是“生死皆张”不再“生廖死张”。而苗栗堡这支“张廖”家族凝聚力,已经演变成不须靠严谨的“排字辈”方式来展现。
三、虽然由中港堡再迁徙到苗栗堡铜锣湾的“张廖”家族有上述演变,但仍是闽台客家历史文化一脉相连下的小区域历史演变,大致上“来台祖”张宗琦派下在这两堡地区的两房支“张廖”,仍是不改客家本色能讲流利客家话,而未演变成“台湾福佬客”。苗栗堡铜锣湾家族耆老仍记得自己是“张廖”后代,且《铜锣湾张氏族谱》中仍大篇幅记载张元子入赘廖家的“张廖同宗”历史亦可证。
四、苗栗铜锣湾“张廖”家族的张宏全众子、媳中,至少有三位是逝世于1895乙未年,或因地缘关系使当时张家加入同乡吴汤兴乙未抗日战争保家卫国义举,或之后日军在桃竹苗一带的“无差别扫荡”的对台湾人“种族屠杀”。可惜,因日后存活下来之张家人,恐于日本人殖民统治高压威严下,不能再向新一代张家子孙提及这段往事,故铜锣湾“张廖”家族今人对约一百二十年前该段历史记忆已经模糊,呈现了某种“历史失忆”,甚至于日据时期1916年传抄《铜锣湾张氏族谱》,也隐晦未书而徒留蛛丝马迹供后人探寻。
图1:《铜锣湾张氏族谱》关于“张廖同宗历史记忆”的记载(一)
图2:《铜锣湾张氏族谱》关于“张廖同宗历史记忆”的记载(二)
图3:《铜锣湾张氏族谱》关于“张廖同宗历史记忆”的记载(三)
参考书籍:
[1]张维镛传抄,《(苗栗铜锣湾)张家族谱》,1916年手抄本。
[2]陈运栋,《三湾垦户张肇基》,《苗栗文献》,2003年第10卷24期,第21-31页。
[3]陈运栋,《三湾垦户张肇基考》,《苗栗文献》,1991年第6期,第127-152页。
[4]王幼华,《清代早期苗栗县的移民模式》,收入王幼华,《考辩与诠说:清代台湾论述》,台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134页。
[5]廖汉奎,《从“张廖”见证闽台“血缘”》,《政协天地》,2006年第9期,第56页。
[6]张元锦,《两岸“张廖”同血脉》,《炎黄纵横》,2008年第1期,第52-54页。
[7]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淡水厅筑城案卷》,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171种,1963年版。
[8]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台案汇录己集》,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191种,1964年版。
[9]罗苡榛,《台湾苗栗地域社会之构成:以“芎中七石隆兴”为例》,台湾交通大学客家社会与文化硕士在职专班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0]施添福,《清代台湾北部内山的地域社会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内山的鸡隆溪流域为例》,《台湾文献》,2005年第56卷3期,第182-242页。
欢迎关注公众号 :官陂客家源流文化研究会
公众号上更新文研会公告,活动,研究成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