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企办社会意义的再认识。
最近,抖音上有篇介绍美国企业商业之道的文章,报道说,一家美国企业为职工在楼下办了一个大型幼儿园,装修、设施设备及租金都由企业承担。本企业2到6岁的孩子都可以送到本企业的幼儿园,家长下班后直接接回家,为职工上下班提供方便。
这是美国企业的先进经验吗?作者也许是九O后,不了解这种做法早在60年代,中国就已经普及了。
我记得小时候父母单位有幼儿园,母亲产假结束就把孩子送保育院,哺乳、上班两不耽误,满3岁升到单位幼儿园,根本不需要老人帮忙带孩子。那时候企业正式职工住房免费分配,生活水电补贴,看病百分之百报销,子女入托上学免费。逢年过节还发放慰问品。
我从小就是在单位子弟校读书毕业,上班以后,又带工资读了大专,毕业后回单位上班。我们单位在市区,有医院、学校、住房小区、幼儿园、电影院、职工俱乐部、图书馆、应有尽有,工会每年夏天举办晚会,把电影直接拿到广场上放,随便看。
职工看病住院除了挂号费,从不需要付一分钱药费。我记得医院大门旁边的墙上用红字写着: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到了九十年代,为了向资本主义企业学习,中国把国企办社会当作是背了社会包袱,认为是提高了成本,降低了效益,是囯企走了弯路,应该将企业建立和兴办的一些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机构和设施及职工生活、福利、社会保障等社会职能剝离出去,交给政府。结果是企业没负担了,政府又推给市场了,工人的水电补贴、洗澡浴池没有了、幼儿园、中小学费用增加了,看病报销比例降低了,负担加重了。现在国企没负担了,生产效益是不是就好了呢!我没有考查过,这里不下定论。
只是觉得把美国这种做法叫人文关怀、商业创新,在中国国企办幼儿园子弟学校就是养懒汉、拖垮企业,有点奇怪。
事实上,单位办小社会可以省去职工的烦恼,可以让职工爱厂如家、安心工作。现在的国企大都愿意招劳务派遣工,什么都不管,省事,想怎么干都行。职工呢,也只是听号令干活,至于企业效率高不高、效益好不好?他们也不关心,与他们没关系。
对过去企业办社会是有历史原因的,第一是因为新中国工业底子差,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建企业,必须要建立一些生活福利设施,满足职工的生产生活必需条件。第二是城市建设置后企业的发展,没有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只能是让企业承担这个社会功能。那时候,虽然说是企业办社会,其实是全社会全民共享的,比如说医院、学校,许多当地的农民、商人、军人和其他服务人员也去看病、上学,俱乐部放电影演节目,也不是只有企业职工可以享受的,对社会上其它成员也是开放的。我们应该历史的客观地看待国企办社会的做法。说不定我们学习的西方经济管理经验恰恰是西方的不人道的东西,我们丟弃的恰好是应该坚持和发杨的东西。在当今世界大变局之际,我们真的应该对我们原来学习的东西重新认识一下,反思一下我们的做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