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有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名叫花木兰。花木兰在父亲因病无法服兵役的情况下,女扮男装代父出征。多年间征战边疆,浴血奋战,屡建战功。花木兰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谱写了一曲巾帼英雄的壮丽战歌。
自古以来,中国便不乏巾帼英雄,替父出征的花木兰是如此,而深陷后宫却能以一己之力影响朝政的“实权”皇后更是如此。
在中国古代的历代皇后之中,惊才绝艳之辈并不少有。若给历任皇后进行排名,被赞为“闺中博士”的文昭皇后甄宓只能排到第五,第一名大家很难想到。
第五名:文昭皇后—甄宓
文昭皇后甄宓是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的妻子,是魏明帝曹叡的母亲。
说起甄宓,人们脑海中浮现的一定是十分标准的古代大家闺秀的形象。
从家世上看,甄宓出自官宦世家。自幼父亲离世,其外祖父德行高洁,位极人臣,可谓是家学渊源深厚。
若从容貌上对甄宓进行评价,从小甄宓便生的明眸皓齿,曹植为甄宓所作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一句,便是最好的答案,由此可见甄宓的风姿仪态。
而又正是因为她的姣好容颜,令她在曹操攻破邺城时得以保全自身。很快便二嫁曹丕为妻,之后更是受曹丕独宠数年。
而从性格才情上看,甄宓自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喜欢读书,在别的女子学习女工刺绣之时,甄宓却常常诵读史书,手不释卷。
面对兄长对自己痴迷书本的反对,甄宓直言嘲笑了兄长“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板观念。更是多次纠正兄长的观念,告诉兄长:读书是借鉴前人的经验,若是脑袋空空,那又要去借鉴什么呢?
甄宓性情上的聪慧明理一直对她的人生有着巨大的帮助。
少时,家乡洪灾泛滥,百姓流离失所,甄宓便偷偷向母亲建议开放粮仓,一举振兴了家族名声。
二嫁曹丕被封皇后以后,甄宓也没有沾沾自喜,平日里行事越发恭谨。
对婆婆卞夫人甚是孝顺,卞夫人身边的下人对甄宓的品性亦是十分钦佩;更是得婆婆卞夫人多次夸赞,连公公曹操对其也是十分赞许。
有后人评价:适足以为百王之贵典,垂宪范乎后叶矣。
第四名:孝慈高皇后——马氏
相比于甄宓,马氏的家境并不优渥。因为父亲的乐善好施,家中早早就陷入贫困。而后,父亲去外地避祸,便将其托付于郭子兴抚养,自少时便寄人篱下。
在郭子兴之妻张氏的教导之下,马氏精通女工、书画,对史书也多有涉猎。
随着马氏的长大,其样貌越发温婉秀丽,行事举止亦是端庄大气,这让郭子兴连连称赞。
时值元朝末年,朝廷腐败,郭子兴在当地聚众起义,而远在濠州的朱元璋得到消息前来投靠。郭子兴对朱元璋甚是欣赏,而后便将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
正是早年寄人篱下的生活令马氏为人圆滑。在朱元璋随郭子兴起义过程之中,曾遭受小人陷害,以至于引起了郭子兴的采集,好在马氏多次出面为朱元璋周转,使朱元璋与郭子兴二人的裂缝得以弥补。
马氏也因才思敏捷而多次得到朱元璋的称赞,给了朱元璋很大的帮助。
在起义过程中,马氏常常帮助朱元璋处理军中往来的文书,并且能够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在军队困难之时,马氏则抚慰将领家眷,稳定后方;攻下城池后更是频频站出来安抚民心。
洪武元年,朱元璋登基,册封马氏为皇后。身为一国之母,马氏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本心,克勤克俭,对自己如此要求,对儿女亦是如此要求。将膝下儿女教养得极好,常得百官称赞。
《明史》如此称赞过马氏:母仪天下,慈德昭彰。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
第三名:文德皇后—长孙氏
文德皇后长孙氏是当时著名武将长孙晟的女儿。说起她的家世,那便只有这八个字可以形容,那便是“门传中鼎,家世山河”。
长孙氏八岁时,父亲去世,便由舅舅高士廉抚养长大。随着长孙氏的长大,在长孙无忌撮合下,嫁与李世民为正妻。
长孙氏性情婉约大方,为人处世周全妥帖。与李世民成婚之初,时值朝局动荡,李家处境艰难。长孙氏对李世民通情达理,体贴周到,二人相互扶持着共渡难关。为两人日后夫妻长久地相敬如宾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之后,国内战乱四起,李世民常常出征于外。长孙氏便坐镇于后方,孝顺公婆,抚养儿女。事事处理妥帖,免除李世民后顾之忧,因此常得公公李渊的称赞。
随着李世民在战场上连连得胜,民间声誉也越发兴盛起来,这渐渐引起太子李建成与皇帝李渊多番忌惮。长孙氏在其中多番周旋,缓和了李世民父子、兄弟的关系,为李世民的绝地反击准备了时间。
武德末年,皇帝对李世民的猜忌越发加深。同时,太子意图使计斩杀李世民。然而幸运的是,李世民提前得知了太子的计划,最终设伏于玄武门。
在这个危险的时刻,长孙氏选择站在丈夫身边,生死相随,帮助丈夫安抚将士,为李世民的成功之路扫清了障碍。而长孙氏表现出的聪慧坚毅令李世民身边的亲信所叹服。
之后在李世民当政时期,更是多次劝诫李世民近贤远奸,知人善用。其品性令天下百姓十分敬仰。
后人评价“贤哉长孙,母仪何伟”,可谓是以一己之力,拉高了唐朝女人的评价标准。
第二名:高皇后—吕雉
吕雉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在历史上以才华横溢、足智多谋而令后人叹服。
吕雉出身草根,与刘邦相识于微末。成婚之初,吕雉贤惠恭谨,一心扑在丈夫身上。在刘邦起义期间,为刘邦坐镇后方,孝顺父母,照顾儿女,两人感情和睦,夫唱妇随。
而吕雉的一腔深情终究是错付了。随着刘邦的权势日盛,刘邦身边渐渐出现了另一位女人戚夫人。
戚夫人温柔小意,日日陪伴在刘邦身边,刘邦行事不再公允,渐渐偏心于戚夫人。
而吕雉并没有因为丈夫的冷落而心灰意冷,她开始放眼于权势之上,将手中的权力当做自己新的依靠。
自此,吕雉刚毅果决的性格渐渐显露出来。开始在刘邦的默许下插手朝政之事,在幕后帮助刘邦出谋划策,为朝政之事出力甚多。正如史书所写的那样“吕后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吕雉在朝政中所展现的政治作为,由此便可窥得一二。
在刘邦执政后期,刘邦身体衰弱,常年卧床不起。吕雉在刘邦的示意下,开始接手朝政,成为刘邦在朝堂上的代言人。
吕雉自幼养成的刚毅顽强,滴水不漏的性格帮助她在执掌朝政过程中披荆斩棘,克服万难。有后人如此评价过她,唯有如此女子,才能称得上汉朝第二位统治者的身份。
回顾吕雉一生,她先后被册封为皇后、太后、太皇太后,她的“以孝治天下”大大提高了母权的地位,也是后宫女人以太后的身份参与朝政得开始。
第一名:则天大圣皇后—武则天
武则天是唐高宗李志的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之无愧是皇后中的第一人。有人如此评价过武后的一生,仅仅只有四个字“时也,命也”。
武则天出身宦官世家,父亲是荆州都督。她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敏而好学,熟读史书。
武则天性格坚毅顽强,仿佛“不屈”两个字生而便流淌在她的骨血之中。她先后两次入宫,开始时不受太宗宠爱,太宗死后,又被迫出家为尼。
面对艰难险阻,她并没有向命运屈服。而后便有了被高宗纳为昭仪二次进宫的结果。
与其他皇后相比,武则天少了属于女子的端庄贤惠,多了作为掌权者的锐意进取。
武则天的人生是激进的。高宗掌权之时,她看到了李治在朝政上的软弱无力,便开始参与朝政,专心辅佐李治重振皇权。史书称之为“二圣临朝”。
之后,李治去世,她又先后扶持唐中宗、唐睿宗为帝,不过二人作为帝王的表现却远远达不到武则天的心中要求而被废。最终在武承嗣等人的拥护下,武则天于天授元年登基为帝。
历史上参与朝政的后宫女子并不少有,而真真正正有幕后走向台前的有且只有武则天一人。武则天以自己在政治上的成就向世人证明了女子的坚毅与强大。
武则天与其他皇后相比,她是格局最为宏大的一位。她不仅仅将自己局限于女子这一身份,敢于突破世俗的桎梏,纵使满身荆棘,也要悍勇无畏地完成自己的政治理想。
而更为难得的便是她做到了,她在满是男子的朝堂上,从容应对,以女子的身份向天下人证明了何谓巾帼不让须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