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第三讲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ppt 37页

第三讲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ppt 37页

第三讲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ppt 37页第三讲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ppt,第 三 讲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

第 三 讲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破坏了中国的主权独立(领土、领海、关税 、司法等主权); (2)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 (3)扶持代理人对中国实行间接统治; (4)名义上仍然是独立国家和政府,还有一定的主权。 (1)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2)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但是封建的生产关系仍占主导地位;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产生和发展,但是并没有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如何理解这个“两半”?一方面,两半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内涵。半殖民地涉及的是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问题,近代中国,就国家地位而言,既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又没有完全(至少在形式上)丧失独立,故称半殖民地半独立;就社会形态而言,虽然发生了资本主义,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只是在形式上),但封建剥削制度和封建专制统治仍然保持着,故称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另一方面,两半在表述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时,又是一个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整体。①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同时又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使中国成了“半封建”社会。

②帝国主义为了自己的侵略利益,保持和支持中国的封建主义,扼制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条件下的“半封建”;另一方面,近代中国的封建主义成为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的基础和支柱,所以近代中国是“半封建”基础上的半殖民地。 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 -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 - 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但仍然是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第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产生、发展,但是力量薄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 - 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 - 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 -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 ( 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形成“三座大山” ) ,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它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而且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地区有所差别。在某些时期,中国的某些地区甚至沦为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殖民地。 三、两对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 五、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主题、内容、方式不同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状况,从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解决生产力的问题。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必须首先以革命的方式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才能为实现现代化创造必要的前提。近代以来,不少善良的人们提出过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主张,并为此进行过努力,对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作出了一些贡献。 由于这些良好的愿望在实践中不断碰壁,许多爱国者终于抛弃了这些幻想,而毅然走上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道路。

近代中国曾有不少人希望通过改良的途径挽救中国的危亡,如维新变法运动以及立宪运动等,但统统行不通。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等,也是在进行改良的努力归于失败、对当权者幻想破灭的情况下,才走上革命道路的。 怎样才能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必须首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事实上,只有通过革命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后,中国人民才有可能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逐步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从而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使无数爱国志士和革命先驱者为之献身的理想真正成为现实。 【课后作业】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阅读书目】 1.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 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节选)(1997年9月12日); 3.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梁漱溟—中国最后一位儒家 出生1893年大清帝国北京 去世1988年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 原名焕鼎,字寿铭。

曾用笔名寿名、瘦民、漱溟,后以漱溟行世。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现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现代新儒学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 同时他还是一位社会改造实践家,主张从乡村入手,以教育手段来改造社会,对推动乡村建设不遗余力。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 陶行知(1891—1946)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she)县。 陶行知简历 他自幼聪明好学,邻村的一位塾师认定这孩子长大后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让他免费入塾读书。 1906年,他进入本县的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免费读书,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的座右铭。 陶行知简历 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 1917年夏,陶行知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了“都市学务总监资格”文凭。他谢绝了挽留攻读博士学位的好意,毅然回国。 回国后,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他国”,推行平民教育。 陶行知简历 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教务主任、教育科主任,对教育颇多革新,主张改“教授法”为“教学法”,认为这更能反映教学的实质,概念也比较科学。

1921年参与组织中华教育改进社,任总干事,致力于学制改革,反对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 陶行知简历 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 1930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以“勾结叛逆,阴谋不轨”为借口,武力封闭晓庄学校。陶行知受到通辑,被迫临时避难日本。 1931年春,陶氏返回上海,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对当时《申报》的革新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陶行知简历 1932年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公学团”、“劳工幼儿团”,首创“小先生制”,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 1934年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 陶行知简历 抗日战争胜利后,陶行知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 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陶行知被列为黑名单上的第三名。他一面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牺牲准备,一面继续坚持斗争,视死如归,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 终因“劳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于1946年7月25日患脑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岁。 *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 社会出现哪些变化 社会性质 社会矛盾 阶级关系 历史任务 根本变化 独立 半殖民地 封建 半封建 社会性质 基本特征 一、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怎样理解中国半殖民地的性质? 怎样理解半封建的性质?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近 代 中 国 的 主 要 矛 盾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相互交织,贯穿始终, 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 展演变起决定作用 发动侵略战争时,民族 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反之,则阶级矛盾上升 为主要矛盾 旧 的 阶 级 关 系 四、阶级关系的变化 农民 地主 贫雇农 产业工人 官僚地主 资本家 新 的 阶 级 工人阶级(特点) 资产阶级(特点) 主题、内容、方式不同,不能替代 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陶行知 梁漱溟 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是什么? 请思考 革命?现代化?

上一篇: 近代四大悍匪, 心狠手辣, 其中一个经历拍成电视剧, 何辅堂原型
下一篇: 洛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