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学习六中全会精神 让历史告诉未来——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历史《决议》的重大意义

学习六中全会精神 让历史告诉未来——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历史《决议》的重大意义

学习六中全会精神 让历史告诉未来——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历史《决议》的重大意义学习六中全会精神 让历史告诉未来——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历史《决议》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毛泽东,党中央,六中全会,中国共产党

党的历史凭什么能够告诉未来?

——凭它创造的重大成就鼓舞人,

——凭它升华的思想理论引导人,

——凭它孕育的精神谱系感染人,

——凭它积累的宝贵经验教育人,

——凭它沉淀的历史规律启迪人。

中国共产党作的历史《决议》,基本上是成就的描述、理论的提炼、精神的挖掘、经验和教训的总结、规律的揭示,因而能够发挥让历史告诉未来的重大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善于总结自身历史经验、把握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一百年,作了三个有关历史的《决议》,体现了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政治自信,这在世界上的政党中,几乎是看不到的。这是中国共产党经历百年风雨,一路前行,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内在优势。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作历史《决议》?

根本目的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每个历史《决议》作出来之后,党的主要领导人都会提醒人们注意怎样以历史来镜鉴未来。这当中,他们经常强调两点。

一是要让党更紧密地团结统一。70多年前,《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通过后,毛泽东同志发出号召:“一切同志,要在这个历史决议案下团结起来,像决议案上说的团结得像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次全会《决议》特别强调了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性,就是要求全党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步调一致向前进。”“和睦的家庭”,“坚硬的钢铁”,这两个比喻,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应有的政治气象,也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政党性质的根本要求。

二是让党更成功地走向未来。还是引毛泽东同志和习近平同志的话来表达这个意思。毛泽东同志说:“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过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习近平同志说:“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把事情办得更好”,“继续成功”,就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意思。

我们常说,让历史告诉未来,党的历史凭什么能够告诉未来?凭它创造的重大成就鼓舞人,凭它升华的思想理论引导人,凭它孕育的精神谱系感染人,凭它积累的宝贵经验教育人,凭它沉淀的历史规律启迪人。中国共产党作的历史《决议》,基本上是成就的描述、理论的提炼、精神的挖掘、经验和教训的总结、规律的揭示,因而能够发挥让历史告诉未来的重大作用。

从历史学研究的角度讲,每一个历史《决议》,事实上都创造了相应的属于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体系,正是这些话语体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气质秉性,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党的历史《决议》是代表全党意志作出的历史性、战略性决策,由此决定了它的重大意义。

党作历史《决议》,是非常郑重而审慎的政治大事。《决议》是在深入学习研究党的历史的基础上作出来的,但它不是一般的党史研究成果,是集中全党智慧、凝聚广泛共识,从而指导党的政治生活、发挥长远作用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反映党的意志和愿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为了起草第一个历史《决议》,中央专门成立一个历史问题决议准备委员会,当时中央领导层的重要成员任弼时、张闻天、王稼祥等,都具体参加起草工作。留下的过程稿中,还有毛泽东七次修改的稿子。事实上,毛泽东本人对1931年到1935年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是有自己看法的。他在研究党史的过程中,写了一篇5万多字的长文章,也只给两位当时的政治局成员看过,后来也一直没有公开发表。这说明,他是把个人的看法和党作历史《决议》,视为两件事情,作了区分。在《决议》起草过程中,党的领导层经常开展讨论。齐聚延安准备参加七大的代表也多次参加讨论,发表意见。所以,毛泽东在七大前的讲话中说:“最近写决议案,写过多少次,不是大家提意见,就写不这样完备。”新中国成立后编辑《毛泽东选集》,还将这个《决议》作为附录收入。

第二个《决议》,是邓小平同志亲自主持起草的。他在各种场合,围绕《决议》的起草先后发表17次谈话,基本上都收入了《邓小平文选》。提纲和草稿出来,邓小平看后不太满意,明确表示:如果关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写不好,这个《决议》宁肯不做。由此,陈云同志建议,第一部分专门写党在建国前28年的历史;胡乔木同志建议,把毛泽东晚年错误和毛泽东思想区分开来。这样一来,再写建国后党的历史是非,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一下子就明确了。稿子出来后,还经历了众所周知的四千人大讨论。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第三个历史《决议》的起草工作。习近平同志亲自担任起草组组长。他主持召开2次文件起草组全体会议,对起草好《决议》提出明确要求。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3次会议、中央政治局召开2次会议审议《决议》稿。《决议》征求意见稿还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这是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全党智慧、广泛凝聚共识的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党史的论述,有很多。今年2月,还结集出版了习近平同志《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作为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学习材料,这实际上也是为总结党的历史,统一思想,作的一次广泛的社会舆论准备和思想认识准备。特别是习近平同志在今年“七一”发表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许多观点和提法,都体现在了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当中。比如,党的四个伟大成就,四个庄严宣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百年奋斗的历史主题,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坚持”的内容,特别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有关论述,都写进了新的《决议》当中。可以说,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论述为起草新的《决议》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是起草《决议》的指导思想。

**党的历史《决议》产生在“重大历史关头”,有“客观需要”,由此昭示了它的重大意义。

第一个《决议》面临的“重大历史关头”是:党在整风运动中走向成熟,抗战即将胜利,必须把党团结起来,实现思想上的统一,为创造抗战胜利后的新局面作准备。在当时,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总结好,还会影响七大的顺利召开。为此,毛泽东改变原本准备在党的七大上通过这个《决议》的安排,决定在六届七中全会上讨论通过这个《决议》。

第二个《决议》面临的“重大历史关头”是:如果不处理好建国以来党的历史是非,不实现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就很难顺利前进。1981年通过《决议》,1982年顺利召开十二大,由此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任务。

第三个《决议》面临的“重大历史关头”是:中国共产党奋斗100年了,怎样看党的成就和经验,怎样看我们走的道路,怎样看中国共产党,怎样看马克思主义,怎样看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势必要有科学的总结。特别是,在党和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更是急迫的客观需要。还有,怎样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在新征程上如何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也需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通过历史《决议》作出回答,展开论述。

**党的历史《决议》的内容要旨,是提炼好党的现实成就和经验,由此彰显了它的重大意义。

党作历史《决议》,是为了更加清醒、更加坚定地办好当前的事情,走好正在走的道路,更有信心、更加从容地开创未来。因此,《决议》的要旨,是要把党的现实成就和新鲜经验科学地提炼出来。

于是,第一个《决议》,多次出现这样几句话:遵义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党终于在土地革命战争的最后时期,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央和全党的领导”,“全党已经空前一致地认识了毛泽东同志的路线的正确性,空前自觉地团结在毛泽东的旗帜下了。”

第二个《决议》,有两个部分专门谈现实成就和经验。一个是“历史的伟大转折”,对1976年到1981年5年的历史,总结了6个方面的工作成就。二是“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明确讲,“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同时还从10个方面总结了这条道路的经验,以及当前和未来的努力方向及工作重点。后来作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情依据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概念,就是在这个《决议》中首次提出来的。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实践和理论都出现了新的飞跃。特别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因此,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重点是总结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从13个方面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尤其突出的是,彰显了“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决定性意义。

为此,党中央对第三个历史《决议》的定位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上一篇: 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下一篇: 中国共产党章程(节选三)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