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白水县民政局:打造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 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

白水县民政局:打造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 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

白水县民政局:打造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 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持续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水平,有效巩固脱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持续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水平,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今年以来白水县民政局在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全方位构造多层次立体社会救助体系,构建了密实牢靠的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

规范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规范完善了八个镇(办)社会救助窗口"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制度,做好群众的来信来访,建立台账、细化受理、分办、转办、反馈等工作流程,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更好地为求助群众提供了优质、快捷、高效的服务,把群众的问题解决在了基层。截至目前,全县"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窗口累计接办、转办群众救助事项230例。

积极调动急难问题快速响应服务队作用。通过积极发挥镇村两级"服务队"在防返贫监测预警工作中"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的灵敏作用,及时了解、掌握辖区内困难群众救助需求及政策落实情况。"服务队"建立随时报告制度,随时向镇(办)报告各村群众出现的特殊困难,做到随时发现随时上报,及时帮助困难群众申请办理社会救助,确保各项民政救助政策落实落细,并相应提供生活帮助、心理辅导、社会融入等服务,做到了及时了解、快速响应,提高了社会救助时效,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截止目前"服务队"帮助困难群众共申请社会救助244人次。

加强落实主动发现机制,定期开展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大排查。通过县、镇(办)、村民政协理员三级联动,结合镇中心工作,定期开展主动排查,加强落实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另外还借助大数据筛选方法,针对全县重病、重残等重点人员开展全面排查,查漏补缺,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确保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上半年通过入户调查、走访排摸等方式,共新增低保80户221人,新增特困10户13人,办理临时救助4382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196.72万元。

大力推行"e救助",实现网上救助常态化。进一步推广民政"e救助"功能,实现网上申请受理常态化,为困难群众提供更方便快捷的申请、办理、查询等经办服务,让"群众跑腿"变为"数据跑路",真正实现了申请救助"触手可及",网上办理轻松快捷。 上半年网上共受理临时救助228例、低保170例。

充分发挥乡镇临时救助储备金。按照"精简、规范、效能"的原则。每个镇办设立临时救助储备金,开辟绿色通道为困难群众提供快捷服务,以便及时解决困难群众临时性、突发性事件。上半年乡镇临时救助储备金共救助582人次,救助金额55.24万元。

强化救急难作用,积极开展救急难工作。对遭遇特殊生活困难的, 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在综合运用各项救助帮扶政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开展联合救助,加大救助力度。今年5月份对我县尧禾镇阿西村一贫困户发生火灾致使一死两伤的事故,我局立即实施"救急难",第一时间把4.2万元救助资金送到当事人手中,并将该户纳入低保,有效解决了该家庭的燃眉之急。并动员衔接村、单位、社会积极开展募捐活动,先后筹集救助资金18.3万元,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政策衔接、兜底有力的综合救助格局,切实帮助该户困难群众摆脱困境。

密切关注媒体、微信圈、社会等求助信息,聚焦群众关切。为防止遗漏困难群众求助信息,密切关注微信轻松筹、水滴筹以及相关网站的求助信息,或接到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公民个人报告救助线索后,立即响应并及时核实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救助。今年以来救助微信圈求助信息12例、扶贫包联干部等报告救助线索9例。对我县困难群众做到了无死角救助,织密了一张坚实的社会兜底网。

通过以上七方面的工作,使我县社会救助工作上下左右形成了立体多方位救助体系,有力兜住了我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有效巩固了我县脱贫攻坚成果。(通讯员:高秀红)

社会救助的工作总结_救助总结社会工作情况_社会救助工作总结

上一篇: 党的百年历史心得体会
下一篇: 何为以史为鉴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