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喜欢听三国故事,尤其痴迷里面的武将。
当时会背好多顺口溜:“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诛文丑,温酒斩华雄”……
常常和小伙伴在房前屋后,挥舞着木棍,学电视里的三国大将们打仗,更常常因为谁来当关羽而吵得面红耳赤——
谁都不爱当吕布,因为他死的太快了,也没人爱当典韦,因为他是曹操一伙的(那时候就觉得曹操是坏蛋)……
*94版《三国演义》
仔细想想,后来能对历史发生兴趣,真该感谢最初遇到的那些好玩的历史故事。
如果一开始就要去想关羽失荆州的主观原因、客观原因这类问题,我想我不会对关羽有任何感情。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特别在孩子的小时候。
前些年《芈月传》《琅琊榜》《甄嬛传》等影视作品热播,说明人们很喜欢这种历史题材作品,另外也说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故事讲得好,才能吸引人。
这些故事里的主人公在历史典籍中,可能只有寥寥几笔的记述,或者只是在某个事件中出现了一次名字,就被编剧加工渲染成一部部好看的影视剧,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喜爱。
还真有许多人去历史文献里找寻剧中人的痕迹,想看看他们在历史书中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代甄嬛
基于兴趣引发的更深层的思考和探究,会让人尤其刻骨铭心。
对于孩子的历史阅读来说,以上规律更适用。
鉴于此,我们一直在找寻一种历史阅读方式,希望可以给孩子一个有趣的开始,《彩色连环画中国历史》(以下简称“彩连”)符合了我们的所有想象。
连环画黄金时代经典巨作,五十多位连环画大家联手打造,畅销海外中文世界三十年。万余张彩绘、写实精美插图,连缀成五千年纸上电影。带孩子理清历史脉络,走近并爱上历史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作者卡罗尔曾借爱丽丝之口说过:“如果一本书里没有图画和对话,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图画的直观与生动,有着文字无法比拟的天然优势,而丰富的人物对话又能让场景鲜活,使人如临其境。生动、鲜活是好故事必不可少的要素。
《彩色连环画中国历史》完全用图片和对话讲历史故事,将波澜壮阔的五千年中国历史像放映电影一样“播放”出来,让人看到原来真实的历史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改编的影视作品。
用巨鹿之战一段历史为例。
项羽斩杀宋义以后,破釜沉舟渡过漳河,大败秦军,《史记·项羽本纪》中这样写: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司马迁的文字当然很精彩,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没有画面感的文字讲不好故事。
《彩连》这样讲:
楚霸王的勇武果决,被极富张力的画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弃笔从戎的班超是很多小朋友非常崇拜的人物,因为他是我们常说的“文武双全”的优秀代表。
《后汉书·班超传》中关于他率三十多位随从出使鄯善国,一夜间杀灭一百多匈奴人,终于让态度模棱的鄯善国王决意同汉朝交好一段历史,用了500多字描述。
《彩连》这样讲:
千言万语总不如身临其境般的场景描画更能抓住人心。
上面举了两个《彩连》里的精彩桥段,内行看门道,细心的小伙伴不难发现:
《彩连》为了能讲好故事,全部画作都采用近工笔写实的画法,拒绝卡通、抽象的画风,如此用功,就为给孩子看一看最接近本来面目的历史。
比如画曹操:
*动漫游戏中的曹操形象
这些都是什么鬼?“一世奸雄”表示很生气!
《彩连》中的曹操可是时而威风八面、时而深沉阴险,看到人才到来,满脸堆笑;赤壁之战失败,也不免垂头丧气。
如此真性情的人儿,也只有《彩连》才能刻画得出。
工笔写实有多费时费力,看看这个创作过程图就可见一斑:
我们之前看到的连环画一般都是这样的线描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