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家具研习社|
节气已到立夏,夏季正式来临,先来看看古代文人消夏的妙招与情趣~
作为二十四节气中开启夏季的节气,立夏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采莲图(采莲图画大全)
除了《逸周书》、《礼记》等记载的物候之象外,古今文人也常通过诗词歌赋等等形式,留下了自己对【立夏】的记忆。
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强调了这一日天地万物开始蓬勃兴发:“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而宋代赵友直则更在意从这一天开启的暑热期——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元刘贯道《消夏图》美国纳尔逊·艾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为了避暑消夏,文人们各出奇招;而避暑消夏的同时,自然也不能降低该有的生活质量和审美情趣。故而,除了书画之外,文人们还为我们留下了一些专攻消夏之道的生活美学。
暑热将至,先听听古代文人如何消夏。
消夏·居于何处
消夏的第一条,是要选个合适的好地方。这个地方既要凉爽让人安心休憩,又要有足够的美景供人长时间欣赏。
有人在山野般的园林中寻一幽处,池塘边,绿荫下,风一起,除了凉爽之外,还有“满架蔷薇一院香”。而这种园子里,往往也少不了可爱的动物,葛元怀就偏爱关注这种动物们的动静——“蝉移惊鹊近,鹭起得鱼忙”。
清王翚《夏五吟梅图》故宫博物院藏
也有人喜欢在月夜闲庭信步,如杨万里的《夏夜追凉》,写的就是自己月夜消夏的感受: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而若是自己设计庭园居处,便更有发挥空间。文震亨认为夏天的居室应该“敞屋”,把窗槛全部去掉,屋前种梧桐,屋后种竹林,将烈阳挡在屋外。
宋夏圭《梧竹溪堂图》故宫博物院藏
还有一些奇巧之居,比如唐代的凉屋。这种屋子常傍水而设,通过扇轮摇转的方式使不停流动循环的水能将凉气送入屋内;或者又用机械将水送到屋顶制成人工水帘落下,使得凉气能够沁透屋内。
而明代的《遵生八笺》中又记载了一种霍都别墅,靠七口井巧造地理优势来提供凉气:
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
明仇英《独乐园》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还有人认识到竹材的消夏功能,干脆打造出竹楼居住,如宋代大学士王禹偁在湖北黄冈做官时的竹楼:“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声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所助也。”
王禹偁的竹楼不仅可以解暑,还别有一番风雅,令人艳羡。而这种建筑,至今还在湿热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发挥着作用。
消夏·器设何物
找到了好的休憩之地,也不能忘了休憩的家具。
《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了长安的几个富家子弟,他们仗义疏财,乐于救难,十分慷慨。而他们的消夏便是“每至暑伏中,各于林亭内植画柱,以锦绮结为凉棚,设坐具,召长安名妓间坐,递相延请,为避暑之会”。
与其相似,寻到了阴凉通风处,文人们往往会设上凉榻、藤床、凉席等物,如陆游诗云:“堂中无长物,独置湘竹床”,触手冰凉升温缓慢的竹材在夏天的器物中尤受欢迎。
南宋《槐荫消夏图》故宫博物院藏
清早期黄花梨三弯腿云纹凉榻研习社珍藏
另一方面,凉榻这些家具也方便搬移,毕竟天气会随着时间慢慢改变,消夏的最佳地点很可能会有变动。更何况,一直待在一个地点,再美的景色也容易让人厌倦。
还有一种特别的家具,它的设计尤其适用于消夏休憩,名曰“醉翁椅”。靠背微微后仰,坐卧两宜;软屉硬木结合,既能贴合人体,又开阔通风;脚部交叉,十分便于搬移,随处可设。无怪乎有“逍遥椅”之名。
明仇英《梧竹书堂图》上海博物馆藏
夏天用的床帐也是很有讲究的,文震亨认为“夏月以蕉布(蕉麻织成的布)为之”。高濂则提出了一个专门的概念——“无漏帐”,夏天的无漏帐要用青苎和吴地撬纱制作,这样才能“四通凉风,使屏少护汗体,且蚊蚋虫蚁无隙可入”。
元钱选《宫纬习伎图》
有了床,自然也得有枕头。而对于古代文人来说,兼具审美价值和消夏功用的瓷枕绝对是上佳之选。
张耒收到朋友送的瓷枕时甚至开心到赋诗一首,极言瓷枕之消夏能力:“巩人作枕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
宋定窑白釉孩儿枕故宫博物院藏
消夏·衣食用品
夏季想在衣物上避暑,除了尽量少穿之外,还有就是在材料上下功夫。《岁时广记》中引了一段《乐府杂录》的话,提到了一种神奇的冰丝裀,因为由冰蚕丝织成,所以有消暑奇效,放在座位上,一屋子都能感受到清凉。
元盛懋《山居纳凉图》纳尔逊·艾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当然,这种神物的价格不会便宜,记录中的波斯人甚至拿千万钱来换取。不过冰蚕这种东西一直都只出现在传说当中,不具备什么参考性,还是吃的更具备普适性。
古人的消暑食品,多离不开瓜果和冰品。周密在《武林旧事》中列举了一大堆古代的消暑食品:新荔枝、军庭李、杨梅、秀莲新藕、蜜筒甜瓜、椒核枇杷、紫菱、碧芡、林檎、金桃、蜜渍昌元梅、木瓜、豆儿水、荔枝膏、金橘水团、麻饮芥辣、白醪、凉水......看得人口舌生津。
明《夏景货郎图》故宫博物院藏
荔枝自不用说,有着杨玉环“一骑红尘妃子笑”当金字招牌,还有着苏轼这个狂热粉丝的声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但保鲜不易,荔枝在古代是达官显贵才能享用的珍品。
杨梅也有着自己的铁粉——李渔。有一年夏季五月,李渔生了热病,但正值杨梅上市,心痒难耐的他天天询问家人“杨梅上市了吗?”妻儿问过医生,因为杨梅冲撞他的病症,便故意隐瞒,却不小心被李渔听到了街上的叫卖声。
明沈周《花果二十四种卷·杨梅》上海博物馆藏
问过妻儿后,李渔大骂庸医:“碌碌巫咸,彼乌知此?”这话说得有些严重了,不过杨梅一下肚,心情一好,病也好转了,家里人也就不制止他再继续吃杨梅了。
凉水冰品的种类也十分繁多,《西湖老人繁盛录》中就记载了许多宋代的香饮子,如缩脾饮、大顺散、甘豆糖等,用于祛暑热、解烦渴。在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我们还能看到贩卖香饮子的小摊。
《清明上河图》中的香饮子小摊
而这些瓜果饮料,如果能冰镇一下,自然更是美哉快哉。冰制品在古代颇受欢迎,杨万里的《荔枝歌》中就提到:“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甘霜甜雪如压蔗,年年窨子南山下。”
但古代制冰技术不成熟,人们使用的主要还是冬天储藏好的自然冰,因为成本高昂,能大量用冰的都是颇有家底的人物。
而古人其实也有着储藏冰品的冰箱,名曰“冰鉴”,《周礼》中就已经有了这种器具的名字,但真正比较成熟的设计,还是得看明清时期。
清柏木冰箱故宫博物院藏
清铜胎掐丝珐琅冰箱研习社珍藏
扇子也是夏天的专用之物,若是到了秋天,秋扇见捐,班婕妤看到都忍不住联想到自己的命运——“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扇子的品种也不少,比如谢安引领潮流的蒲葵扇,白居易歌咏的白羽扇,仕女美人偏爱的团扇......而到了明清时期,一些扇子不仅成为了风靡全国的工艺精品,甚至还变成了文人雅士挥洒艺术才情的舞台之一。
清王翚《山水图》故宫博物院藏
消夏·游乐方式
夏日游乐往何处去?自然往水多处去。
而在河道纵横,湖潭尤多的江南地区,人们更是格外喜欢乘船游湖的避暑方式。《武林旧事》中就提到杭州人避暑的方式是“登舟泛湖”,人们多使船行至“蒲深柳密宽凉之地”,不待到月上柳梢绝不回家,甚至就干脆备好枕席睡在船上。
吴自牧的《梦梁录》也提到了六月六日的民间盛会:“是日,湖中画舫,俱舣堤边,纳凉避暑,恣眠柳影,饱挹荷香,散发披襟,浮瓜沉李,或酌酒以狂歌,或围棋而垂钓,游情寓意,不一而足。”
明唐寅《采莲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荷亭消夏图》
到了湖上,自然得来些情趣。盛夏之湖,往往满池荷花,香风阵阵。文人雅士便常随手折几张荷叶,以簪刺穿荷茎,以荷叶为杯,以荷茎为管,酌美酒佳酿,还为之命名为“碧筒饮”,正是“酒味杂莲香,香冷胜于水”。
清景德镇窑粉彩莲花杯上海博物馆藏
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还记录了一个消夏的好地方——秦淮河房。夏月沐浴过后,闲坐在水楼露台,香风习习而来,佳人隔水而立。而端午节的灯船游会更是十分盛大:
年年端午,京城士女填溢,竞看灯船。好事者集小篷船百什艇,篷上挂羊角灯如联珠,船首尾相衔,有连至十余艇者。船如烛龙火蜃,屈曲连蜷,蟠委旋折,水火激射。舟中鏾钹星铙,宴歌弦管,腾腾如沸。士女凭栏轰笑,声光凌乱,耳目不能自主。午夜,曲倦灯残,星星自散。钟伯敬有《秦淮河灯船赋》,备极形致。
明末清初·张岱《陶庵梦忆·卷四·秦淮河房》
明仇英《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局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李渔对付暑热有个独家妙招,在《闲情偶寄》中,他将这一类的招数都命名为《贫贱行乐之法》,概括一下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譬如夏月苦炎,明知为室庐卑小所致,偏向骄阳之下来往片时,然后步入室中,则觉暑气渐消,不似从前酷烈;若畏其湫隘而投宽处纳凉,及至归来,炎蒸又加十倍矣。
也就是说,当你觉得热的时候,不妨去更热的地方待待再回来,便会知道自己所处的境地已是多么美好。虽然这一招有些“自欺欺人”的嫌疑,但也不失为一种调节心绪的办法。虽然暑热是真的热,但“心静自然凉”确实也有几分道理。
清张伯龙《纪恩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就如刘子翚的《夏日吟》中所言,心的清静安宁,确实能抵御一部分外界的不利影响:
何如野客歌沧浪,万事不理心清凉。
流金铄石未为苦,势利如火焚中肠。
当然,说是这么说,当他真正谈到自己的夏季行乐之法时,他还是乖乖地给出了和许多文人一样的答案。夏热难耐,干脆在山中惫懒度日,衣服胡乱穿戴,摒除所有人际交往,在山野中随便寻个凉爽处,连家人都找不到自己。
消夏避暑,既是衣食住行从头到尾的改变,又是从身到心的调整。炎夏漫漫,与暑热搏斗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END-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