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徽风皖韵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联合推出“听故事、游安徽”系列之四“考古带你游安徽”,与您一起穿越历史看精彩。
一件文物
历经岁月的洗礼
镌刻尘封的记忆
擦去岁月蒙尘,讲述历史故事
您正在收听的是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联合主办的《听故事·游安徽》系列之四【考古带你游安徽】。今天,我们将带您走近《五担岗遗址:解锁水井旁的夏商周历史密码》
自古以来,人类有择水而居的习惯。3600多年前,在如今的安徽省马鞍山市秀山新区西侧,就有一个古村落建在水边。而今,人们依然选择在附近环湖安居,邻水而憩。在马鞍山市博物馆,还有这样一片模拟展示区,只见先民们用鱼叉捕鱼,用泥土手工制作陶器,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村落跃然而出,这就是五担岗遗址。
● 五担岗遗址全景
五担岗遗址位于马鞍山霍里镇丰收村,秀山新区西侧,是一处台形村落遗址,从事五担岗遗址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的南京大学考古文物系教师白国柱介绍说,五担岗遗址是马鞍山市夏商周历史长河中必须要铭记的一个地方。早在远古时期,这里就是一个水草肥美、适合人类生存的宝地。
“至迟到了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在这里定居了。之后经历夏代、商代、周代三个时代,古人在这个遗址的生活的历史至少有1400年。如果算上从秦汉然后到清代的整个大的历史时段,大概有2200年的历史。前后加起来,总共有3600年的时间,都不断的有人在这里居住。”
五担岗遗址是怎么发现的呢?古代的遗址星星点点,考古工作者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做文物普查。马鞍山市的五担岗遗址,就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的过程中被发现的。五担岗遗址的总面积,差不多近20万平方米,大概相当于宋元明清时期古代小城的规模。
那么五担岗遗址是不是一个早期的城址呢?白国柱介绍说:
“现在还不能给出十分精准的答案。大家都知道,如果是城址的话,大多数是有城墙的。但是南方的很多的早期城址大多数却没有城墙。那么没有城墙,不代表不是城,也不代表遗址不重要。南方的城址,很多没有城墙,那么,它是以什么形式体现的呢?它是以壕沟的形式体现的,比如说,壕沟就相当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城墙,也是一种防御形式,在功能上起到防御的作用。那么,五担岗遗址就是这样一个有壕沟的遗址。至于是不是城,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去做。”
白国柱说,五担岗遗址的发现非常有意义,它是马鞍山江南沿江区域最大的夏商周时期遗址,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遗址北边,就是慈湖河的支流五亩山河,通过这条河,古人乘船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到长江,交通非常便利,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冲。
“在对比周边区域的夏商周时期遗址以后,我们认为五担岗遗址极有可能就是当时一个区域性的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 五担岗遗址水井完成照
在五担岗遗址还有一个全国之最,那就是发现了结构最复杂、深度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水井,它的具体建造时代是春秋中期偏晚一些,延续使用100年左右。南京大学考古文物系教师白国柱介绍说:
“中国从夏到商、再到西周和东周,只有都城里才有类似五担岗遗址这种水井,大小和深度的水井,但五担岗水井仍然明显在技术复杂程度和规格上都超过了其他地域的水井。五担岗水井最大的开口直径达到13.5米,最大深度达到16.6米。它的井圈是用规整的玄武岩来砌筑的,而目前,国内用石头砌筑的时代早期水井只有3例。而且五担岗水井是这之中的翘楚,井口坑里的土它是一种夯土,从上到下一共有43层,层与层之间还有用这个草木灰去处理。井底有平整的石板,石板下及周边井圈周围都有细小的石子,井内有一周木制的井圈,光是滤水结构就有三重,可见生活在这里的古人对饮用水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那么当时的人是怎么取水的呢?水井内发现很多取水的陶罐,颈部都系有草绳子。井内也发现有很多件草编的网兜、使用过的鹿角。那么我们经过推断以后,当时五担岗人大多是用鹿角当作钩子,用草绳或草编的网兜打水,然后再去饮用的。水井内是有很多层位的,每个层位都出土了很多文物。”
● 水井出土草编器现场
● 五担岗遗物
水井外圈填土中发现耒、铜镞等文化遗物。井内也发现丰富的文化遗物,以陶器为主。水井出土的文化遗物,就像一部生动的百科全书,将那个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展现于世人面前。南京大学考古文物系教师白国柱介绍说:
“五担岗遗址发现了安徽省第一个商代烧制陶窑的窑址,是专门烧制陶器来供当时的人使用。当时五担岗商代古人的经济生活,除了青铜制造、陶器制造工业以外,也有渔猎、纺织、宗教信仰等等。当时的房屋,也是要像现代人一样,要去奠基,去垫土,然后用火烧一下防潮,然后在上面盖一个尖圆顶圆形的房屋。那么房屋内呢,我们也发现了烧饭的灶坑。烧饭的容器是什么呢?是鼎和鬲,其他的比如说盛储器(有)豆、盆、罐子等等。根据考古的发现以及相关的检测,早在商周时期,五担岗遗址周边就种植着些比如说柳树、栎树、桃树等植物,通过发现鱼钩、网坠,我们也知道五担岗人当时也是采用渔猎作为重要的生活方式的。”
近年来,对于五担岗遗址的保护,考古界更倾向于保留原址原风貌,认为这是对文物最大的保护。所以,当我们从五担岗遗址边经过的时候,你也许会认为这里只是闹市中的一块荒地,其实,这里曾经有过实实在在的历史痕迹。南京大学考古文物系教师白国柱说,五担岗是安徽南部少有的夏商周三个时代一直延续的遗址,未来仍有待去做更多的工作。这趟关于夏商周历史的解密之旅仍将继续。
“讲好徽风皖韵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您正在收听的是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联合主办的“听故事、游安徽”系列之四“考古带你游安徽”,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采 写:曹 晶
播 音:宣 晓
制 作:侯晓宇
微 信:裴英桦
初 审:宣 晓
二 审:杨雪雷
终 审:李 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