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发展历程 1:摸索阶段:1977--1982 在这个阶段,中国高考刚刚恢复,这一阶段的高考对后续的高考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1977 年 11 月到 12 月期间,由于准备仓促,高考由各省,市,自治区命题并组织考试,分文理两类。1978 年开始正式恢复全国统一命题,各省,市,自治区组织考试。这一阶段确立了全国统一命题的模式。 一句话总结:统一命题,文理有别 2. 成型阶段:1983--1987 这个阶段是以外语成绩 100%计入总分为开端,这体现了外语地位的上升,当然,这与当时改革开放的大背景是分不开的。1985年在广东省首先试行的标准化考试,对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的各环节进行标准化管理,更是全面的提升了高考命题水平。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大胆实践,为今后高考的成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句话总结:加入外语,标准运作 3. 调整阶段:1988--1993 经过十年的摸索,高考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于是,以上海为首带动全国进入高考全面调整的阶段,最主要的标志是 1988 年上海高考改革方案的实施,以及 1989 年在全国全面推行标准化考试。经原国家教委批准,1988 年,上海设置高考会考与会考后高考(当时的这种办法也奠定了现在绝大多数高中的会考高考模式),并开始单独命题,作为全国统考的“上海卷”。
(从这个角度讲,上海卷应该是全国最早的由地方自主命题的试卷。)会考后高考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由招生高校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6 科中任选一门,形成 3+1 的模式。后来,到 1992 年高考结束后,新的高考模式大体确立,也就是所谓的 3+2 模式。此模式是在高中毕业会考的基础上分文理两组设置高考科目:文科考语文,数学(文),外语,政治,历史;理科考语文,数学(理),外语,物理,化学。 一句话总结:3+1 到 到 3+2 4. 稳定阶段:1994--1998 这段时期是高考相对稳定的一段时期,原来,在第 3 阶段末期,原国家教委提出:会考后的高考,在改革科目设置的同时,考试内容和形式也将相应改革:在考察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考察能力;在择优前提下,调整试题难易度;实现考试的标准化,以逐步做到既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新生,又有利于中学教学。这使得这一阶段的试题区分度增大,试题难度越来越大,然后,随着“应试教育”以及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问题出现,高考需要新一轮改革。 一句话总结:越来越难 5. 新课程改革:1999-2003 这一阶段的改革是一次全面的高考改革,开始的标志是 1999 年教育部提出:“用 3 年左右的时间推行„3+X‟科目的设置方案”,其中“3”是指语数外这 3 门必考科目,“X”的选择比较多,“X”是指由高校在政治,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文综(史地政),理综(物化生),文理综(史地政物化生)中选择一门或几门。
从此,由于 X 的可选择性,“全国高考一张卷”的历史格局被彻底打破,1999 年广东率先进行“3+X”科目改革。(99 年广东参加高考的孩子感觉很心塞那,你们是实验的)同时,教育部决定于 2002 年在全国全面推行“3+X”高考改革。进入 2002 年,北京市全部科目实行自主命题,以此为开端,下一阶段要来了。 与此同时,2000 年 1 月北京,安徽试行了春季招生考试,也就是“二次高考”改革,所用试卷也就是所谓的“春招卷”,后来上海也开始进行春季招生,这是高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