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视角
第三节、家庭社会工作的实务方法
第四节、家庭压力与家庭危机
第一节、家庭社会工作概述
社会工作定义
社会工作(社工)是一种专业活动,用以协助个人、群体、社区去强化或恢复能力,以发挥其社会功能,并创造有助于达成其目标的社会条件。
一、家庭社会工作的不同论述
服务对象:
所有的家庭?
有问题困扰的求助家庭?
服务主体:
懂得专业知识的社会工作者?
各类服务管理人员?
工作范畴:
心理咨询辅导?
包括各种涉及家庭的服务?
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多元的工作模式?
观点一、中心是解决家庭内部人际关系问题
婚前的各种问题
夫妻的冲突
亲子关系
在亲子冲突没有发生重大事件之前或者在家庭生命周期转折的情况下,介入家庭,或者通过社区工作方法, 让父母们去了解不同阶段孩子成长的不同特点,从而去避免亲子冲突。
以心理层面的帮助为主
对于家庭内部关系的经济,社会的困难和问题,如家庭法律援助、家政服务等应委托其他机构。
观点二、帮助家庭成员解决家庭遇到的各种问题
建议用家庭重塑的方法,一方面做诊断,一方面做治疗,协助家庭成员以全新的观点来审视成员间的互动关系,学习直接沟通的技巧,而达到问题的改善。
观点三、家庭社会工作主要是起到一种转介作用
二、家庭工作的定义
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中心而进行的社会工作介入及所提供的家庭服务。其目的在于协助解决家庭问题,改善日常家庭生活,提升家庭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及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
三、家庭社会工作的目标分析
1、协助解决家庭问题:
家庭经济危机
关系危机(夫妻冲突、亲子冲突)
生活危机(疾病、死亡、遗弃等等)
2、改善日常家庭生活:
家庭生活的安排
家庭角色的安排
家庭功能的修复(沟通技巧等)
3、提升家庭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角色适应能力(角色混乱、冲突、超载等等)、
角色沟通能力
危机处理能力(失业、疾病、重大危机事件)
4、促进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
家庭的人口再生产功能
青少年社会化功能
经济功能
生产功能
养育、赡养功能等等
5、具体目标:
(1)帮助家庭成员学习有效地解决冲突的技巧,建立正向的家庭沟通模式;
(2)帮助家庭成员更有效地管理其日常生活及互动;
(3)帮助家庭建立起与社区的网络联结,提升解决问题的自助和互助能力;
(4)帮助家庭能够赏识每个成员的潜能和独特价值,从而为其成长和发展拓展更大的空间和机会。
四、家庭社会工作的要素
服务主体:社会工作者
服务对象:家庭
指导理念:价值观
基本原则
1、家庭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
尊重他人;
相信人是独特的;(不能用自己的价值观和自己的行为方式去要求别人,尊重别人和我们的差异)
相信人是有潜力的;
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
相信社会是可以改变的。
2、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1)关注家庭需求原则:眼前还是长远需求,要整合眼前和长远的需求。
(2)家庭介入情境化原则:要把求助者放在他的日常生活场景中去考察。
(3)优势与增能原则:关注家庭优势,增加求助者的力量。
(4)家庭介入个别化原则:每个家庭都是独特的。
五、家庭社会工作的最主要特点
(1)发现和得到信息往往是先从个人开始的:逃学、打架斗殴、吸毒等等。
(2)从家庭整体的角度去理解个人的问题:个人的喜怒哀乐是家庭作用的表现。
(3)关系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不能将自己放在权威的和指导者的角度。
(4)以支持及强化家庭功能为目的:把视角放在整个家庭,除了改变家庭内部之外也要从外部导入资源进入家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