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纲领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纲领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纲领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纲领

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般考选择题)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涵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也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达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我国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这是因为:

第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

第二,我国的现实状况,决定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业化程度不高。二是生产社会化程度比较低。三是生产商品化水平比较低。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是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制定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政策的根本依据,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石。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实际和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对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是我们党确立其基本路线的主要依据。解决这一矛盾就要求我们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抓住了这一主要矛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的内涵(核心内容)可以简要概括为“一个中心(经济建设),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和实质。

(二)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三)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发展变化,都受这一规律的支配。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它要求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必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上层建筑必须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调整这一段话可以看做是改革的理论依据。。

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这是因为:第一,社会主义改革是为了清除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使生产力进一步得到解放,第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改革旧体制,解放生产力,首要的是解放人,即解放人的思想和创造活力。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因为:第一,改革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解放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第二,改革是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而不是修补。是把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从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等方面来说,改革是又一场革命。但这种革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统治,不是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在党的领导下对原有的经济体制和其他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总揽全局的首要的基本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互相促进、互相统一,不可分割。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发展是改革和稳定的基础。

党的十四大以来,党中央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深刻认识我们党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的基础上,把“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三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

中国共产党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即共产主义最高纲领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即党在现阶段的最低纲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规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基本内容如下: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一般考选择题)

(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党的十六大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科学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基本经验,这就是: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3.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5.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6.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7.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8.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9.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10.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江泽民指出,以上十条基本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上一篇: 现存的五个社会主义国家,除了中国外,还有哪几个国家呢?
下一篇: 初一上册历史教案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