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一种集体、集团、组织、民族、派别、国家、政府互相使用暴力、攻击、杀戮等行为,使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领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战斗。
从古至今,不管是哪两方军队交战,其作战人数、正面作战能力和机动性,都会成为不可或缺的三个重要因素。这三个因素也会直接导致战斗的天秤会向某一方倾斜,从而左右战争。从兵种的角度去分析,骑兵战胜步兵,不仅是一种理所应当的事情,还是蒙古军队一直以来能横扫亚欧大陆的原因。
直到十九世纪,铁路发明以后,陆军才获得了新的陆战机动单位。
于是,以铁路的出现和战略性运用为标志,一个新的军事时代已经到来。由于,铁路赋予的高机动性,军队得以以更高的速度前行。但是,由于铁路无法在海上修建,使得拥有广阔陆地空间的国家,得以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美国在1861年爆发的内战中,便充分体现了铁路的战略价值。
然而,在同期的大清王朝,铁路虽然出现了福音,但并未得到其应有的重视。在大清朝廷中,一群昏庸落后之徒,并不愿意接受他们所理解不了的东西。虽然,清朝除了他们,民间还有许多睿智人士,但是,人微言轻,他们的呼声根本就没有得到重视。
并且,在长期的闭关锁国之后,一个装着4亿人口的名义上的大国之中,真正能洞悉大形势的人,可以说几乎是没有的。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英国商人杜兰德来到北京卖铁路专利,他在北京宣武门外铺设了一条500米长的铁路用来展览,做起了现场实物展览。
这种做法放到现代估计可行,甚至,有可能成为一次成功的宣传。但是,事实并未像杜兰德预期的那样,恰恰相反,在一阵轰动过后,火车成了北京众官员眼中的“大怪物”。最终,在清朝官员的群情惊骇之下,这条“铁路”被清朝勒令拆毁了。
很久之后,中国的第一条铁路修建于1876年。这条铁路是英国商人一次次向朝廷请求修建铁路碰壁之后,决定偷偷和清朝商人先斩后奏合办的,名为“吴淞铁路”。从吴淞口修到上海,铁路全长14.5公里,机车重15吨,牵引小型客车。这条铁路的修建目的相当明显:商用。
然而,结果大家都能想到,在机车试行之后,清朝发现了此事,便出面干涉,最终,导致这段铁路不了了之。之后,清政府买下了这条铁路,并将铁轨、火车,车站一律拆除之后运走,最后,所有的钢材被长期搁置、生锈,不堪使用。
直到光绪三年(1877年),大清在洋务派的主张下,终于开始修建第一条铁路:唐山——胥各庄铁路。其目的便是洋务派的主旨:师夷长技以制夷。然而,这条铁路最终以荒唐的理由成为了一个笑话:“铁路噪音太大,损伤龙脉。”所以,后来铁路竣工的时候,蒸汽机车被禁用,遂用马拉火车。
这场闹剧真的是令人佩服。
大清朝野上下较早认识到铁路军事价值的人,是刘铭传。
刘铭传曾在李鸿章麾下,在镇压太平天国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后来,被牵扯到湘军,淮军的派系争夺中,被迫还乡。
1880年,闲在家的刘铭传写道:
“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务、商务、矿务、行旅者,不可殚述,而于用兵尤不可缓……惟铁路一开,则东西南北呼吸相通,视敌所趋,相机策应。虽万里之遥,数日可至;百万之众,一呼而集。且兵合则强,分则弱。”
这么一段话,的确道出了一些真理。而此时,李鸿章也有所领悟,发现了铁路的优越性。
可惜,两个人的声音怎敌得过满朝无知官员的叫嚣呢?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此时的清军路上机动力从鸦片战争爆发至今从未进步。当时的法国人还替清朝军队算了一笔账:如果,双方军队分别从西贡和广东作为军队出发地点往谅山运送物资,法军仅需要40天,而清军则需要四个月,也就是120天,可见差距之大。
于是,这次的战争和法国人的藐视刺激了清政府,使得清政府终于开始改变想法,召刘铭传复出,以福建巡抚身份督办台湾军务,数次挫败了法军攻打台湾的军事行动。战后,台湾建省,刘铭传顺理成章地当上了首任台湾巡抚,并实现了自己的愿望:铺设了最初的一段铁路,试图和现代化接轨。
但是,在大陆上,清朝贵族和官僚们却仅仅把想法放在纸上、存在心里,最后,说出来的话,却不能好好地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中。从中法战争结束到甲午战争爆发的整整十年时间内,他们只建成了400多公里的铁路,仅此而已。可见,清政府最后的战败、亡国,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现今,纵横交错的铁道,从内陆到海岸,从荒漠到雨林,从都市到乡村,构成一副四通八达的钢铁骨架。历经两个世纪的沧桑,铁路以它特有的沉着和稳健,带领着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甚至,一个国家走向了幸福、繁荣的局面。
参考资料:
【《清朝兴起时期中朝政治秩序变迁研究》、《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清稗类钞·战事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