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政
学
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
原文解读
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我们必须坚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践告诉我们,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突出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引导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划清是非界限,抵御不良社会思潮对人民的负面影响。
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工作体系
新征程中,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不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新时代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必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也会持续不断地向前推进,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支持。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必须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深入研究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
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
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需要各部门、各方面打破行政壁垒,进行有机联动,构建相应组织架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需要更加重视用中华优秀文化滋养网络空间,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向美的网络文化。需要更好满足网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努力创作更多浸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有文化底蕴的网络产品。
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促进互联网发展、坚持立足国情、坚持创新引领、坚持开放合作,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把依法治网作为全面依法治国和网络强国建设重要内容,不断深化对依法治网的规律性认识,网络立法、网络执法、网络司法、网络普法、网络法治教育一体推进,国家、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网民等多主体参与,走出了一条既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又有中国特色的依法治网之路。
什么是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系统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政治制度和文化模式的思想体系。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即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有目的的思想工作,主要通过引导思想观念、凝聚政治认同、推动文化传承等,以建构具有思想吸引力和政治凝聚力的、系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为什么要抓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
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
1、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不能说只要群众物质生活好就可以了,精神上丧失群众基础,最后也要出问题。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
2、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必须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意识形态领域
形势依然复杂、挑战依然严峻
1、社会思想意识复杂多样、相互交织。一些错误思想观点仍然伺机冒头,妄图挑战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攻击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政治制度、发展道路,竭力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
2、社会主流价值遭遇市场逐利性的挑战。市场存在的自身弱点和消极方面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一定范围滋长蔓延,对弘扬社会主流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产生消极影响。
3、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主流媒体主导作用受到巨大冲击,网络往往成为负面舆情发酵、错误思想传播的策源地和放大器,大大增加了舆论引导和内容管理的难度。
4、各种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渗透遏制。敌对势力一直把我国发展壮大视为对西方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威胁,想方设法对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围堵,不断调整策略、变换手法,同我们争夺阵地、争夺人心。
如何抓意识形态
宏观层面
1、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提高党的思想政治水平、组织力量、战斗力和领导力,确保党始终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核心领导作用。
2、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提高意识形态工作针对性。深入了解各类人群的思想需求,紧密结合实际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解决实际问题。
4、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如互联网、社交媒体、大众传媒等多种渠道,创新宣传形式,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5、构建和谐社会。关注民生问题,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6、严密组织领导。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明确责任,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7、强化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8、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来提升意识形态宣传力度、防范和抵制不良思想侵蚀、保障网络舆论环境,以促进网络文化建设。
大学生层面
1、强化思想政治课程。确保大学生系统学习理论知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2、强化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共青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培养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学生。
3、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组织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4、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抵御不良思想侵蚀的能力。
5、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育人。加强多方教育合作,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大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
学习感想
马杰
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道路的根本问题。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作为党员的我们,要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抓好学习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紧扣时代主题,进一步强化对意识形态、理论学习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
李蓝鸽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作为一名大学生,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等重大是非界限,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分析问题,在事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事关方向道路的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而不能含含糊糊。真正做到在任何情况下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要坚持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邵颖澄
本次小组学习,围绕二十大报告中“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题展开,讨论学习了意识形态的含义、重要性和怎么抓意识形态的问题。作为大学生群体的我们,在多元文化碰撞的激流中,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的主流意识形态塑造,关注政治生活与意识形态问题。
范怀亿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国内舆论汹涌,中外争论不止,让我们充分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家综合实力日益强盛,意识形态领域强起来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作为党员,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章党规党纪,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责无旁贷承担起政治责任,掌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主动权;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坚决抵制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全力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郭可心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行动上要担当。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加强政治历练,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党员、干部要从自身做起,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牢固树立抓意识形态工作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渎职的理念,确保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到位,确保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始终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中。
夏昕露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核心在于党加强了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我们的党一直注重思想建设和理论创新,这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如果一个民族想要走在时代前列,就必须时刻保持理论思维,坚持不懈地推进理论创新,并遵循正确的思想指引。只有在思想上不断创新、在理论上不断深化,才能引领时代潮流,为国家的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刘凯文
在当今社会,高等教育不仅仅是培养技能和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人们价值观和思想观念的熔炉。意识形态工作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他们既要面对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又要面对自身成长的挑战。意识形态工作通过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同时意识形态工作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质,还能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会关爱他人,有助于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学习总结
意识形态工作对于党的前途命运至关重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既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评价标准的效果导向,也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最终目标导向,同时也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必要措施。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坚持斗争底线,构筑意识形态舆论斗争新阵地,并构建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机制,保证意识形态建设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第六小组学习成果展示
【四川大学商学院本科ACCA党支部】
文稿|邵颖澄郭可心刘凯文
编辑|马杰
审核|王艺静 李牧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