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中国生产力学会名誉会长蒋正华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的重大原则。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仍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主题。近期,就 如何看待中国生产力发展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接受了《瞭望》新闻周刊专访。
第九届、十届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中国生产力学会名誉会长
蒋正华
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鲜明特征
《瞭望》:为什么说“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鲜明特征,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中国生产力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有哪些重要意义?
蒋正华:很长一段时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排斥市场经济,甚至在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之间划等号,在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之间划等号。为了破除人们思想上的藩篱,解放思想,邓小平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改革面临困难时,他强调“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正是因为,小平同志抓住了发展生产力这个“牛鼻子”,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纳入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中,坚持和发展了这一科学论断,才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后来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生产力水平快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也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在社会民生领域,我们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领域,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仍然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重要手段,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任何问题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只有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来部署各方面改革,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提供强大牵引,才能更好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扩大开放,不仅要“引进来”,还要大胆地“走出去”。改革开放这40多年,我们充分利用了国际市场,为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在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前提下,仍然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产力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具有以下三大重要意义:
一是为实现全体人民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条件。4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和工业化现代化程度已有质的飞跃。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从经济结构上看,一二三产业不但规模不断壮大,而且迈向了协调和优化升级阶段,尤其第二产业已建成了全世界门类最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交通、能源、信息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虽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暂时出现了贫富差距扩大、生态环境被破坏等问题,但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准扶贫”“生态文明建设”等举措推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逐步获得解决。
二是为最终完成近代中国历史任务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改革开放40多年的成就重塑了民族精神,使得中华民族以乐观自信、开放包容的状态迎接新时代。近代以来不断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华民族留下了屈辱的阴影,但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对外交流的频繁、信息交换的通畅、对待西方社会的认识,中国人民更能客观理性地看待世界与自身,精神面貌在深层次上得以重塑,民众整体心态更加趋向于乐观自信和开放包容。特别是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相比其他国家,我国率先走出疫情的阴霾,二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极大地增强了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打破了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神话,给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无产阶级政党极大的鼓舞和有价值的启示。中国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推行改革开放,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创新性成功,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打破了西方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垄断地位。随着西方发达国家所主导建立的以资本为特征的全球化的弊端逐渐显现,全球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社会矛盾加剧,民粹主义、恐怖主义盛行,局部冲突不断,全球化面临退潮的风险。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越来越高,从国际规则的被动接受者,逐渐转变为规则的参与者和制定者,在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治理方案中不断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力量。
▲ “十三五”以来,青海省以建设国家重要新型能源产业基地为战略目标,重点培育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这是青海省境内的黄河上游李家峡水电站提门泄水(7月9日摄) 吴刚摄
摸着石头过河,走出了一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瞭望》: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有哪些重要经验?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有哪些启示?
蒋正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不仅仅是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更不是依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和技术援助,而是基于从国情出发,以自身的比较优势发展经济,并不断通过改革释放制度红利。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生产力。 一边试验一边总结与纠正错误,摸着石头过河,最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一是解放思想,纠正对社会主义的错误认知。改革开放纠正了将社会主义等同于贫穷的错误认识,明确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改革开放以前,通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但这一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整体上还比较低,与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不相匹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框架内进一步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当时面临的一项重大使命。对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才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才有可能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是我们发展的最终目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这个最终目标的手段。
二是科学定义社会矛盾,改变了生产激励的方式。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国内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的论述,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以这一社会主要矛盾为依据制定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推进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基础上深化城市和国有企业改革,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所推动的经济发展,发端于农村经营体制的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解放和发展了农村劳动生产力,农村经济迅速增长,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从事非农产业的乡镇企业转移,各类形式的乡镇企业高速发展,大力提升了社会生产能力,在增加社会供给、满足社会需求、缓解短缺经济方面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是积极融入世界,参与世界分工体系。随着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以及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原本被封锁的国际环境不断改善,为我国实行全面对外开放的政策创造了基础性的条件。这一时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深度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给我国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后来者优势,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技能,迅速学习和追赶,不断地通过改革和开放,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同时,我国依靠自身较高的储蓄率,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充足的储蓄帮助我国在应对外部冲击时具备较大的政策选择空间,比如此次战疫,在发达国家通过货币政策释放流动性,纷纷将本国货币利率降至零附近,而我国在保持不强刺激的情况下,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工具组合精准施策,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迅速恢复经济增长。中国的经济增长也是带动全球经济复苏最为重要的动力源。
建设高标准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把解放、发展生产力和保护生产力统一起来
《瞭望》: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中国生产力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蒋正华:正是因为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才会有了现在的伟大成就,也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展现了光明前景。
首先谈一下发展机遇。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广阔的市场空间、雄厚的物质资本、丰富的人力资本、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全方位的国际竞争力,是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坚实基础。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国内发展环境也经历着深刻变化,通过多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提出,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坚定不移地推行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垃圾分类在全国多个城市已经实施或正在试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对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
当前正值第四次工业革命初期,前三次工业革命,我们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正在兴起的以大数据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我国从“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有多项国际标准和规则是由我国参与并制定的。
接下来谈一下我们面临的挑战。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新旧经济发展模式转换的瓶颈期。在传统发展模式下,我们依靠快速工业化和粗放型增长不断对全社会进行普惠式的帕累托改进,从而使矛盾在尚未根除的情况下能够不断缓解。 当前中国正在进行发展方式转变,新的道路尚未打通,经济社会发展还没有完全走上高质量的快车道,不仅旧有问题尾随而至,新问题也扑面而来。国际经验表明,当工业化基本完成、人均收入在5000至10000美元之间时,也是社会急剧转型和社会矛盾的多发期。虽然我国人均GDP已跨越10000美元,即将进入高收入国家之列,但仍然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一方面,国企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产业结构升级、缩小贫富差距、协调城乡和区域发展、合理界定市场和政府的边界、科学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权力、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消除权力寻租和腐败、实现祖国统一等传统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 另一方面,经济脱实向虚、生育率下降、老龄化、美国等西方国家遏制中国等新问题又不期而至。新老问题交织,彼此互相影响,日益突出和紧迫地摆在我国政府和人民面前,要求我们去解决。
《瞭望》:如何进一步深入推动中国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
蒋正华: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工业发展速度快,但主要是依靠投入大量的资金、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取得的,仍属于外延扩大再生产类型,经济发展方式没有实现根本性的转变。随着要素投入扩大再生产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通过重复和盲目的建设,产生了大量无效的生产力,提高投资回报率必须要转到通过提高科学技术推动内涵扩大再生产上来。
邓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在于加快从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转变为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科学技术,不仅包括自然科学技术,也包括社会科学技术,二者只有相互结合,形成合力,才能对生产力乃至经济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以往我们过于重视自然科学技术,而忽视了社会科学技术,再先进的技术,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也难以形成有效的生产力。过去各地建设了众多的高新技术园区、孵化园区等产业园区,把专家学者请来创办企业,但是专家学者手中的专利和技术,如何转化成有效的生产力,是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和企业来进行承接的。
今年4月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要求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设立技术转移部门。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技术转移专业服务能力。技术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建立,不仅是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创新出成果,还要积极推进市场化,将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应用到企业的发展上来。在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上,也需要进行创新和革命。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有赖于收入的提高,消费水平的提升。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就要保护好生产力,保护好市场主体,要把解放、发展生产力和保护生产力统一起来。建设高标准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就是要更好地保护生产力,保护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保护产权,保护私人财产权,让企业家有恒心、有耐心、有信心、有稳定的市场预期。
企业是市场创新的主体,创新是生产力发展和企业生存的长期动力。要从供给侧出发解决和完善各方面存在的缺陷和短板,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才能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