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性与非一致性"论的一致性与非一致性【作 者】吴定求/陈政【作者简介】吴定求1933年生195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研究班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陈政1960 年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内容摘要〕 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性是辩证逻辑的基本原则。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要求我们把二者的一致性与非一致性结合起来作完整的理解。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性主要是指思维的逻辑与客观现实的历史及思维的历史相一致二者也存在着非一致性。关系进行反思以期完成新时期逻辑转换的历史任务取得逻辑和历史在更高阶段上的辩证统一。〔关键词〕 逻辑与历史 一致性与非一致性 辩证思维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性是经典著作中虽曾论及但没有作专门阐述。或许是由于这个缘故逻辑与历史的非一致性始终未引起我国理论界的关注。然而笔者认为只有把二者的一致性与非一致性辩证地结合起来才能完整解逻辑与历史的相互关系。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性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性即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相一致的首先是由黑格尔提出来的。他认为逻辑范畴的发展与哲学历史的发展是一致的。但是在他看来历史上的哲学体系不过是绝对理念发展的特殊阶段。
因此黑格尔所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不但仅限于思想的领域而且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黑格尔的这一原则进行了批判改造使之成为的发展而马克思主义看来则相反。现实的历史是所追随的基础、根据、存在。①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客观基础而逻辑的东西则是对历史的东西的理论反映和概括。所谓历史在这里不仅是指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亦指反映客观现实的人类认识的历史过程所谓逻辑不仅是指人的思维对上述历史发展过程的概括、反映即历史在理论思维中的再现亦指这种反映和再现的方式。所谓逻辑与历史的一致主要是指思维的逻辑与客观现实的历史以及思维的历史相一致。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理论的逻辑起点和进程应与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如恩格斯指出的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②马克思的《资本论》从商品到货币再到资本一系列范畴的逻辑展开就是现实历史中先有商品交换继而在发展中出现作为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的货币进而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条件具备时货币又转化为资本的历史过程在理论上的反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