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传豆瓣(已传简书)
古典主义时期三巨头
弗浪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 1732~1809)是奥地利作曲家,他常被世人称作”交响曲之父”。但正如前章所述,无论是交响曲,四重奏或是羽管键琴奏鸣曲,在海顿之前已有许多作曲家开始进行这些体裁的创作,而海顿的创作将这些体裁推进为高度发展的古典主义风格范式,他的大量作品体现出18世纪中叶音乐风格逐渐变化的轨迹,从中期的”华丽风格”到”情感风格”到”维也纳古典风格”甚至有些音乐史学家从海顿的作品中找出预示浪漫主义风格的印迹。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是奥地利作曲家,西方音乐历史中,只有莫扎特被毫无疑义地公认为稀世之才,他短暂的35年生涯,为人类留留下极其宝贵的音乐遗产。舒曼说过,莫扎特的音乐是无法描述的”莫扎特即音乐”这似乎是赞叹莫扎特资产的最恰当的词汇,他创作的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四重奏和其它重奏,重唱形式,大量器乐曲,独唱等等,几乎包含了音乐的所有领域,而莫扎特音乐的特征与最突出的贡献,可以通过歌剧,协奏曲和交响曲来说明。
莫扎特的器乐创作同样是硕果累累,无论是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还是其它形式的室内乐及器乐小品,都渗透着他特有的流畅,明快和生气勃勃。
莫扎特对协奏曲,尤其是钢琴协奏曲所做出的贡献相当于贝多芬对钢琴奏鸣曲的贡献,而莫扎特为小提琴,长笛,双簧管,黑管,大管,圆号及小号写的协奏曲,也同样是这些乐器领域里的精品。
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他在西方音乐史的画卷中独领风骚,由海顿,莫扎特创立并发展起来的维也纳古典音乐形式与风格,在贝多芬的手里被极大地扩充和发展。他将18世纪与19世纪,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连接起来,将一个时代的理想融汇于自己的音乐艺术之中,贝多芬的名字与崇高的信念,顽强不屈的意志,充满震撼力的音乐,为表达情感而不拘规范的气魄永远同在。
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恩,是贝多芬度过他人生最初22年的城市(1770-1792)这段时间虽然不是他创作成熟与丰收时期,但对他一生的影响十分深远,尤其体现在思想性格的形成方面。
莫扎特,海顿曾对青年贝多芬的天才给予过充分肯定,但在贝多芬成长的道路上,聂费(C.G.Neefe 1748-1798)对他的帮助和支持最大,这位宫廷管风琴师引导他将艺术视野扩展到德国文学与音乐的优秀传统中去。
贝多芬在器乐创作里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包括9部交响曲,11首管弦乐序曲和戏剧配乐,5首钢琴协奏曲,1首小提琴协奏曲,16首弦乐四重奏及其它各种形式的重奏曲。奏鸣曲体裁是他重要的器乐领域,包括32首钢琴奏鸣曲,10首小提琴奏鸣曲,5首大提琴奏鸣曲,还有变奏曲等独奏活重奏形式。贝多芬通过这些创作把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奏鸣交响套曲形式推进到了最高峰,并对奏鸣曲式结构的成熟与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一)交响曲
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分别属于不同的创作时期,集中体现出他的创作特征及风格衍变的脉络,有音乐家将其分为几类:英雄性,戏剧性;生活风俗性和抒情性(第一,第四,第八交响曲);群众性,舞蹈性(第七交响曲),而(第二交响曲)是综合性的,(第六交响曲)则融自然和哲理与一体。
(二)钢琴作品
在钢琴艺术史中贝多芬的地位与他在交响曲领域一样光辉,他的五部协奏曲始终是音乐会的重要曲目,他写作的钢琴奏鸣曲贯穿其一生,其风格的演变与交响曲同步,而且集中显示出贝多芬在形式上的探索与创新。
(三)重奏作品
贝多芬一生的几个时期都有室内乐作品,早期重要的有钢琴三重奏(Op.1No.1-3,1792-1794)为钢琴和管乐的五重奏(Op.16,1796-1797)等。而重要的四重奏体裁他一共写了16首,中期的代表作包括Op.59,Op.74(俗称”竖琴四重奏”)和Op.95等,而最后的六首四重奏集中代表了贝多芬晚期作品的风貌。
(四)声乐作品
贝多芬在声乐领域的创作涉及了 歌剧,清唱剧,弥撒,康塔塔,合唱幻想曲和大量的艺术歌曲等,并且在《第九交响曲》中运用了合唱,还改编了苏格兰,爱尔兰等民族的民歌。
贝多芬也使音乐的具体表现手段更加丰富和扩展,他的旋律简洁质朴而含蓄深情,建立在和弦音上的线条严整粗旷,动机式旋律富于紧张的冲击力量,而柔板旋律又令人悲悯沉思,节奏鲜明突出,经常带走进行曲,送葬曲或其它舞曲式的特性节奏,破坏规律平衡性的切分式节奏或突换重音的运用,是造成贝多芬顽强果断与冲突紧张风格的重要手段。
;和声调性的作用在贝多芬的作品里大大超过了海顿和莫扎特,它的不协和,不稳定,转换的频繁与范围的扩大,终止式的延长,扩充等形成了强大的动力特征,扩充了自巴赫以来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调和声体系的内含量。
;在管弦乐队的配置上,贝多芬显然受到法国大革命时期器乐曲的影响,重视铜管和打击乐器的作用,而且从《第三交响曲》开始增加乐队的编制,管弦乐队不同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也得到了新颖而恰当的处理。
贝多芬作为18~19世纪之交的作曲家,代表进步的世界观,伦理观和新兴阶级的审美理想,适应当时社会与政治经济上的巨大变革,将人类有爱的最高憧憬以他特有的音乐语言表述出来,并被大众所接受。贝多芬的创作虽然保持着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主体风格,严谨细致的结构比例与合乎逻辑的矛盾统一,但”自由和进步”是贝多芬终身追求的艺术与人生目标。他的音乐象征着力量,意志和气势,也充满了自由大胆和激情超越的精神,这成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主潮的启蒙精神。”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贝多芬的音乐至今让人震撼,正是发自贝多芬内心的声音找到了通向人类心灵的路,使后辈从中领悟到艺术与人类同样原无定轨,而独立前行的足迹终会累积成众人追随的大道。
第六篇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
用”浪漫主义”来概括一个时期,是指19世纪前后这一百多年(1790~1910年)的西方音乐历史,即浪漫主义作为主导潮流支配和指导着大多数作曲家的时期。它所涵盖的是从贝多芬的晚期作品,罗西尼的歌剧,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到勋伯格的”不协和音解放”之前的初期作品,以及理夏德•斯特劳斯那些被”现代主义”拒绝的作品。
整个19世纪的欧洲政治风云变幻频繁,伴随着思想文化领域各种思潮流派,艺术风格的演变与兴衰,不可能用一个”浪漫主义”词汇就将这丰富而多元的音乐现象全部包容,用它仅仅作为音乐历史时期的统称而已。
音乐上的浪漫主义经历了兴起,繁荣与衰颓的过程,贝多芬作为横跨两个时期的人物,其创作已经体现出向浪漫主义过度的趋向,而一般音乐历史将浪漫主义分为[早期:韦伯 舒伯特(19世纪10~20年代),盛期:柏辽兹 舒曼 门德尔松 肖邦(30~40年代),中后期:李斯特 瓦格纳 勃拉姆斯(40~80)晚期或浪漫主义以后:布鲁克纳 马勒 理夏德•斯特劳斯(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初),其间还穿插了法国,意大利歌剧,以及与此相并行或独立的欧洲各名族乐派的线索。除此之外,有些作曲家所处的时期或流派归属还可以做其它方式的划分。
浪漫主义音乐在强调对主观情感,尤其是对爱情这最强烈和个性化情感的表述中,自传性的,偏重心理变化的抒情性特征十分明显,同时如何获得公众的理解也是作曲家的追求。他们不同程度地倾心于标题音乐,其构思常常以文学,诗歌,戏剧,绘画,特征舞蹈等其它姊妹艺术的内容为基础,甚至为强调表现意图而添加明确的标题。所采用的形式体裁也为了与标题性内容相符而突破传统的模式,创造出许多综合性或形式灵活的体裁,如多乐章或单乐章的标题交响曲,交响诗,序曲,单乐章的叙事曲,狂想曲,幻想曲,小品式的器乐或声乐作品。
在进入19世纪前后,欧洲的专业高等音乐学院纷纷建立,巴黎1795 米兰1808 那不勒斯1808 布拉格1811 维也纳1817 伦敦1822 布鲁塞尔1832 莱比锡1843慕尼黑1846等等,还有许多私人筹办的音乐学院,这些都是对培养19世纪欧洲的音乐人才,提高观众欣赏音乐的水平起到作用。
这些作曲家本身的多方面素养,不仅体现在他们的综合性音乐作品中,从舒曼 门德尔松到柏辽兹 李斯特 瓦格纳都是如此。而音乐19世纪也逐渐发展成独立的学科,它与这个世纪重视历史的观念直接相关。从音乐通史的巨著到过去音乐大师的传记(帕莱斯特利那 巴赫 亨德尔 贝多芬 海顿 莫扎特等),包括教会对格里高利圣咏的整理等等,都为西方音乐史学在20世纪的继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世纪的”狂飙运动”直接导向了19世纪的德奥浪漫主义运动,歌德和贝多芬都在自己的创作中体现出浪漫主义的某些特征,并以完美的形式实现了将艺术作为个人情感表述的理想。
德奥的浪漫主义音乐家在新的世纪里,始终没有放弃贝多芬对音乐艺术的崇高信念,而且不断的从贝多芬那里得到启示。韦伯,舒伯特与古典传统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门德尔松和舒曼以巴赫以来德奥古典音乐传统作为艺术的最高标志,瓦格纳,勃拉姆斯同样如此,或是继承传统的精神或是恢复传统的形式,到了马勒,理夏德•斯特劳斯时,即使浪漫主义已趋衰颓,也没有和德奥的古典传统决裂,19世纪浪漫主义的德奥音乐是在继承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基础上增添其独特的个性和各自的光彩。
卡尔•马利亚•弗利德里赫•恩斯特•冯•韦伯(Carl Maria Friedrich Ernst von Weber 1786~1826)在西方音乐历史上的地位,是以他的代表作《魔弹射手》确定的,1821年这部歌剧在柏林的首演,标志着德奥浪漫主义歌剧的诞生。除去歌剧创作外,韦伯的作品还涉及戏剧配乐,合唱,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和钢琴等多个领域。
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797~1828)作为早期浪漫主义潮流的代表,在作品中体现出维也纳古典传统与新时期思潮之间的紧密联系。他被誉为”歌曲之王”实际上舒伯特除去艺术歌曲之外,还在交响乐,室内乐和钢琴等器乐领域里留下大量的艺术精品,也进行了歌剧和宗教音乐的创作。舒伯特出生与逝世都在维也纳,是个道地的维也纳人。
钢琴上:舒伯特的钢琴创作包括奏鸣曲,幻想曲,特性小曲(即兴曲,音乐瞬间)圆舞曲,连德勒舞曲和大量为二手或四手联弹的进行曲,嬉游曲和变奏曲等,其中特性小曲和一些舞曲是舒伯特为钢琴所做的特殊贡献。
交响曲和室内乐曲:舒伯特和贝多芬一样也写作了9部交响曲。
在维也纳这座城市里,舒伯特和贝多芬共同度过了30年,但他们是属于两个时代的人,政治上巨大的变动,艺术风格上的变化,以及舒伯特的个人经历与思想性格,使他以独特的艺术个性标志着新的浪漫主义时期的来临。
德国作曲家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第(Felix Mendelssohn-Bartholdy1809~1847)作品与他的音乐社会活动,对德国音乐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门德尔松,舒曼和肖邦同是浪漫主义时代的作曲家。门德尔松自己具备古典艺术的丰厚修养,尊重传统而创作也力求遵循严谨谐调,清新典雅的古典标准,他对浪漫主义一味地热衷于中世纪的倾向不以为然。但浪漫主义时代的生活环境,依旧给门德尔松的创作带来深刻的影响,他用音乐来抒发自己对自然界,文学,诗歌以及历史,宗教等各种人生体验,无论是传统的大型清唱剧,交响曲还是管弦乐序曲,无言歌,无论是对大自然由衷的感叹和描绘,还是为自己纯器乐作品加添其情画意的提示标题,门德尔松着重的都是个人的理解与感受,这正是浪漫主义所强调的艺术价值观。
他的创作目录也很丰富:5部交响曲,7部管弦乐序曲,3部清唱剧及赞美歌,诗篇,经文歌等宗教题材作品,为钢琴作的8集,为钢琴,小提琴写作的数篇协奏曲,还有许多奏鸣曲及重奏的室内乐作品。
门德尔松的个人境遇比起舒伯特来要幸运得多,他的”无言歌”曾被视为思想肤浅,缺乏矛盾和深刻的含义,但门德尔松仍然不失为人类文化,尤其是德国音乐文化优秀传统的代表,他对艺术的崇高信念和追求,使他对德国生活环境中轻浮庸俗和毫无作为的现象十分不满,在书信中他曾斥责德国小城镇人们的鄙俗,懒惰,虚伪和不思进取,早年就对自己的老师策尔特说过,在这些人中生活”我就像一个神学家一样独善其身”,作为德国优秀音乐文化的”先知者”,门德尔松为自己的艺术理想奋争,沮丧而又继续奋争并奉献其一生。
第二节 舒曼
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1810~1856)是德国作曲家 钢琴家,音乐评论家。他是在贝多芬和舒伯特的音乐熏陶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其创作思想和实践始终强调音乐情感表现的目的和意义,具有19世纪30~50年代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他的创作和评论活动,对德国已至欧洲浪漫主义及名族乐派的音乐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钢琴作品
舒曼的创作涉及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但占舒曼作品很大比例的,由短小乐曲连成的钢琴套曲以及歌曲则集中体现了舒曼的创作性风格。
声乐作品
艺术歌曲突出地体现了舒曼的浪漫情怀与风格,深厚的文学修养使他精心选择诗作并深刻理解其内容。
舒曼的乐评代表了19世纪浪漫音乐家的特征,他们自己是作曲家,因此具有极为精到的专业眼光,而观察分析音乐现象时的敏锐是以广博的文化修养为根基。除去舒曼,同时期或稍后的柏辽兹,李斯特和瓦格纳都是用文字或用音乐作品来表述自己的观念和体验。19世纪下半叶专业的音乐评论事业繁荣起来,而作曲家论音乐和音乐家的传统仍一直延续至今。
第三节
肖邦(法语原名: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1810年3月1日 --- 1849年10月17日),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不满20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遭遇波兰亡国,在国外度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钢琴诗人”。
与西方音乐历史中绝大多数作曲家不同,肖邦将一生的创作活动几乎全部倾注在钢琴音乐领域。
《玛祖卡舞曲》是肖邦创作中最具波兰民间乡土气息的体裁。它来源于三种性格各不相同的三拍子波兰乡村舞曲:重音位置多变,力度较强。
《波罗奈滋舞曲》是肖邦的名族意识和情愫体现得最为强烈的体裁。
肖邦一生的创作,体现了一位作曲家在吸收欧洲古典音乐精华的同时所走过的突破传统,勇于创新的历程。他赋予了前奏曲,练习曲,夜曲,谐谑曲,叙事曲,幻想曲等一系列音乐体裁以新的思想情感内涵,并深入挖掘和提高了这些音乐体裁的艺术表现力。他的钢琴音乐具有异常新颖,细腻的织体,独具魅力的旋律和色彩丰富的和声语言。他在《波罗奈兹舞曲》和《玛祖卡舞曲》这类体裁的音乐创作中,显示了他吸收和处理名族音乐素材的深厚功力。上述这一切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 “肖邦风格”,为西方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对19世纪后半叶欧洲名族乐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章19世纪上半叶的法,意歌剧
克里斯托弗·威利巴尔德·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德国作曲家。1714年7月2日出生于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位于德国和捷克交界处的艾拉斯巴赫,1787年11月15日逝于奥地利维也纳,终年73岁。格鲁克是当时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奥音乐风格特点于一身的绝无仅有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以质朴、典雅、庄重而着称。格鲁克的歌剧改革,对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瑞典、英国音乐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显着影响,是歌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第四章 从标题交响音乐到交响诗
19世纪30~40年代的巴黎是欧洲思想文化届精髓的集中地,一批充满激情的艺术家对艺术表现的意向,热烈的情感和丰富的色彩着迷,热衷于将自己从事的领域与其他的姐妹艺术相连。
第一节 柏辽兹
路易•赫克托•柏辽兹(Louis Hector Berlioz 1803~1869)是19世纪30~40年代浪漫主义思潮在音乐领域里的杰出代表,他的大量作品以带有文字意味的标题和构思,强烈的表现意图,自由而庞大的结构,宏伟而色彩斑斓的音响体现出极富个性的创作特征,同时他还通过音乐评论阐述自己的创作思想。柏辽兹的开拓和创新确立了他在音乐历史上不可忽视的地位。
第二节 李斯特
在19世纪欧洲音乐的史册中,弗朗兹•李斯特(Ferenc Liszt 1811~1886)的名字与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评论家,教育家以及音乐社会活动家等名号相连,与不同时期和国家的多位音乐家相识相交。李斯特生前的半个多世纪(20~80年代末)里,其演奏,创作和评论活动以及生活方式始终是巴黎乃至欧洲舆论所关注的热点,人们后来才逐渐认识到李斯特真正的作用和价值,领悟到他的创作思想与实践所具有的原创性与预见性。
李斯特晚年在和声上的大胆尝试给世纪末的作曲家以重要启示,比如交响诗中主部,副部主题的C大调与E大调间三级远关系调性设置;交响曲的主部主题以增三和弦作为乐曲核心,钢琴小曲也用了增三核心和弦;第一版的,调性以升降E音间的变化而在F大小调间晃动;一些作品作用建立在四度音程上的和弦及全音音阶上的旋律;右手旋律与左手伴奏的和声互相间不构成传统的功能关系而是冲突对置,比如1880年以后创作的钢琴 右手增三和弦与左手减七和弦的互相冲突对置。
这些表明李斯特已经走在半音化和声及模糊调性的道路上,而这正是19世纪多位浪漫派作曲家不断探索的方向与趋势,同样也引起年轻的德彪西的兴趣。
第五章19世纪中,下叶的德奥音乐
19世纪是德奥音乐最辉煌的时期,无论是思想还是创作实践都对整个欧洲产生深远的影响,而瓦格纳和勃拉姆斯是继,韦伯,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之后,承接贝多芬伟达传统为西方音乐作出巨大贡献的两位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比瓦格纳小20岁,但一些音乐史学家将瓦格纳与勃拉姆斯作为对立的两种美学主张的代表,正像在歌剧领域将瓦格纳与威尔第作为19世纪中下叶两股力量的代表一样,实际上他们的同代人及20世纪的欧洲,从瓦格纳与勃拉姆斯那里同样获得极为丰富而个性化的音乐财富与思想启迪。
德奥音乐在这个时期的另一个重要现象,是维也纳轻音乐的繁荣。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斯特劳斯,继承奥地利作曲家兰纳(J•Lanner1801~1843)和自己父亲老约翰•施特劳斯的传统,吸取维也纳流行的多名族民间歌舞曲,创作了大量圆舞曲和轻歌剧,反映了1848年前后维也纳的生活和艺术情趣。他那平易流畅的旋律和欢快愉悦的风格,以及他的几位兄弟效仿其风格所写的舞曲,使维也纳圆舞曲传遍欧洲,并使施特劳斯的名字与形象成为维也纳城的荣誉标志。
第一节 瓦格纳
理夏得•瓦格纳(Richard Wagner1813~1883)的名字在欧洲音乐史上十分响亮,但他是以改变西方音乐传统轨道,从而引起极大争议的角色而引人注目。19世纪下半叶直至20世纪在欧洲各国都有瓦格纳的热情崇拜者,同时他的音乐也成为一些作曲家竭力抗拒或试图摆脱其影响的象征。体现在他乐剧创作与文论著作中的思想和观念,不仅影响了西方音乐发展的进程,成为西方音乐历史研究的重要文献,也是整个艺术界和思想哲学领域所关注分析的对象。
第二节•勃拉姆斯
约翰尼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a.1833~1897)与瓦格纳同为德国作曲家,他在19世纪下半叶文学画,标题化的音乐主潮中坚定地有自己的路,崇尚巴赫.亨德尔.贝多芬.将创作植根于古典音乐的传统之中,沉醉在德奥城市及民间淳朴美好的旋律里。勃拉姆斯的创作出了没有涉及瓦格纳所热衷的歌剧外,广泛涉及巴洛克时期的大协奏曲,复协奏曲,安魂曲,经文歌,卡农曲及管风琴赞歌,前奏曲等,古典时期盛行的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变奏曲等音乐体裁。他热衷于探索各种组合形式的室内乐,还写作了大量歌曲,重唱曲,合唱作品及钢琴小品。勃拉姆斯以这些激情涌动但又深思熟虑的作品,证明了属于19世纪浪漫时代的古典风格所具有的生命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