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

【名词解释】

(1)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甲骨文,是中华传统的文字之一。

(2)殷墟:殷墟,古称”北蒙”,是中国商朝晚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甲骨卜辞中又称为“商邑”、“大邑商”。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殷墟遗址规模宏大、遗存丰富、分布密集。包括宫殿、宗庙区,铸铜、制骨、制陶等手工业作坊区,居民区,王陵区和平民墓地等部分。出土有大量青铜器、玉器、骨角器、陶器等遗物,其中包括司母戊鼎、三联和尊等著名的精美青铜礼器。此外,遗址内还出土甲骨卜辞15万余片,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系统文字。

(3)墨家:墨家是中国东周时期的哲学派别,诸子百家之一, 与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构成了汉民族三大哲学体系,法家代表韩非子称其和儒家为"世之显学",而儒家代表孟子也曾说"天下之言,不归杨(杨朱,道家代表人物)则归墨(墨子)"等语,证明了墨家思想曾经在中国的辉煌。

(4)灵渠: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5)假名公田:假名公田是东汉一项土地制度,是指政府把国有的荒地、苑囿以及山林川泽租借给流亡农民进行生产。

(6)徙戎之议:从东汉以来,西部和北部周边各族便不断向内地迁徙,除了是由于汉族地主的军事征服,以及招诱外族以补充中原兵源劳力的不足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周边各族的势力消长变化,而引起的外族的迁徙,结果在北方汉族人口锐减的情况下,胡族的内迁遂成高潮。连续不断的胡族内迁引起胡汉双方的矛盾,严重动摇了西晋政权的统治根基,大规模的暴动有一触即发之势 。当时西晋一些官僚也察觉到形势的严重性,于是便有以郭钦、江统为代表,提出「徙戎」的主张。他们建议用武力将内迁的胡族强制迁回原住地,并以「内诸夏而外夷狄」的办法隔绝胡汉接触,来防止胡人的反抗。但由于各族内迁及胡汉杂居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因而徙戎的主张无法实施。

(7)嘎仙洞:嘎仙洞是一天然山洞,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嘎仙洞森林公园内,大兴安岭北段顶峰东端,嫩江支流甘河北岸噶珊山半山腰花岗岩峭壁上。其地峰峦层叠,树木参天,松桦蔽日。洞在峭壁之上,高出平地约5米,洞口西南向,南北长90多米,东西宽27米许,高20余米,是古代鲜卑族人的发源地,洞内堆积有较丰富的文化层,对于研究拓跋鲜卑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洛阳伽蓝记:《洛阳伽蓝记》简称《伽蓝记》,是中国古代佛教史籍。是东魏迁都邺城十余年后,抚军司马杨炫之重游洛阳,追记劫前城郊佛寺之盛,概况历史变迁写作的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历史和人物故事类笔记,成书于公元547年(东魏武定五年)。后世将《洛阳伽蓝记》与郦道元的《水经注》、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并称为中国北朝时期的三部杰作。

(9)永嘉南渡:永嘉南渡是西晋永嘉年间(公元307-311),北方汉人大批南迁。八王之乱后,北方少数民族混战中原,大体上自永嘉元年司马睿移镇建业开始,北方士民为躲避战乱,纷纷渡江南下。有的大姓带领宗人部曲数百,数千家相携南下。永嘉五年,匈奴人刘曜,氐族人石勒破洛阳,"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历史上把这一时期北方汉人大量南渡的历史现象称为"永嘉南渡"。十六国先后割据北方,南北分裂时期,仍不断有汉民南徙。东晋南朝为安置北方士民,在南方设立了侨州郡县。大量北方士民南渡,对南方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生了重要影响。

(10)北府兵:东晋初期郗鉴镇京口时所创,时至东晋孝武帝初年,因北方前秦强大,谢玄镇广陵之时,招募骁勇之士组建军队,此时徐(治京口)、兖(治广陵)之民参军,多原为郗鉴镇京口时组建的兵力。太元二年(377),朝廷因前秦强大,诏求文武良将镇御北方。朝廷拜谢玄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镇广陵,召募劲勇,徐(治京口)、兖(治广陵)流民帅军队纷纷应募入伍。谢玄以刘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太元四年,谢玄加领徐州刺史,镇京口。东晋称京口为"北府",所以称这支军队为北府兵。

(11)王与马共天下:“王与马,共天下"是说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敌,甚至还有过之,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琅琊王氏进入极盛时期。

(12)清议:东汉后期,官僚士大夫中出现了一种品评人物的风气,称为"清议"。这些官僚士大夫以太学为中心,希望通过"清议",表达自己对现实统治的不满,希望引起统治者的重视,来挽救外戚和宦官专权下走向覆灭的东汉王朝。

【简答题】

1.汉武帝时期,选官制度有哪些变化?

汉武帝时期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选官的标准是孝廉。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2.汉初推行黄老思想的意义。

汉初黄老思想一改秦朝专任刑罚、重刑轻罪的做法,以“约法省刑”为指导,缓和了秦以来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矛盾,使政权的亲和力增加;对于统治阶级的法律思想由秦朝的法家为本转变为西汉中期以后的儒家为本,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中国正统法律思想的确立拉开了序幕;在当时也起到了稳定政局,安定人心,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促进学术文化的繁荣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3.东汉时期,田庄经济形成的特点。

(I)它是一种政治和经济结合的社会基层单位;

(2)田庄的内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田庄里,地主和劳动者聚族而居,带着浓厚的封建宗法色彩;

(4)劳动者叫“徒附”“宾客”,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比西汉时期有所加强;

(5)田庄还拥有私家武装,称“部曲”“家兵”,是维护豪强地主统治的武装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能转化为武装割据的力量。

4.秦汉时期,史学所得了怎样的成就?

这个时期出现了两部史学巨著: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史记》是史学领域里有意识地要“成一家之言”,而在史学实践上也做到了“成一家之言”的第一部史书,在历史观点、史料搜集、文字表述上都有显著的成就,这是中国史学已成长起来的显著标志。

5.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1)政治上曹操团结了中原的地主豪强。孙权以长江南北的世家大族为支柱。刘备则依靠荆、益两州地主的支持。

(2)地理条件上说蜀有剑阁、三峡之险进可攻退可守。吴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

(3)经济上蜀汉占有的益州“沃野千里”素有“天府”之称。吴国占据的长江中下游东汉以来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吴蜀联合攻虽不足守则有余。曹操虽占有广大的北方但因战争破坏严重一时还缺乏统一的物力和人力。

(3)赤壁之战曹操失败也是三国鼎立局面能够出现的重要因素。

6.曹魏时期屯田制的内容及作用。

内容:曹操为了解决军粮问题,于公元196年开始在许县屯田。后来又下令在各郡国屯田,分民屯和军屯。民屯的屯田民由国家拨给田地,按军事编制。地租率:用官牛的,官得产粮的六分,民得四分。不用官牛的,对分。屯田民由国家组织、保护,还供给耕牛、种子等,又无徭役苛扰,可以安心生产。军屯是以士卒屯田,用“十二分休”制,即每十人中,有八人佃耕,二人巡守。与屯田制相应的赋税制度是租调制。其数量“收田租亩四升,户生绢两匹,绵三斤”。

作用:(1)屯田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解决了西汉以来的流民问题,把大量土地和劳动力集中到政府手中,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和对劳动人手的争夺。

(2)屯田制使离开农业生产的流民与土地重新结合,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3)屯田制度保证了曹魏政权能够从屯田客身上榨取大量剩余产品以满足军事需要和行政开支,促进了北方经济的迅速恢复并为曹操统一北方准备了物质条件。

7.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的关系。

(1)二里头文化的探索使夏史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2) 二里头遗址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对象;例如夏代的纺织业有较大的进步,在二里头文化遗址中的一些铜器及玉器的表面上,就能看到附有纺织品的痕迹;

(3)二里头文化分期研究是建立夏年代标尺的基础。

8.如何理解夏朝在中国国家文明形成和早期发展中的地位。

国家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早期国家就是国家产生之初。夏、商、西周时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时期。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早期国家建立的标志是有最高统治者、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夏朝设官分职,夏王左右设有各种专职文武官员,有一定数量的军队,设置监狱,并制定刑法以镇压反抗者,夏朝具有国家的特征,所以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阶级的分化。通过考古发现,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国家产生的条件。夏王朝时期,墓葬规模呈现出大小分化的现象,并且随葬品也有很大区别,这些都可以推知夏王朝出现了阶级分化的现象。从文化上来看,在国家产生之初,即早期国家阶段,原始文化已有非常高的成就,大型祭坛、占卜卜骨等,这些都反映了我们国家产生的一些基本特点。

上一篇: 高中历史教师实习总结.doc
下一篇: 在职研究生有必要读吗?国家是否承认?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