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西周覆灭之后,分封制分崩离析,春秋时期,各个国家为了稳固自己的国家政权和提高国家凝聚力,避免出现上传下不达局面,甚至权威受到挑战的情况发生,都有意无意的在自己国内进行改革,有些大刀阔斧比如秦国重用商鞅整顿社会;有些细水长流,比如赵国在保证旧贵族利益的前提下进行小的改动。毫无疑问这些都对国家的统一和国家的运行产生了较好的影响,甚至秦国在此变革之下从六国脱颖而出,最后在秦王嬴政的统治下建立秦王朝。
秦朝成为统一大帝国之后,为实行上传下达,加强中央集权。无论地方还是中央的权利都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自然应运而生。这种君主专制不仅仅在秦朝,并且在之后的诸多朝代,各个统治者都心照不宣地将它继续下去,甚至是将君主专制进一步地进行加强。这种加强在明清时期尤为明显。君主专制成为皇帝高于人民的统治手段,将皇帝的权利和尊严呈现和维护得淋漓尽致。
《明史》记载:明官制,沿汉、唐之旧而损益之。自洪武十三年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
一、君主专制的演变
君主专制的初步是春秋战国时期秦朝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商鞅在秦国推行严法,依法治国,在地方上雷厉风行建立县制,这一套统治机制初步建立起封建官僚制度。到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这套从地方到中央的君主专制制度完美地贴合了皇帝对于皇权的渴望,使君主专制制度初见成效。在继承商鞅变法的基础上将专制皇权推上了新的高度。
秦朝之后,君主专制并没有因此衰落,反而逐步增强和完善。西汉时期,汉景帝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扫平七国之乱,为汉武帝施行推恩令提供了强大基础。因此汉朝在君主专制上更加巩固。在后来的朝代中,凡是有机会,统治者都会在或政治、或经济、或文化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达到自己的统治的目的。清朝时期,统治者新设六部,后设军机处,让红谷大人在自己身前亲自聆听命令并进行传达,这不仅仅是上传下达,这还是对于朝政的完全的把握。在清朝,不仅皇帝将政治权力紧紧地握在自己手中,同时在文字上大兴文字狱,将有志之士以及清醒人士抓捕并迫害。牢牢地将国家的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此时君主专制达到巅峰。
二、君主专制的影响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君主专制对中国的影响可谓深远至极。它曾经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卓越的帮助,同时也在历史长河的中逐渐被时代所抛弃,成为了压迫底层人民的利器,最终落寞。秦朝初期,君主专制的出现为秦朝修复西周之后多年分裂导致的人民统一观念不强产生了极大的推动。直接推动了中华统一观念的产生,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行程初步扎根。
君主专制的一步步加强还为朝廷在全国统一调配人力财力物力提供了巨大帮助。据记载,光在清朝时期《清史稿》中记载的天灾人祸就高达一千多起。此时君主专制的加强无疑能使全国的物力来救济灾荒,稳定人民和政局,在潜移默化中加强经济的发展。并且君主专制的实施也将中国五十六个民族融合一体,使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国家的安定无疑产生了重大的帮助。但是,君主专制的权力集中皇帝一人的弊端也在历史上暴露无遗。它最大的弊端就是国家的所有完全依靠统治者是否清明,完全独断专权。在思想上,它的发展遏制了很多先进思想,在君主的迫害下很多先进理念消亡。
结语
总的来说,君主专制在历史的见证下向我们展示了制度的多面化,他不仅仅是一种在前期进步性的展示,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在后期无法顺应时代潮流的落后。君主专制很大程度上为我们中华的一统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在君主专制的统治下,中国的民族分裂遭到抑制,民族各个地区的融合开始进程,各个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都有所改善。
同时,在享受这种制度优势后,弊端也纷至沓来。中央集权下君主能力的不确定性,各种先进思想被封杀,甚至有志之士被牢狱之灾所迫害。在历史后期,君主专制不再是清明统治的代名词,君主专制终于泯灭在历史长河中。
参考文献:
《明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