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人印象中的那套整齐划一的“五等爵”制度,其实(严格而言)并未在周代出现过。而到了曹魏末、西晋初时真正确立“五等爵”制度后,倒是大体上长期实行了下去。
中国的“五等爵”制度,最初实际上是儒家对(他们自己理想中的)周代诸侯等级制度的一种臆想——虽则(同周代实际相关情况相较)在名词上颇有一些互通之处,但就具体制度而言,却并不是一回事儿。
“五等爵”制度的第一次实践尝试,乃是在两汉之间的(王莽的)“新朝”。随后到了曹魏末、西晋初时被真正确立起来,即所谓“开建五等”。之后,除明代等少数时期外,“五等爵”制度一直都是中国古代爵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既然“五等爵”制度实行了这么久,大家又为何会觉得子爵、男爵比较少见呢?
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国人所知道的古代历史人物实在太少,往往集中于相当有名的人物。而历史上的子、男二爵,虽然在数量上相比同一朝代的公、侯、伯恐怕还要更多些,但在名气上一般就大大不如了【1】。于是国人产生“子爵、男爵比较少见”的印象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注1:如唐太宗时的宰相里,既有名气较大的郑国公魏徵(国公)、河南郡开国公褚遂良(郡公)等人,也有不太为人所知的江陵县开国子岑文本(县子)、清苑县开国男刘洎(县男)等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