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于2008年12月由原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和人类学系联合组建,其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及浓厚的底蕴,诸多国内著名社会学、人类学学者任教于此,如史禄国、邓初民、顾颉刚、许地山、朱亦松、容肇祖、胡体乾、言心哲、傅尚霖、黄文山、萧隽英、商承祚、杨成志、陈序经、钟敬文、董家遵、杨庆堃、岑家梧、梁钊韬、何肇发等知名学者为社会学与人类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学院现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博士授权点6个,硕士授权点7个,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MSW),人类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社会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其学源结构合理,主要来自于英国、美国、日本、香港和中国大陆多所著名大学,现有教授17人,副教授19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1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及“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学院现有学生总数969人,博士研究生87人,硕士研究生172人,本科生710人,其中留学生人数(含港澳台学生)16人。
学院秉承中山大学“善待学生”的办学核心理念,坚持“教学实习、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倡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开展以传承大学文化为主体的多层次素质教育,且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加强与海外的教学合作,有力地推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进步。
专业设置
博士后流动站:1个
社会学(一级学科,含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四个二级学科)
博士授权点:6个
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硕士授予点:7个
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社会工作
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2个
社会工作硕士(MSW)、文物博物馆硕士
本科专业:4个
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社会工作
·社会学
中山大学社会学学科是在改革开放后全国首批复建的社会学学科点之一,并于1981年全国首批获得社会学专业硕士授予权,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被批准为广东省重点学科,并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社会学专业自恢复、重建以来,呈现出迅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不但是整个华南社会学研究的中心,而且在中国社会学学界具有重要的影响,并借助与香港地理毗邻的优势,发挥着中国社会学与香港、国际社会学相互沟通、交流的桥梁 作用。在2008年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比中,中山大学社会学(一级学科)在全国排在并列第三名。
在学生培养方面,社会学专业注重理论和方法的训练,注重打好基础,提高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经过多年的发展,提出了“扎实的社会学理论、娴熟的社会学方法、敏锐的社会观察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目标,形成了一套专业色彩鲜明和稳定的教学体系,建立了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注重理论基础,强化方法训练,关注学术发展前沿,强调田野调查经验,在导师课题研究与研究生的学习研究之间建立了稳定的联系。
在科学研究方面,形成几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城市与社区研究、人口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学、消费社会学、劳工研究。其中 在城市社会学理论、发展社会学、产业集群、消费社会学、农民工、城中村、港澳社会、大跃进时期的人口等研究领域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人类学
中山大学人类学学科是我国最早复办的人类学学科点,于1981年首批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并最早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个教育办学层次。人类学专业于2002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重点学科通过复评。人类学专业凭借浓厚的底蕴与强大的师资,现已建设成为对国内外人类学研究具有重大影响的教学科研、学术交流中心。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居于领先地位。
在学生培养方面,人类学专业注重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相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实践能力。在学生教学培养中,强调“深入社会现实,了解社会机理”,着重培养学生田野工作的实践能力,并与地方合作建立了多处学生田野实习基地,如“广西凌云教学研究基地”、“贵州荔波、三都水族文化研究基地”、“四川平武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广东田野考古研究基地”等。在研究生培养上,重视人类学的综合理论、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注重田野训练,强调特色性研究与突破性研究能力的培养。
在科学研究方面,经过多年的努力,建成了文化人类学、体质人类学、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影视人类学等多个分支学科体系,并形成了特色的四个研究方向: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族群与区域文化、民族考古学、历史人类学。在继续保持现有的教学和科研领先地位的同时,人类学力争在国际学术界进入一流行列。继续加大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族群与区域文化、民族考古学、文化遗产研究等四个方向的研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国内领先、有国际影响力的人类学学科。建成世界一流的中山大学人类学学科。并成为政府、科教机构、文化传媒等领域培养、提供专业人才的科研基地,为政府、机构等提供重要咨询、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考古学
中山大学考古学专业是华南地区高校唯一设置的考古专业,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完整的考古人才培养层次;拥有博物馆、考古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完整的科研教学体系。拥有团体考古发掘领队资格。自1920年代始傅斯年先生、顾颉刚先生就在中山大学开创将考古学与语言学、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及历史学相结合的学术传统,延续至今。1956年在历史系建立考古教研室,1961年招收民族考古方向研究生,1972年正式招收考古专业学生;所编教材《考古学通论》为教育部指定教材,并先后发现了马坝人、西樵山石器加工场、和黄岩洞人等。1981年考古专业并入人类学系,将考古学与人类学、民族学结合,使中山大学的考古学在中国独树一帜。
自专业设置开始,在中外文化交流考古、南方民族考古、出土文献、艺术史与艺术考古、宗教考古、性别考古等研究领域内,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并立足于华南面向东南亚,结合中大的优势,在珠江流域文明起源与进程研究、东南亚考古、水下考古等领域内也取得一定的成绩。
在学生培养方面,考古学专业注重理论、方法、实践、服务多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强调学生田野工作能力与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并与人类学专业实践结合,在多个地方建立了考古实习基地。在研究生培养上,依托人类学博物馆资源,形成了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的特色培养方向,现已培养了大量研究广东本地以及华南地区的科研工作者。
在科学研究方面,民族考古学是考古学专业的特色研究之一。广东与华南考古研究和教学是考古学专业的根本,从1920年代起,当时的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考古学会即开展过岭南地区的考古工作,先后出现了一批造诣深厚的学者,也出版了大量的论著,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学术影响。
·社会工作
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于2000年设置,并于2004年获批招收硕士研究生,于2009年获得全国首批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MSW)的授予权。社会工作专业自成立伊始,便借助与香港毗邻的优势,引进国际化的社工培养理念,加强与香港社工培养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了以专业教师和香港注册社工为主,本土社会工作机构前线人员为辅的专业督导培养模式。
在学生培养方面,在国内首家实行与国际社工教育接轨、专业注册社工督导下的800小时实习课程和社会工作日、社工夏令营等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形式,并形成了一套科学的专业实习管理机制。在社工专业实习中始终保持1:3的督导与学生的比例,香港注册社工督导常年维持在每年10-15人。在研究生培养上,坚持研究生600小时的专业实习计划,注重理论与方法的强化训练。在如何有效组织社工实习方面,中大社工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本着教学实习、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目标,社会工作专业建立了由本系师生注册成立的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启创社会工作发展协会”、“中大社工服务中心”和“中大-香港理大映秀社工站”,创办了3个社会工作基地,与31个社会工作机构签约成为我们稳定的专业实习与科研基地。同时,学校投入近120万元,建设了有231平米、设备先进的社会工作实验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