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格斯农业社会公共行政特点
1957年和1961年,里格斯·弗雷德分别发表了《比较公共行政模式》及在此基础上写成的《公共行政生态学》,在这些论著中,他把公共行政现象和行政行为与行政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意识形态背景等联系起来考察,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法”,和物理上的“光谱分析”的概念,提出三种行政生态模式:一是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特点是任人惟亲;二是衍射型公共行政模式,特点是官员一发任命,依法行政;三是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特点是农业和工业社会的混合体。
(1)与农业社会相适应的是融合型:经济基础是农业生产力;土地的分配和管理是重要管理内容;管理活动以地域或土地为基础;官僚职位重于行政决策;实行世卿世禄的行政制度;政治与宗教不分,政治与行政不分,政府与民众缺少沟通渠道。
(2)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是衍射型:基础是美国式的自由经济或苏联式的管制经济;民众有影响政府的渠道,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密切;行政风范体现平等主义、成就导向和对事不对人原则;主要问题是谋求专业化基础上的协调与统一。
(3)与过渡社会相适应的是棱柱型:政府的制度、法规已制定,但不能实际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形式上虽抛弃了传统社会中的行政特征,实际上还有很大影响力;同时呈现异质的行政制度、行政风范和行政行为;传统结构和现代结构交叉、重叠、渗透存在。
里格斯的论著确立了行政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开创了行政管理研究的一个新途径,被认为是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行政环境研究就受到行政学界和行政活动家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