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第一层含义是对我国社会性质的界定。
第二层含义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程度的界定。
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都要经历的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不承认中国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认识根源;另一种是认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达到社会主义的发达阶段,这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错误的主要认识根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的看法。
1959年底到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并认为后一阶段比前一阶段肯定需要更长的时间。
2.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在邓小平主持制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他首次明确提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论断。
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以此为根据明确概括和全面阐述了党的基本路线。
1997年党的十五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这样建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一基本路线简明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十三大)
党的领导是力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实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保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奋斗目标。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的有机统一。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治高效廉洁、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者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三个建设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认清中国的实际,比较重要的是认清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也是认清社会主义建设一切基本问题的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科学地认识国情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我们在实践中就可以既排除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避免出现“左”的倾向,又可以抵制背离社会主义的错误主张,避免出现右的错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