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马原】科学社会主义考点内容

【马原】科学社会主义考点内容

【马原】科学社会主义考点内容第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 第一

下面总结了一些马原中的科学社会主义部分考点内容,各位考研的小伙伴们可以再次温习一下:

1、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第一,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第二,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第三,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阐述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相互关系的重要原则:

一是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二是坚持各国党的独立自主和完全平等。

马克思曾多次强调,第一国际只是各国工人运动联络和合作的中心,而不是指挥中心。

4、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首先,它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开启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其次,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

再次,它激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革命,掀起了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新高潮。

最后,它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推动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5、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第一个发展:

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

6、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考:

首先,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其次,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再次,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最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7、苏联模式:

第一,在发展战略方面,主要是以高速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

第二,在经济体制方面,主要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了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

第三,在政治方面,主要表现为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

8、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

第一,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

第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

第三,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第四,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9、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主要内容:

第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根本依据。

第二,无产阶级肩负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

第三,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第四,生产资料公有制。

第五,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第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八,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第九,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逐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并最终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10、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第一,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第二,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第一,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第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第三,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

第四,立足解释未来社会一般特征,而不可能对各种细节作具体描绘。

1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第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第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13、“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14、“两个决不会”: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

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15、“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

上一篇: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12篇)
下一篇: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要义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