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记者戎钰
历史是城市的记忆,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武汉,湖北省省会,一座拥有3500年文明传承的城市。
它留存着盘龙古城、知音琴台、黄鹤名楼等历史温度,也见证过辛亥首义、“八七”会议、“二七”罢工的敢为人先,它有“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柔情,也有“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的豪迈。伴随着长江与汉水的潮起潮落,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既古老迷人,又生机勃勃。悠久的城市建设史,光荣的革命传统,丰富的历史文化,造就了武汉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资源。1986年12月8日,国务院公布武汉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盘龙城遗址航拍图
1、武汉的历史温度,在这里武汉获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国务院的报告中写道,“武汉历史悠久,自商周、春秋、战国以来即为重要的古城镇。”
这段话的依据,源于盘龙城遗址的横空出世。
1954年,初夏,武汉遭遇极为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为加固大堤抗洪抢险,武汉民众驾船到地势较高的盘龙城一带取土、运土,未料,竟在此发现了大量青铜器、陶器、石器等文物。
这一重要情况被上报给武汉市文管部门后,就职于文管会的蓝蔚先生骑车前往盘龙城调研。基于自己的专业判断,蓝蔚认为盘龙城很可能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或殷代的一处遗址,最终,盘龙城遗址被认定已有3500岁“高龄”,而蓝蔚也被考古界誉为“发现盘龙城第一人”。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昌平多年来一直从事盘龙城的考古研究,他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盘龙城的“浮出水面”,不仅让武汉人找到了自己的“根”,对于长江流域乃至整个中国早期文化发展也有着非凡意义。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认为,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盘龙城的发现则明确了中国在商代的版图已经扩散到了长江流域,彻底改变了此前人们对于商代疆域的认识,记录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文化交融。
1988年,盘龙城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2017年12月成功入选第3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张昌平教授认为,盘龙城的发现开启了武汉这座城市的文明之光,也改写了武汉的“城市时间”,“可以说,盘龙城是’武汉之根’,是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今天的武汉,是3500年文明渐进发展的结果。”关于盘龙城的考古始于1954年,至今已绵延60多年。过去5年来,由武汉大学、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仍在对盘龙城遗址进行发掘及研究。武汉这座城市的历史温度,将在此永久保留。
明代名画《江汉揽胜图》
2、江城的文化传承,在这里在3500年的历史年轮里,武汉留下了令人骄傲的城市印记。
早在商代,武汉就开启了城市文明之光;
到了三国,东吴孙权在蛇山建筑夏口城,也就是武昌城的发端;转瞬进入唐朝,今武昌一带成为南中国重镇,文人墨客云集此处,李白一句“江城五月落梅花”让武汉有了“江城”美誉;明朝汉江改道,汉水之南为汉阳,汉水之北为汉口,汉口得舟樟之便“九省通衢”,跻身“天下四大名镇”之列。
进入晚清,汉口开埠,成为当时我国内陆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城市,并有了“东方芝加哥”美名,而在张之洞督鄂期间,武汉成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此后武汉地区的革命活动和民族救亡运动风起云涌……这座城市曾经发生过什么,显然不是每个武汉人都了然于胸。但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老武汉人,年近7旬的王汗吾老人认为,他的人生使命就是让更多人了解武汉,爱护武汉。
近日在王汗吾老人的家中,楚天都市报记者看到他的书柜里摆放的全部是“武汉的前世今生”,满满一面书墙,收藏的都是武汉的历史、武汉的文化、武汉的城市建设、武汉的巷陌风貌……他对这片热土,确实爱得深沉。
身为(武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的资深顾问,王汗吾表示,武汉有漫长的城市建设史,光荣的革命传统,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它还拥有大量古代遗迹、特色建筑、革命史迹、工业遗址,“我们必须好好保护它。”
据王汗吾介绍,武汉早已建立“总体格局保护、历史街区保护和文物古迹保护”的多层次保护规划框架,目前已形成旧城风貌区、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传统特色街区等多类型历史资源,并多批次公布了文物保护单位、优秀历史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王汗吾表示,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的战略性资本,“它不会随着岁月流逝而枯竭,只会在新时代里焕发新的生机。”让他欣喜的是,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保护武汉历史文化资源的行列里,“每个周末我们都会在武汉的大街小巷里行走,发现更多的优秀历史建筑,寻找被遗忘的历史痕迹。文化的传承,最终还是需要更多的年轻人一起加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