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澳门,一座海风吹来的城

澳门,一座海风吹来的城

澳门,一座海风吹来的城青烟缭绕的妈阁庙香火、西洋教堂的晨暮钟鸣、葡国风情的石板斜街、洒满浓荫的海滨道路⋯⋯西洋文化浸润着一方中华文化的沃土,为澳门这座小城岁月留痕。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洒在妈阁庙前地

青烟缭绕的妈阁庙香火、西洋教堂的晨暮钟鸣、葡国风情的石板斜街、洒满浓荫的海滨道路⋯⋯西洋文化浸润着一方中华文化的沃土,为澳门这座小城岁月留痕。

澳门历史城区_澳门城区历史简介_澳门历史城区的历史

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洒在妈阁庙前地,赶早前往建于1488年的妈阁庙祈福的游人与本地市民所营构的烟火气却已然生猛袭人。庙前海岸阔朗,据说500多年前葡萄牙水手就是在此地登岸,一场鸡同鸭讲的对话后,“妈阁”成了葡人口中的“Macau”,澳门也从此成为“西风东渐”的目击者和见证人。

这是一个反差极其强烈的城市——鸟笼一样的老葡京、菠萝一般的新葡京、炫瞎人眼的金沙和奢华热闹的美高梅酒店遮蔽了“另一个澳门”:小巧、悠闲、古朴、宁静,隐在老街老巷中的那个“历史的澳门”。

其实,中国的西洋城市景观亦不胜枚举:哈尔滨城区、青岛八大关、庐山牯岭镇、厦门鼓浪屿、广州沙面、香港⋯⋯但无疑,澳门的欧陆风情最浓郁。总面积约30.5平方千米、22处历史纪念物和8个广场(前地)与古老街道错落相连,汇集成中国境内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集中的中西特色建筑共存的历史城区——澳门历史城区,也因此于2005年7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境内最古老的西式炮台群、最古老的基督教坟场、第一座西式剧院、在澳葡人500年的生活遗迹⋯⋯澳门一日,可以专注赌场,亦可穿梭于干净的街头小巷,走过老式裁缝店、喧闹早茶坊,一脚就可以步入历史。

恍然身处正午的欧洲小城

和上海、香港甚至深圳一样,澳门曾经也是一个小渔村,盛产蠔(牡蛎)。蠔壳内壁光亮如镜,是为“蠔镜”,又称“濠镜”。《澳门记略》曰:“濠镜之名,著于《明史》。东西五六里、南北半之,有南北二湾,可以泊船。或曰南北二湾,规圆如镜,故曰濠镜。”

1549年4月19日,葡萄牙人从大西洋绕过1488年发现的好望角经印度洋东部来到“濠镜”,占领了西南海中虎跳门外岛屿白浪澳;1553年,葡人以暴晒货物为由在澳门登陆,取得居住权;1557年,葡人在明朝官员监视下按本土海滨城市风格在澳门半岛大兴土木;1573年始付地租,1582年与明政府签署土地租约,1586年澳门成为自治城市。

澳门历史城区的历史_澳门城区历史简介_澳门历史城区

妈阁庙前地因位于妈祖阁前而得名,是游客访澳必到的旅游景点之一。

早于“发现”澳门半个世纪,1497年,葡人就到达了印度,并把印度人带到澳门。行至被俗称为“万里长城”的妈阁斜巷,设计师卡苏杜设计的港务局大楼就在路边。外墙柱窗深受伊斯兰教及哥特建筑影响,卡苏杜又将印度摩尔风格融入其中,阿拉伯式尖券拱长廊、尖顶镂空的墙面雕饰、白色浮雕花纹,加上可爱的奶黄色主调,让人很难想象它曾是在澳印度警察的办公室及宿舍。

澳门历史城区的历史_澳门历史城区_澳门城区历史简介

港务局大楼

走过“万里长城”,一株巨大的古树覆盖了亚婆井前地——葡人在澳最早的聚居地。“喝了亚婆井的水,忘不掉澳门。要么在这里成家,要么远别重来”,葡萄牙民谣这样唱。葡语“山泉”之意的亚婆井,如今是个老年人休憩的清幽所在,曾经记录着葡人远征与重来的殖民史,“遥见海天无际,岛屿浮青,有白屋数十间在雾中,斯则澳夷居矣”,17世纪清初文学家屈大均曾在《广东新语》中这样描述葡人治下的澳门。

从亚婆井前地向左拐进一条小巷,就是1881年始建的郑家大屋。作为郑观应著书《盛世危言》之所在,大屋以青砖构筑中式大宅和屋顶,配以西式装饰。“中+西”是澳门的城市主调,中国文化与葡萄牙文化在此地相互渗透,完全迥异的风格在时光流逝的潜移默化中融合。葡人生活区的亚婆井前地旁坐落着郑观应的宅邸,供奉妈祖的妈阁庙“自然”也要与圣老楞佐教堂前后呼应。圣老楞佐教堂是澳门三大古教堂之一,创建于16世纪中叶,早年建成时靠近码头,教堂内有风信旗杆,是葡人决定是否出海的重要指标。“西南则有风信庙,蕃舶既出,室人日跂其归,祈风信于此”,粤语中“信”“顺”同音,故圣老楞佐教堂又称“风顺堂”。尽管坐落于高台上的圣老楞佐教堂气势逼人,但最令人感到清新可喜的,还是门前地砖的小帆船图案;亚美达利庇卢大马路(新马路)上用石子铺成图案的方砖更多,鲸、铁锚、海星、虾蟹、轮舵⋯⋯难怪有人说,澳门是一座海风吹来的城市。

澳门历史城区的历史_澳门历史城区_澳门城区历史简介

郑家大屋是澳门仅存的清代民宅院落的最佳代表,既有岭南特色,又糅合了很多外来文化的元素,可谓中西合璧。

17至19世纪,澳门是葡萄牙与中国广州、日本、菲律宾、东南亚国家和岛屿、印度果阿及墨西哥贸易的重要中心。找寻这一时期澳葡文化残影,则要漫步于岗顶前地。原称伯多禄五世剧院的岗顶剧院在澳门乃至中国建筑历史上都是“明星”——这不仅因为它是中国第一所西式剧院、南中国海地区最古老的欧式剧院,也不仅因为它是歌剧《蝴蝶夫人》的亚洲首演之地,更因为上午的阳光在树荫下为入口正面的柱廊和三角门楣留下的斑驳浮动的暗影,让它新古典复兴风格的外貌显得更为清爽。

澳门历史城区的历史_澳门历史城区_澳门城区历史简介

始建于1860年的岗顶剧院是中国第一所西式剧院。

岗顶前地有葡人的“大会堂”岗顶剧院,自然也有中国富绅何东的旧居——1894年之前建成的这幢鹅黄色建筑原为官也夫人所有,1918年香港富绅何东爵士购作消夏别墅,1955年其去世后将故居赠予澳门政府,建成如今在用的全澳最大公共图书馆——何东图书馆。这座集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于一体的楼宇以中文古籍为馆藏特色,包括刘承干的“嘉业堂”藏书16种、天主教文献、广方言馆书稿和《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等珍贵古籍——澳门并非是只有赌场的文化沙漠之又一明证。

何东图书馆斜对面古典式建筑风格的圣奥斯定教堂早已没有1591年初建成时被华人称作“龙须庙”“龙嵩庙”那般粗糙简陋。大风吹过时覆盖屋顶的棕榈叶、蒲葵叶便随风飞扬似龙须飘飘的景象已然不复存在。而今,步出教堂站在街角一隅,恍然身处正午的欧洲小城,古朴而宁静。岗顶前地是一块干净的小广场,路面由海路运到澳门的葡国石材铺设而成,黄、灰、青色的石材镶嵌成精美的波浪和太阳花,其上有卖饮料的亭子,而人声杳然,行人无几;前地竖立着的西式绿色街灯上搭着吐露芬芳的亚热带植物;两侧高层建筑大多是老民居住宅,一些楼房被参天植被的大片浓绿树叶掩住,阳光悠闲地在叶子的缝隙中闪动。

澳门历史城区的历史_澳门历史城区_澳门城区历史简介

大隐于市的何东图书馆是一座集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于一体的楼宇。

长期的沉淀积累,让澳门成为一个充满历史沧桑感与文明气息的所在,沧桑之“旧”,是随处可见的历史痕迹,亦恰恰是它最有魅力之处,而岗顶前地就是其中一个“入则宁静、出则繁华”的“妙地”。从龙嵩街走出便是新马路,再往北就是所有游客必须“打卡”、喧嚣异常的议事亭前地。午餐时间到了,我避开人潮去寻觅美食。葡国文化深入澳门的每一个领域,在建筑上,自然也在美食上——从新马路到清平直街一带,有不少超过半个世纪历史的老店卖杏仁饼、蛋卷、花生糖、鸡仔饼等手信点心,贩卖粥品、粉面、云吞、姜汁撞奶的小食店亦俯拾皆是。海风吹来了城市建筑,自然也会吹来美食:葡萄牙、潮汕、上海、韩国、日本、泰国风味荟萃一地,让澳门人“不怕请客”,因为他们绝不会为吃什么而发愁。

已逝的光辉与夜中的显影

午后的阳光炽烈,颇有一点地中海夏日之感。吃着小吃,一路逶迤到历史城区最北端的白鸽巢前地。确实有点遥远,好在建于18世纪70年代的东方基金会旧址不但有花园,二楼的展厅还可稍作休整。贾梅士洞和贾梅士铜像所在的白鸽巢前地,早年间曾是葡籍富商马葵士之寓所,他所养白鸽栖于檐宇,远观若巢,遂得此名,而如今是个市民公园,小山环叠,古木参天,遍植花草,鸟鸣不绝,午后阳光下只有些老人“出没”,静美如画。

咫尺之遥的基督教坟场更似乎是澳门游人最少的“景点”。掩映于墓园树荫中的是白色的马礼逊小教堂,外观古朴典雅,内室并无装饰,只有电风扇永恒地不停摇头。教堂被150余座坟墓包围,埋葬的多是来华英国商人、东来拓殖的殖民主义者、鸦片战争中的英国将领及基督教传教士,包括英国舰队统帅施厚仁、基督教第一个来华传教士马礼逊、居澳廿载的英国水彩画家乔治·钱纳利,等等,古旧的墓碑上树影婆娑。

“北隅一庙,凡蕃人男女相悦,诸神盟誓毕,僧为卜吉完聚,名曰花王庙”,说的即是白鸽巢前地的澳门三大古教堂之一的圣安多尼教堂(花王堂)。它始建于1558年至1560年间,曾屡遭火劫,但火光也曾于台风中引导居民上岸,因此这里每年都会庆祝“天灾节”。

在澳门街头,美轮美奂的教堂屹立在高楼大厦的间隙里,或者古朴凝重的城墙边就是古色古香的小庙——从圣安多尼教堂一路南行,就是这样的景致。供奉哪吒的小庙边,是一道黄土墙,这城墙最早可以追溯到明隆庆三年(1569年)。1604年,明政府不许葡人私筑城墙,遂拆毁;1617年,葡萄牙官员贿赂中国官吏,再次筑起城墙。1632年的地图显示,整个澳门除西部内巷外,北、东、南部均建有城墙,设有炮台,使澳门成为一座军事上防范甚为严密的城堡。如今这“断续可寻”的城墙只剩18.5米长,墙身以沙泥、细石和掺杂了蚝壳粉的物料逐层压实筑成,而在旧城墙遗址末端,还有一个“梁永馨香庄”的旧招牌。

和小巧的哪吒庙并立的是巍峨的大三巴牌坊——来到澳门,不参观它,简直天理不容。大三巴牌坊,其正式名称为圣保禄教堂遗址。《澳门记略》记载有大三巴曾经的风采:“寺首三巴,在澳东北,依山为之,高数寻。尾侧启门,制狭长,石作雕镂,金碧照耀,上如覆幔,旁绮疏瑰丽。”圣保禄教堂整体建筑始建于1637年,是当时远东最大的天主教堂,号称“东方梵蒂冈”。那时它是全欧传教士向东亚进发的中心据点,凡欲到中国、越南、日本、蒙古各地区传教的教士,必须经过圣保禄学院的培训和授权。教堂先后经历3次大火,屡焚屡建,直至1835年10月26日,最后一场大火将其烧得只剩下教堂正门前壁,此壁因类似中国传统牌坊而得名“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由花岗岩组成,宽23米、高25.5米,分为五层,第三层起往上逐步收分至顶部,壁龛中有诸多圣人天使铜像与浮雕,巴洛克风格高大华美,但“圣母踏龙头”“念死者无为罪”“鬼是诱人为恶”的中文字雕刻、日本菊花图案、西式帆船、海星圣母浮雕、中国舞狮造型狮子雕塑,又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和海洋味道。在午后艳阳下,大三巴岿然矗立,似乎在沉思已逝的风光与辉煌,任凭脚下世间纷争喧嚣;而右侧海拔52米的柿山上,从大炮台的垛口望去,大三巴附近人潮涌动,濠江静静流淌,正前方的新葡京光怪陆离,破败屋舍间杂摩天大楼,构成今日澳门的“基本元素”。圣保禄学院耶稣会士建于1617年的32门大炮已成游人摆剪刀手拍照的背景板,抚摸每一块砖石,指尖流动的都是历经的沧桑。

澳门历史城区的历史_澳门城区历史简介_澳门历史城区

澳门的大炮台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筑群之一,透过它,似能看到沧桑的历史留在澳门的斑驳影像。

从位于大炮台之上的澳门博物馆出来已近黄昏,元宝和铜钱样式的彩灯亮起来,在街巷飘散着菠萝和榴莲气味的空气里,在莎莎和卓越明晃晃的脂粉味道中信步走进板樟堂街的玫瑰堂,这座由西班牙道明会士于1587年兴建的木造教堂内部绚丽缤纷,布满花纹的天花板、巴洛克风格的祭坛、环绕主殿的螺旋石柱、多彩玻璃窗、雕工精湛的圣母像和拱门长廊等营造出宗教艺术的丰厚美感。玫瑰圣母堂因供奉花地玛圣母而成为传播圣母崇拜的基地,1929年起每年5月13日都会举行花地玛圣母圣像巡游活动。教堂旁的圣物宝库收藏了300多件天主教文物,展示了400年来罗马天主教在亚洲的发展历史,其中还有不少老旧雕像的“断头”与“残肢”——这不可怕,可怕的是展馆内部保留了早年得名“板樟堂”的木板结构,地板薄得要命,每走一步都吱吱响动,好像随时要塌⋯⋯

从圣物宝库的“触步惊心”中出逃,弥撒的乐声伴随着细雨一起降落在这个城市。雨中的玫瑰圣母堂爱奥尼亚和科林斯柱式及白色繁复浮雕构成的外观,打上灯光,呼应着昏黄路灯,甜美浪漫一如棉花糖。板樟堂街向南,手信店的人流愈发密集——地中海风情和东方热情混杂在猪肉脯和杏仁饼的气息中。如果说在澳门,政府建筑多用粉红,公园建筑多用粉绿,那么议事亭前地附近的建筑则多以粉黄为主调。议事亭前地的仁慈堂大楼,1569年创立,1905年才形成今天的面貌:新古典主义柱廊、仿古希腊风格雕花壁柱、摩尔风格镂空窗台⋯⋯在议事亭前地正对面迎接游客的民政总署大楼,则是澳门最突出的葡式建筑物,庄重平和之美感在雨中甚是“隆重”。

傍晚的天空呈现幽蓝色,灯光照耀下青灰泛绿的街巷中跳跃着彩色雨伞与游人身影。站在澳门人俗称“喷水池”的议事亭前地,脚踩黑白相间的葡国碎石铺砌而成的波浪纹地砖,我亦仿佛跟随波浪一起见证了西风东渐的衍化进程。400多年间,来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瑞典、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朝鲜甚至非洲的人们,带着不同的文化思想、职业技艺和风俗习惯,在澳门历史城区内盖房子、建教堂、修马路、筑炮台、辟坟场,展开多彩多姿的生活。澳门由此得风气之先,成为中国境内接触近代西方器物与文化最早、最多的地方,成为当时中国接触西方文化的桥头堡。澳门这座融合欧亚非美四洲人华洋杂居的国际城市,400余年中积累的西学东渐的知识与经验,为中国近代的文化转型奠定了基础。可以说,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全球化的帷幕,当葡萄牙人在澳门站稳脚跟、西班牙人从太平洋到吕宋岛开始和中国展开贸易,伊比利亚半岛的两个国家在中国南海相遇,全球化开始合围,澳门,这座海风吹来的城市,就成为初期全球化的聚焦点——自此以后,一切都不同了。

澳门城区历史简介_澳门历史城区的历史_澳门历史城区

有人说,澳门的夜就像显影液,可以逼出隐藏于城市中的魅惑。这样的夜晚,吃着葡国餐,忽然想起,位于西望洋山顶的海崖圣母小堂还没来得及观赏,这座罗马式的宏伟建筑可是当下澳门人拍结婚照的首选之地,可惜澳门一日已经结束,只好留个念想,择日再观吧。

※文章为作者原创,版权归《世界知识画报》。

上一篇: 人间正道开新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⑤)
下一篇: 孝庄嫁给多尔衮的谣言是怎么被捏造出来的?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