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下午,以“探究身边历史、书写中国精神”为主题的兰州市第四届青少年历史写作活动总结暨表彰大会在我校隆重举行。兰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耀宏,兰州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党组书记、主任王韧,兰州市委宣传部宣教科科长钱焕玉,西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苏向荣,兰州市教育局基教二科科长任霞,兰州市第三十三中校长骈旭出席大会。
兰州市第四届青少年历史写作活动自启动以来,共收到初高中作品1500余件,包含历史研究性学习作品和历史剧本等。经学校推荐初评、组委会复评、专家组终评,共评出优秀组织奖12件、优秀指导教师29人、高中组获奖作品89件、初中组获奖作品101件。大会现场为获得优秀组织奖的学校代表、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作品学生代表颁发了获奖证书。
会上,来自兰州四十三中的袁梓钦同学、兰州五十一中的慈仪同学分享了他们参与历史写作活动的经历和感悟,兰州二中的陶冶兴同学和主持人张燕老师共同演绎了历史剧本的精彩选段,并从童年经历谈起历史剧本设计的思路缘起。会场气氛活跃,精彩的沙龙分享赢得掌声阵阵。
来自我校的刘卉老师、兰州十一中新区分校的范世鑫老师和兰州五十八中的孙汉玉老师作为优秀指导教师代表,分享了他们指导学生参与此次活动的经验和收获。刘卉老师分享了指导学生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要领,强调“双新”背景下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可以更好地发挥主体性,变被动输入为主动输出,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更多的体验感和获得感。范世鑫老师讲述了自己从工作以来历次指导学生参加历史写作活动的经验和体会,强调指导学生开展历史写作要突出对“人”的关注。孙汉玉老师分享了自己指导学生进行历史剧本创作的经验,强调要关注剧本的张力和人物的刻画,并分享了已在高校就读的获奖学生对参与本届历史写作活动的感悟和对学弟学妹的寄语。
兰州三十三中的钱家锋老师受组委会委托对本次活动的评审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就写作要求做了详细说明。本次活动评审过程中,组委会严格流程、严肃纪律,采取参评作品随机编码分配、评委交叉评分、内容网络查重等方式,最大限度确保评审结果的公平公正。在历史写作要求方面,一是要围绕每一届的写作主题,参照选题参考范围,结合实际确定好选题。二是关注不同形式作品的写作要求,注重写作的规范性、内容的真实性。三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指导学生合理选用史料,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西北师范大学苏向荣教授从评审专家的校对,对历史写作活动进行了学术指导。他指出,历史写作既要“用心”也要“动情”,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历史,善于挖掘家族中的历史,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历史的参与者;历史写作谈到的都是“陈年旧事”,如何为陈年旧事赋予“新意”,需要学生和指导教师共同思考;在写作过程中,既要激情创作,又要理性思考;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需夹叙夹议,有模有样,注重文本的真实性与体裁的艺术性;历史写作中要把握共性,体现个性。苏教授专业的指导让在场的各位老师和学生受益匪浅。
兰州三十三中骈旭校长做了总结讲话。骈校长回顾了四年来历史写作活动的历程,并从历史写作活动与历史教学改革的互动关系角度,深入探讨如何在“双新”背景下提高课堂效率、深化能力培养、创设历史情境、提升学科素养等问题。骈校长鼓励同学们在大变局的历史时期,通过对文化课堂的学习、对高中生活的感悟、对中学生历史写作活动的参与,能够树立好理想信念,紧跟国家发展、时代进步的步伐,将“中国精神”传承下去!最后,骈校长宣布兰州市第五届青少年历史写作活动正式启动,新一届活动将更加关注“人”的发展,主题为“感悟历史温度,记写时代变革”。
自2019年至今,兰州市青少年历史写作活动已成功举办四届,受到了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我校作为兰州市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研究基地,是活动的承办方之一。四年来,学生通过历史写作,感悟历史、汲取智慧、提升素养,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开展历史写作,提升专业素养、推动课堂教学转型升级。本届历史写作活动,在初中组延续原有的历史叙事写作形式的基础上,在高中组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和“历史剧本”两种作品形式,这既顺应了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也推动了青少年学生历史写作活动走向深化。祝愿第五届青少年历史写作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供稿:历史组 图片:历史组
本部校区
东城校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