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在这里合称为小学品德课程)是一门社会生活的综合课程,该课程是以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宗旨,使之形成积极的世界观,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意识、增强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门课程就像是一盏航灯,指引着学生前进的方向。
既然是一门社会生活的综合课程,就必须努力打通课程与社会生活的通道,品德教育要面对现实社会生活,但又不能屈从于现实。所以在试讲备教案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选取的社会生活事件要经过一定的重构,以实现对不成熟的学生的导引;另一方面,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必须实现对社会生活的提升与超越。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我们注重帮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和体验中深入地感受生活、感受他人,帮助学生通过自我反思总结提高;那么社会生活中他们再次面对相关问题时就会努力改善行为方式。本着这个理念,在试讲中我们更要将德育课堂精心的设计,在短短15分钟内让自己的课更精彩。
下面我将从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设计特点、流程、以及面试试讲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和梳理。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及特点
教学设计是在把握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实际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内容,确定恰当的教学起点和标高,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课堂教学设计的特点有:
第一,课堂教学设计是为课堂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它规划了课堂教学的方向和大致进程,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依据。
第二,课堂教学设计既关心“教”,又关心“学”。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与学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重教轻学,课堂教学缺乏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能收到好的效果;反之,重学轻教也不能有好的教学质量。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大多是建立在教师的主观经验和判断的基础上,更多地是重视如何教而忽视学生如何学。现如今的课堂教学设计要求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了解学生实际,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来创造最佳的外部条件,以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打开第一册《品德与生活》课本,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七彩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可爱的人物形象,独特的对话提示框,活泼的版面设计……它把品德课程标准崭新的理念以强烈的视觉感形态呈现在每一位老师的面前:透过这浓浓的气息我们可以读出这样的信息:小学品德教学要丢弃机械的古板的说教式课堂,探求一种不露痕迹的春风化雨般的新的活动形式:创设趣味情境,设计乐中求知的游戏、贴近生活的活动,让孩子们投入这样的游戏、活动、生活中,习得品德。
1.巧设情境游戏
我们都曾是儿童,都曾流连于儿时的游戏,也在趣味游戏中感悟了,长进了,并逐渐长大成人了。而今我们有幸成为了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老师。老师你知道吗,孩子们喜欢的人物形象是什么?是卡通,因为形象可爱又憨态可掬。孩子们喜爱的活动是什么?是游戏,因为游戏趣味生动。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品德教材展现的就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各种情景,趣味活动。所以,不论是从小学生身心特点考虑还是从教材的现状看,趣味游戏化的课堂是可行也是必须的。
在人教版小学社会与品德课四下第三单元第三课《交通与我们的生活》片段:
在无生上课的过程中,学员为这课设计了学生上场当交警,请前排同学当护栏,请一位同学当过路人,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如何过马路。虽然没有真正的学生的参与,但是教师如果能将讲解和表演做到位,那么这个情境创设极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让他们很快的了解到应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同时也是加分的亮点。
2.彰显活动作用
与游戏一样,活动也是学生们的最爱。小学品德课要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彰显活动的功效和作用。我们来看看人教版小学社会品德课三下第一框《家人的爱》教学片段:这一课,学员设计的活动是“呵护小鸡蛋”,让学生从家带一个生鸡蛋,精心呵护一天,让鸡蛋完好无损,以此来体会父母对我们的呵护和付出,同样的虽然是无生试讲,但是教师完全可以将活动的意图和讨论结果展现出来,以达到为教学效果服务的目的,以此赢得考官的青睐。 这样的活动,使品德教育成为一种真实的,也是学生所能理解的实践活动,品德教育不再是道德概念的演绎,道德任务的说教,而变成了具体的、可感的、可触的认识、感悟和体验。
3.走进现实生活
新课程标准说得好,课程不能涵盖学生生活的全部,但是它为学生整理、反思与拓展自己的生活提供条件,为学生学会生活打下基础,因此,我们的品德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为依托的。品德课堂教学设计要走进现实生活,回归现实生活。如小学人教版三下《我们的生活需要谁》一课的教学,无生教学设计时除了模拟让大家通过视频、图片、去探讨生活中对他人的需要,同时安排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在生活周围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并通过模拟演示学生自己的调查结果和观察的感受,让考官能看到教师的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连接,同时也让学生在真正的现实活动中更深刻体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这样实实在在的生活指导中品德自然也就生成了。
三、教学设计的流程
环节一、研读教材
受传统观念,那就是品德只是一门杂课的影响,又或者由于当前品德专职教师很少,品德只是大多数老师的兼职和副业,因此,品德老师解读教材都不似对待语数英那般,而是缺乏深入解读,浅尝辄止,钻研教材只停留在表面。我们对教材文本应该进行深度的研读和理解。重点解读和思考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教材编写了什么
教材为什么这样编写
教什么
怎么教
宽读——读整个单元。
无论是真正的课堂教学还是无生试讲的15分钟对于教材的理解都是非常重要的,读教材不能支离破碎、断章取义。我们在研读教材时,要注意课题与课题、课题与单元,甚至是单元与单元以及不同年级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全面系统地读,融会贯通地想,才能更好地倾听到教材传达的意图。
比如合肥地区小学教材多是人教版,而对于考生来说,试讲选取的教材对于低段和高段的选取可能性都不大,低段比如1、2年级内容相对简单,可说性不是太强,而高段6年级的课文一般难度较大,而且6年级的内容一般与初中知识相衔接,对于考生与考官来说都是有难度的,因此,选取的教材范围一般集中于3—5年级,属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这就需要我们有针对性的对教材进行了解。
首先以小学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来看,主要囊括四个问题:
1.我与学校 (让学生懂得过集体生活,学会与老师相处、同学相处、明白做人道理)
2.我的家乡 (社区、邻里关系---学到:热爱家乡、学会与邻为善)
3.我是中国人 (小学从政治学的角度阐述,比较粗浅)
4.走进世界 (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的介绍,人与自然、风土人情等)
当然小学的课程内容是简单粗浅的,主要是从感性认识逐渐上身到理性认识的授课过程。
就拿人教版三下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中“读懂妈妈爸爸的心”这一课来讲吧。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
1、学习从多角度理解和体谅父母,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盼,懂得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蕴含着对子女深深地爱;能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2、了解父母的望子成龙的迫切愿望,在生活中愿意与父母交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够互相尊重、相互理解。
3、能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爸爸妈妈分忧,学会体谅父母,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
那么在教学这一课时,首先要研读它所在的整个单元,了解它在本单元中的地位以及本单元若干个内容之间的联系。
看完整个单元,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本单元的三个主题分别是“家人的爱”、“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来自社会的爱”,从体会父母给予的爱、真正理解父母的爱、家庭之小爱发展社会之大爱的爱等方面来引导学生对爱的理解。三个主题成并列关系,而且相互照应,融为一体。这三个主题是逐渐递进的。学生只有懂得什么是爱,才懂得理解父母之爱,才能从小爱到社会之爱。而反过来能够学会爱他人,才能够理解家人的爱,才能理解父母。明白了整个单元各个主题之间的关系,方能统筹安排整个单元的教学活动,在试讲备考过程中才能在短短3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做好教案,理清重难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呈现给学生的不是相互孤立的知识点,也不是支离破碎的经验,而是彼此联系的活动和体验。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特别注意同一单元内前后几个主题之间的先后逻辑顺序,或同一主题内几个活动之间的顺序。这种顺序有时可以变动,但在有的情况下就不宜变动。这是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当注意的一点。
(二)细读——读本课内容
教科书或教师指导用书所提示的活动案例,都力图体现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是基本的课程资源之一。 要大力挖掘、大胆创新、大量补充课本资源。
(1)看懂图意
新教材突出了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如果不仔细看,就搞不清图片的意思,就容易忽视它的重要性,图画的意图与穿插很大程度体现了本课的重难点,认识图片有利于教师抓住重点,把握难点。
(2)细读文字
品德教材中有许多文字,拿人教版的教材来说吧,有提示语、有对话、有链接材料等。这些都体现了本单元或本课的全部教学内容,仔细研读这些文字,有利于教学目标的正确把握,参加试讲的考生都应该仔细研读教材,做到万无一失。
(3)科学裁剪
品德教材是以版块的形式呈现内容的,有的内容编排是并列式的,有的内容编排是递进式;很多课都需要二至三课时完成,目的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时降低知识密度,组织切合实际的有效活动。对于参加无声上课的考生,由于时间有限,我们不能完全按照45分钟去编排教案,所以要有一双灵巧手,针对不同的文本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科学地裁剪教材,能将精华的体现浓缩在15分钟的教学里,这样才能达到无生试讲教学的最优化。
(4)捕捉信息
品德教学最终应回归学生生活,回到实际。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地把生活热点或相关资料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这就要求老师有一对顺风耳,在读教材时及时补充新信息,不断充实教材内容,使教材鲜活,对于无生上课的教学设计中尤为要注意这点,生活和理论相结合,才能真正充实这堂课,才是成功的课。
如小学品德与社会五下《我们的国粹》这一课第一部分课题是脸谱, 教师考虑到脸谱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不一定能完全了解的透彻,收集的资料比较空泛,所以在揭题之后,就补充了一段我国京剧脸谱的视频材料。
环节二、研读学生
教学必须以深入地了解学生为基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基础上进行。无论是无生上课还是有生上课,我们都应该了解小学生处在意识的发展阶段,他们对于事物大多数属于形象思维阶段,在教案设计时就应该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而采取小学生所能接受和感知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从感性的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
环节三: 制定教学方案
一、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要体现有效性和简约性原则。
如,《说声谢谢》一课的导入:
激趣导入 体验谢谢
1、(CAI出示温馨和谐画面渲染课前气氛)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美的画面,接下来有一位同学将给我们带来一段美的音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请事先准备的一个同学表演节目,同学鼓掌。)
师:(问表演的同学)你表演完后说了声……,你为什么表演完了要说谢谢呢?
(学生回答)
师:(问鼓掌的学生)你们为什么要鼓掌?
2、师:是呀,当别人对你鼓掌对你表示鼓励时,你要说谢谢,那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还要说谢谢呢?(出示课题)
(老师适时引导总结板书:服务 帮助——需要谢谢)
3、CAI播放“感谢”画面。
师:看到这感人的一幕幕,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呢?
师:是呀,一声声感谢温暖了人们的心,它象一座座沟通人与人之心灵的桥梁,使我们彼此的心贴得更近了。这样的导入简洁而有效。
二、实践活动
品德课课标则提出来:课程设计和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那么,我们在设计实践活动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呢?
1.目的性要准
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布鲁姆
所设计的各种活动,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2. 生活性要实。对于无生试讲的考生,在被教案、备教材时要将生活实际运用到教学中,要真实不做作,如人教版四上——《购物场所我知道》一课,教师有这么一个设计:
1、要求学生课前在家人的陪同下去商场。通过调查询问、听介绍、查找图片等方式了解购物场所的名称,规模、商品种类,买卖的方式;
2、在课堂上将自己查找到的内容说给大家听。
这个环节就打通了品德课程与社会生活的通道,很好地体现了“生活性”。
三、小结要有力。
在无生试讲课文讲授环节完成后,要为整课教学内容做小结,在小结设计上一定要凸显此堂课的学习内容,可以让学生来谈收获;也可既呈上又启下。
四、作业布置。
在试讲环节收尾的作业布置环节要有针对性,要易于学生操作,任务要明确,避免假、大、空。
对于小学思品的教材梳理和简单分析之后,我们对于思品课的整体教学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这对于参加教师招聘考试面试试讲环节也起到了梳理思路的作用,那么在面对无生试讲的面试课堂上除了要备好课,我们还要注意哪些呢?
四、最后要来谈一谈在面试试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合肥地区大多数使用教材为小学人教版,面试要求一般是无生上课,首先要明确一点无生上课和有生上课是完全不一样的,无生课堂上要求教师模拟有生的情境,不仅要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还要展示自己的表演技巧,所以对于教师的要求会更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应注意一下几点:
1.表情要自然
2.仪态端庄得体
3.装扮不需要太成人化
4.教学内容环节要熟悉,思路要清晰
5.试讲时不要受评委老师的影响
6.内容设计要突出重点,设计要有亮点
7.一定要揉进自己的情感,要有激情
8.语言干净利索,口齿清晰
9.语言有穿透力,切记不要带口头禅
10.评价要有多样性:原则一,激励原则;原则二,多样化原则;原则三,客观真实,围绕教学内容。
11.最重要的是观点要正确,回避你不熟悉的内容,观点如果不正确将会是硬伤,同时对于教材重点也不需要挖掘的太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