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丛中笑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

□丛中笑

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家庭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做好家庭工作、推进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高度,深刻阐述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这一重大科学论断。

一、重视家庭品德教育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生起步之始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这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精辟地指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寻根溯源,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

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品德教育,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现了“道德”这个词语。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孟母三迁、断机教子、岳母刺字、画荻教子等故事,都是古代家庭重视德育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提出了“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这一重大命题,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高度统一。

(二)战略布局,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向全面纵深发展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是塑造人、培养人的关键环节。

(上接1版)德育始于家庭,家庭品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它关系着人的道德最初的形成与培育,是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得以延续的前提和条件。家庭品德教育是德育实现的关键。

(三)直击要害,指引家庭教育发展方向

研究表明,家庭教育重智轻德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家庭德育存在着认知不足、方法不当、环境不良等问题。家庭代际关系存在着错位,爱子有余、尊老不足,“啃老”、“弃老”的现象比较严重。家庭文明和家庭美德存在缺失,重私德轻公德、重小家轻“大家”等现象都有存在。一些家长不知道家庭教育的第一任务是什么,他们重视孩子的分数和排名,忽略了最本质的品德教育,致使一些孩子出现心理脆弱、适应力差、情感冷漠、自私自利等问题,这样的孩子怎么能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任。习近平总书记直击家庭教育的要害,站在新时代新高度为家庭教育定向把舵,开启了新时代家庭教育的新格局。

(四)高位领航,推进家庭教育的理论重构

虽然我国历来重视品德教育,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思潮不断涌入,加上受片面追求分数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品德教育一直难以落地。家庭品德教育理论研究还很不够,实践探索也非常有限,理论体系缺少“根”和“魂”,学科建设存在着明显不足。目前,家庭教育理论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重视家庭品德教育,以品德教育为核心,深化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对重构新时代家庭教育理论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品德教育的重要论述,丰富并升华了家庭品德教育的内涵,为家庭品德教育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品德教育的论述深刻而丰富,涉及品德教育的目标任务、重要内容、方法路径等多个方面,是指导新时代家庭品德教育的行动纲领和必不可缺的案头“教科书”。

(一)深刻阐明了家庭品德教育的目标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进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品德教育是人格素质教育,是触及心灵和灵魂的教育。家庭承载着为党、为国育人的责任,家长要激发孩子的爱国情感,引导他们做有气节和骨气的中国人。小家大国,没有国哪有家,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家庭品德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培养具有“中国心”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极大丰富了家庭品德教育的内容

十分重视传统家庭美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古代家庭以德为“本”、为“富”、为“要”。许多传统的家庭美德都传承下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德育瑰宝,是家庭品德教育的重要来源之一,要不断挖掘传统家庭美德的价值,树立新时代社会主义家庭新风尚。十分重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家庭品德教育要以养成孩子良好习惯为切入点,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长要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以诚待人,培养孩子的爱心、善心、同情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从小播种在孩子的心田。十分重视劳动教育。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劳动教育,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人类起源于劳动,劳动是人类独有的品质,家庭生活本身就是由劳动构成的,孩子要学会自理,多做家务,多参加集体劳动,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三)科学指明了家庭品德教育的路径和方法

注重言传身教。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孩子在家里,家长与孩子交流机会比较多,在言传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仅靠言传是不够的,还要注重身教,为孩子树立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到。注重从小事做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从点滴小事中教会孩子欣赏真善美、远离假丑恶。”“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养小德才能成大德。”从小事入手符合品德教育的规律,良好品德的形成离不开实践,孩子通过“动手做”能够增加感受和体验,从而加深道德认识,逐渐转化为道德行为。

三、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家庭品德教育的重要论述,推进家庭品德教育的实践发展

一是要以家庭生活为依托,发挥家庭在品德教育中的作用。生活是孩子学习做人做事最鲜活的教材。家庭生活可以在孩子品德形成、学会爱与被爱、正确对待挫折、学习沟通方式、培养行为与思维习惯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二是要以共情为品德教育的前提,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家庭教育的基础是共情,没有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情感共鸣,教育往往是无效的。品德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共情缩小了家长与孩子的距离,提高了家长的影响力和品德教育的效果。三是要以社会实践为载体,激发孩子的远大志向和抱负。社会实践是孩子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途径,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激发孩子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的情感,树立孩子的远大志向和理想。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要多为孩子创造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四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局面。家庭品德教育需要全社会参与,要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共同培育孩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系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教授)

上一篇: 漫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一篇: 2017年农村社会学论坛在上海召开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