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推动思政元素融入学前教育

推动思政元素融入学前教育

推动思政元素融入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核心目标是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思政元素是对个人和国家价值观体系的塑造,其核心要素是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核心目标是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思政元素是对个人和国家价值观体系的塑造,其核心要素是“立德树人”。思政元素在学前教育的融入,有助于形成知识习得、能力培养、价值塑造协同成长的育人格局,以实现人才多维度、全方位的发展。学前儿童尚处于直观行动和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发展,思政元素的融入需要符合学前儿童教育规律。

融入国家民族认同感教育。国家民族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国家主权、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理想情操、道德价值观的认同。国家民族认同感立足家国同构思想,将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具有国家民族的强烈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念和追求。国家认同是个体与国家双向互动与建构的过程,几乎每一个民族国家都会将国家认同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置于基础性和关键性位置。个人的国家民族认同感历经自我分类、社会身份、信念情感和价值观的心理发展过程。学龄前儿童处于自我分类和社会身份客观知识与观念的认知阶段,学前教育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渗透和教育活动,融入儿童对国家的地理位置、国家象征、国家标志性建筑、国家传统文化、国家形象人物、国家历史发展、民族语言、民族服饰、民族遗产等的认知,逐步培养儿童的国家依恋感和责任感。

融入中华文明、文化素养教育。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的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个人文化认同感历经表层文化到底层文化的心理发展过程。学龄前儿童尚处在对表层文化具体表现形式的认知阶段,学前教育需要通过游戏和活动的方式,帮助儿童认知并认同中华文明文化的显性标志,如中国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礼仪文化、建筑风格、绘画风格、音乐风格、道德取向等,维系儿童的中华文化情感,稳固儿童的文化行为,逐渐培养儿童对中华文明、文化的认同感。

融入科学人文精神意识教育。科学精神是在科学研究中需要具备的信念和态度,主要包括探索求真、验证求实、批判创新、互助合作、自由竞争、敬业牺牲等精神。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对人类处境的无限关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最高价值层次上相互融汇,统一为对自然和人类的终极关怀。学前儿童是国家科技和人文创新的未来,其全面发展需要有机融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学前教育需要有效利用地区、社区和家庭资源,以游戏活动的方式进行渗透和集中性教育活动,激发儿童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浓厚兴趣,引导儿童在探究表层现象到深层原理和规律的过程中,自然习得科学和人文的精神内质。

融入人类普遍认同的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是人类基于生存和发展需要对某类事物或现象价值的根本看法。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伴随着社会化的过程,学前阶段是儿童社会化的起点,需要以适应儿童思维特点的教育活动,引导儿童逐渐形成适应自身和社会双重发展的价值观。如选择尊重、敬业、奉献、自信、合作、热情、自立等主题的图画书进行教育活动,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建构儿童的价值观体系。

(作者系北京开放大学副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0年09月17日第7版

上一篇: 社区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作用——以杭州市为例
下一篇: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第2期基层宗教人士培训班座谈会在湖北社院举办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