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告,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行重启“逆周期因子”。公告写到:近期受美元指数走强和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外汇市场出现了一些顺周期行为。基于自身对市场情况的判断,8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行陆续主动调整了“逆周期系数”,以适度对冲贬值方向的顺周期情绪。公告称,截至发稿时,绝大多数中间价报价行已经对“逆周期系数”进行了调整,预计未来“逆周期因子”会对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人民币短时间内迅速走高,截至目前,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涨破6.83关口,日内涨超600点。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涨破6.85关口,目前报6.8453,日内涨超300点。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FactSet的最新数据,美元指数自8月份以来上涨1.4%,今年累计上涨4.1%,非美货币普遍出现下跌,比如,今年4月以来,人民币快速对美元下跌了近10%,稍早前,特朗普指责美联储升息周期也令美元走软。不过,美联储继续强烈释放渐进式加息信号的会议纪要公布后,美元结束了五日连跌走势,开始回涨。但是,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认为美元走强已将美元汇率推至不合理的高位,如果进一步走高,则会对当前的美国经济增长构成隐患,同时,从市场角度来说,美元指数也需要有新的推动力。这就意味着,美元兑其他货币面临大幅回落的风险。
与此同时,据本周四(8月23日)路透社的一分调查显示,过去半个月以来投资人正在削减人民币空仓,空仓降至5月底以来最低,当时投资人对人民币的押注略微偏多。因近日以来美元指数走软、避险乐观情绪回升以及亚洲货币政策收紧等因素提振。
我们查询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本周三(8月22日),投机者的美元空头持仓超过多头持仓,并创出近二个月以来的高点,这个数据也和路透社的调查结果相吻合。
事实上,我们多次强调,人民币汇率经过去年以来的调整,已进入双向波动的合理区间,中国经济基本面稳健向好也决定了人民币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可能。比如,尽管人民币近期下跌至接近一年低点,然而,期权市场尚未反映人民币会在未来几个月出现大幅波动或者贬值。换句话说,交易员们并不为此感到担忧,人民币近期表现并不能反映出未来几个月会出现大幅波动或者贬值。
而历史数据也表示,在过去30多年里,凡是看空或做空人民币的最终都蒙受了较大损失。比如,一位看空人民币的Kynikos As著名大空头查诺斯(Jim Chanos)就认输“宣布投降”了,他稍早前在CNBC上宣布,他不再做空人民币,并且已经将他投资组合中做空头寸比例从25%减少到5%。他称,“做空程度已经是过去八年来的最低”;而多位离岸大行交易员和对冲基金经理近日也对媒体表示,现在根本没有人能在6.90附近大仓位做空人民币的胆量,而据路透跟踪的数据显示,近日部分投资者已经增持了印尼卢比、印度卢比和新加坡元空头头寸。
事实上,我们也多次强调,比如华尔街日报曾称,做空中国市场的投资者代价惨重,因为,这是与中国经济向好的大趋势背道而驰。同时,英国金融时报也曾在发表的《看跌中国者注定失败》文章中也称,很多看空中国经济者认输了,他们遭受了尤为沉重的打击,这些做空者更是被称为是“寡妇制造者”。
要知道,强势美元将会给非美货币资产带来打击,美元走强意味着发行了大量美元计价债券的新兴市场将在使用本币偿还借款时将面临财政失稳的危险,而对于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来说,美国加息也可能削弱新兴市场资产相对于美国国债等美国资产的吸引力,比如,近期发生在土耳其等国的金融震荡就是最好的例证。
不过,在市场的另一面,虽然,近二个多月以来,人民币汇率也出现了下跌,但一些外国投资者却在不断增持甚至是在快速买入人民币资产,这看似矛盾的现象的确正在发生着。
这就意味着,外资入境投资人民币债券热情继续高涨,我们查询中债登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8月初,7月境外机构在中债托管的人民币债券余额近13,363亿元,当月增持量达583亿元,仓位较去年同期增长近60%,继续刷新历史纪录,我们注意到,这已经是外资连续第17个月增持人民币债券。而根据招商宏观稍早前测算,目前境外机构在中国国债市场中占比已相较去年底提升0.88个百分点至5.85%。
数据来源wind人民币交易与研究论坛
同时,据债券通有限公司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债券通帐户数量为356个,其中过半由国际机构投资者设立,包括俄罗斯、爱尔兰、德国、法国、新加坡、卢森堡和迪拜,甚至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事实上,这类外国资金对人民币贬值完全钝化,他们宁愿信人民币,也不能信美元,更好像是正在为美元将来丧失国际储备货币地位而做准备,而据IMF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元国际使用份额已经跌至五年最低水平,而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的份额连续第三个季度录得增长。
比如,我们在月初的报道提及,据俄罗斯央行7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其所持有的外汇和黄金资产中,人民币所占的份额突然几乎增长了两倍,而今年初包括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多个欧洲发达国家央行也首次宣布将人民币纳入他们的外储资产。而这背后,是由于中国拥有足够宽广的外汇储备护城河以及中国经济的良好运转和人民币抵御风险较强的能力。(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