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梁涛
什么是国学?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这个问题。学术界对国学有一个定义:国学者,我国固有之学问也。所以国学就是研究我国的传统学术、传统文化的。大家知道,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那么,我们的固有学术当然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不过国学的研究对象虽然古老,但作为一个学科则是相对较晚的事情。
古代有“国学”概念,但所指是国子学,也就是国家开办的学校,与今天我们所说的国学不是一回事。直到近代,随着西学也就是西方学术传入我国,为了与之区别,才将我国固有的学术称为国学,出现了今天意义上的国学概念。所以国学的第一次兴起是20世纪初,同学们知道清华国学研究院吧?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那可是真正的大师,经过了时间的检验,与今天社会上所谓的“国学大师”可不是一回事——就是在那个时代出现的。其实除了清华国学研究院外,当时其他一些学校,如北京大学、辅仁大学、齐鲁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都成立过国学研究院或研究机构,国学作为一个学科门类正式出现了。这样算下来,距今也不过百年。而且这些国学机构存在时间都不长,后来纷纷撤销或关闭了,国学也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很少提及国学了。
国学的第二次兴起是十多年前,这次是中国人民大学开风气之先。2005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正式成立,标志着国学再次进入高等教育。时至今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三十多所高校成立了国学教学或研究机构。今天同学们可能对国学并不十分了解,但却能真实地感到国学的影响。比如,大家上网随便一点就能看到各种国学的消息,还有专门的国学网、国学频道,里面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身边一些比你们年龄大的人也开始热衷于学习国学,如有领导干部学国学、企业家学国学等,各种国学讲座、研讨班更是如雨后春笋。
国家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附近修建了国家国学馆,内部陈列已基本完成,有望在今年对外展出。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大家知道,优秀传统文化其实就是国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所以国家对国学也是十分重视的。今天国学已不局限在高校的象牙塔里,同时走向了社会,形成了一股国学热。
那么,为何时隔百年之后国学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呢?我认为这是因为国学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所在。她与我们民族的成长发展是伴随始终的,是无法割裂、摆脱掉的。虽然在某一时期由于现实的挫败,我们会对其丧失信心,甚至欲除之而后快,但这实际是很难做到的。正确的做法只能是对其吐故纳新,创新发展,用孔夫子的话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从这一点看,民族的复兴必然要伴随文化的复兴,只有文化的复兴,一个民族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近百年来,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那就是古今中西的问题。我们的古代文化如何经过古今之变,建构起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文化;我们固有的文化如何吸取西方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又保持我们文化的主体地位?我认为这也是国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总结一下,从研究对象看,国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从教学体系看,她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从未来的发展看,她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事业,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希望和未来,需要更多的有志青年和莘莘学子加入其中。
国学与文、史、哲是什么关系?
全国绝大多数省份的同学们到了高中二年级会面临文理分科,一些选择上文科班的同学往往会报考文、史、哲专业,那么,文史哲与国学是什么关系呢?二者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呢?简单地说,文、史、哲是分科之学,国学是汇通之学。《庄子·天下篇》中有句话“道术将为天下裂”,如果将传统学术比作“道术”的话,那么文、史、哲就是将其分裂开进行研究,而国学则是试图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
前一段网络上流传一篇文章《穿越千年嫁东坡》,那么,同学们是如何看待苏东坡呢?是唐宋八大家?是北宋著名词人?当然不错!但如果仅仅这样认识苏轼的学术成就,那显然是不全面的。翻开《苏东坡全集》,除了脍炙人口的诗词外,还有大量议论时政和历史的内容,苏轼一生最用心的著作为《东坡易传》,从四十五岁贬官黄州时开始撰写,经不断修改,直到生命垂危之时才修改完毕,可见其对该书的重视。以至有学者称:“离开《东坡易传》,苏轼思想及其诗文辞赋无从谈起”。
苏轼的高足秦观也说:“苏氏之道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际……至于议论文章,乃其与世周施,至粗者也”。“天道性命”是《易传》讨论的问题,可归于哲学。在秦观看来,苏轼在这方面的成就远高于其“文章议论”,也就是远高于其文学创作。秦观的看法大家可能不完全同意,但从文、史、哲的角度看,苏轼的学术成就显然不只限于文学,还包括哲学、历史等,故可以放入文、史、哲不同学科中分门别类进行研究。但对国学而言,则要把握的是完整的苏东坡其人和思想,既赏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千古绝唱,也剖析其背后的天道性命、哲学观念,更梳理其对国家兴亡得失的总结和思考。
再比如,《诗》《书》《礼》《易》《春秋》五经是中国文化之根,在传统学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从文、史、哲的角度看,其性质显然是有所不同的。《诗经》可以归为文学,《尚书》可以看作是历史,而《周易》当属于哲学,可放在不同学科中进行研究。结果《诗经》变成文学,只能探讨《诗经》中的艺术特色,考证《诗经》中的鸟兽虫鱼,而传统诗教的精神,三百篇之所以成为“经”的精神,则基本上被排除在外。更为遗憾的是,《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仪礼》这些经典完全被排除在文、史、哲的视野之外。而恰恰是这些经典,在历史上曾经对政治的改革、制度的建构、生活方式的变化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但由于它们和文、史、哲基本上没有重合之处,以至于长期得不到研究。
国学与之不同,是将五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人大国学院不仅开设“诗经研读”“尚书研读”“周易研读”等课程,还有“春秋三传研读”“仪礼研读”等。还有,子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古代学者对社会人生的见解与思考,包含了哲学、政治、伦理、教育、科技等丰富的内容,是传统文化中最富有创造力的部分。但在目前的学科体系中,子学被分割到文、史、哲,文学系将《论》《孟》《老》《庄》当文学作品看待,探讨其艺术风格、文体演变;哲学系则将其看作儒、道的哲学经典,研究儒家、道家的思想发展;历史系则将其当史料看待,钩沉其中的人物、事件,结果只能是得其一偏,难窥其整体之美,完整的子学被活活肢解。而国学是将诸子百家作为一个整体研究的,在国学院,“论语研读”“老庄研读”“韩非子研读”是一门独立的课,这与文、史、哲的教学和研究显然是不同的。
说到这里大家可以明白了,国学是文、史、哲的综合和汇通,也是对文、史、哲的补充和完善。人们常说,文、史、哲不分家。但既然已经分科,又怎么能做到不分家呢?这就需要国学了,国学专业的设立就是要打破学科壁垒,贯通文、史、哲,培养通才型的学术人才。所以那些有志报考文、史、哲专业的同学,是否也可以考虑国学专业呢?这不论是对个人的兴趣,还是未来的发展,恐怕都是不错的选择!
国学既然是文、史、哲的综合和汇通,其课程设计上自然体现了这一点。来国学院读书,与文、史、哲学院的最大不同是要同时学习后者的相关内容。国学院的学科基础课中有“中国文学史”“中国通史”“中国经学史”“中国子学史”,正好是文、史、哲并重,不过我们没有开设“中国哲学史”,这是因为哲学乃舶来品,中国传统学术中没有可以直接与其对应的内容,改为“经学史”和“子学史”,正好体现了国学的特色。另外学科基础课中还包括“训诂学”“音韵学”,文字训诂是国学研究的基本功,也是学生将来从事国学研究的基石,如果这方面的基础训练不扎实,将来的国学研究与交流就会失去依托。著名学者周汝昌说过,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咬文嚼字”。学习国学切忌“好读书,不求甚解”,故音韵、训诂包括版本目录校勘等小学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学科基础课之外,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中主要包括经典研读,如“诗经研读”“周易研读”“左传研读”“礼记研读”“四书研读”“老庄研读”“史记研读”“汉书研读”“楚辞研读”“文心雕龙研读”“文选研读”等,这是国学的一个重要特色。此外还有专题研究,如“唐代女性文学研究”“宋词研究”“魏晋玄学研究”“宋明理学研究”“出土文献研究”“古代思想家研究”等,以及研究方法,如“国学研究方法”“研究指导课”等。如果说前面的通史类课程侧重于对国学某一领域的总体把握和贯通的话,那么经典研读和专题研究课程则是在具体知识领域的深入,这样就可以做到“面”“点”结合,既见“森林”又见“树木”。
有同学可能会问,在国学院要同时学习文、史、哲学院的课程,会不会任务过重,压力过大呢?这个担心是不必要的。国学不是文、史、哲的简单相加,国学院不等同于文史哲学院,国学院的课程也不是将文、史、哲的课程照搬过来,而是力求尊重我国固有学术的内在逻辑和联系,所以开哪些课不开哪些课都是认真选择的。
国学院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各种读书班,如《论语》读书班、《礼记》读书班、《老子》读书班、《庄子》读书班、《史记》读书班、《红楼梦》读书班等。读书班不属于规定的教学内容,是老师自愿发起,学生自愿参加,但实际上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读书班与课堂教学有什么不同呢?那就是读得细、读得慢,通过咬文嚼字力求贯通文字、考据、义理。我有一个《荀子》读书班,读了两年,也只读了《荀子》的三分之一。但参加的同学都乐在其中,认为学到的东西比课堂还要多。
人大国学院鼓励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给每届学生“游学”的机会——不是游山玩水,是需要交游学报告的。国学院的文化生活也是丰富多彩,印行学生刊物《国学卮言》,成立了“新风雅诗社”,定期进行诗词曲赋的创作和吟咏活动,不少作品还发表在《诗刊》《中华诗词月刊》等刊物。“元宵节”有灯谜会,“清明节”有放风筝等。这些活动不仅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也为社会所关注,同学们可以上网查一下,有很多报道的。
国学的核心:国与学
理解国学有两个核心概念:国与学。国是指中国,学则是中国固有之学问。今天说中国没有什么问题,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但放在历史上,中国究竟何指?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大课题。大家如果去过陕西宝鸡青铜博物馆,会看到著名的《何尊》,上有铭文:“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这是中国一词首次见于文字记载,不过这里的“中国”仅是指中原一带。后中国的领土不断扩大,中国一词的含义也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周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更是给中国的概念增添了新的内涵。比如,蒙古帝国统治时期什么是中国?清朝入关后中国又该如何理解?所以国际上有很多学者都在研究何谓中国的问题。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是一个变动的概念,中国的历史不是由一个民族而是由多个民族共同创造的。
基于这种考虑,人大国学院建院之初,首任院长冯其庸先生便提出了“大国学”的理念,认为国学不只是汉族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而是包括汉族在内的所有五十六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意在把“国学”的概念与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组成的国家认同结合起来。重视西域文化的研究是人大国学院的一大特色和亮点,这方面开设的课程有:西域文明概论、西域考古学研究、丝绸之路研究、西藏文明导论、蒙古历史与文化专题研究、满学基础、梵文文献导读、西夏文研究等。同学们知道陈寅恪、季羡林先生吧?他们都是精通中亚西域地区的文字,成绩卓著的学术大家。所以同学们不要认为这是冷学问,在国际上这是很受重视的,国学院去海外名牌大学留学的学生多数都是西域方向的。
国学的学,从内容上看一般是指经史子集。经最早是指“五经”,后来发展为“十三经”,南宋以后“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兴起,所以四书往往也归于经学中。子最初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的著作,汉代以后一些重要思想家的著作也可归到子学之中,如陆贾的《新语》、贾谊的《新书》等。集主要是古代学者的文集,侧重于文学,但也不完全如此。史主要是二十四史,包括其他各类史学著作。经史子集是从目录学进行划分的,从文化形态上,可以分为儒、释、道。儒家、道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最大,所以被看作国学的主要内容。
不过这种划分主要还是立足于汉语和汉民族的,是有一定的局限。所以我们还需要一种“大国学”的视野,把国学看作是一个多语种、多元文化的跨学科的研究。如果说,国学为“吾国固有之学”,那么能代表“吾国固有学问”的,显然不应该限于经、史、子、集,而应该将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包括进来。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同学们对国学有了一点初步的感性认识了吧?希望我的介绍能使你们认知国学,理解国学,并最终走近国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