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一、定位与目标

新时期以来,随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中华民族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也正在逐渐复兴。在此背景下,国学院作为新中国第一家以国学为教育研究目的的教育科研机构,也已走过十二年的发展历程。

十二年间,学院在学科建设中全面落实“创新国学教育”的办学理念,积极贯彻“大国学”、“新国学”的学科发展原则,不断探索,致力于恢复“和合贯通”“求知致道”的学术传统,同时努力打造适应时代需求的国学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积极进行国学学科建设,已建立、健全了经学、国史、国文、子学、小学等专业学科门类,并创办了西域历史语言文化研究所,积累了丰富的国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经验。

国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实现人才差异性与同一性之统一,其特色是分类培养,国学院下设的五个教研室分别以不同的方法培养各色优秀人才。

国学基础教研室下设汉语言文字学和中国古典文献学两个二级学科,其目标在于培养既掌握传统小学的核心知识,又具备文献学、文学、史学、哲学广泛知识的人才,实现本专业与相关学科的合理结合,凭借广阔的视野和严谨的学术为国学各专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重视本专业核心素养的基础上,与国学院其他专业融合,并突出学科交叉。

经学与子学教研室开设基础课程、原典精读课程,旨在培养对国学尤其是经学子学有一定程度了解,熟悉中国经部、子部典籍,并能合理认识、分析的专业人士,为其进一步走上深造或走上工作岗位打好专业基础。

国文教研室兼容传统文学课程与文字学、音韵学等国学基础课程,以大国学视野为指导,适应当前社会人文领域研究专精化的大趋势,培养立足于文学研究,贯通文史哲,具有全局视野的人才。

国史教研室本着“将历史研究作为古典学的基础,突出以史学研究作为古典学研究基本思路”这一原则,注重培养学生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掌握中国古代史基本脉络,使学生既具备继续攻读研究生的基本素质,又能在文教、宣传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培养适应新时期国家、市场需求的人才。

西域历史语言教研室既开设一系列基础课程,又开设古藏文、蒙文、满文等多种语言与文献精读课程,丰富国学之内容,在国学的平台上将汉族与其他民族尤其是边疆民族统一起来,培养其学生一定程度了解西域历史语言,并熟悉边疆各民族语言、历史、宗教等文化,成为能进行合理认识、分析的专业人才。

因材施教,不拘泥于单一的培养方式是国学院的人才培养原则,国学院所培养出的人才也是立足于社会,既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又拥有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情怀,不同的培养方式、不同的专业知识统一于社会、国家、人民的需要,实现国学在当今时代的新作用。

二、师资队伍

学院近些年根据发展需要,对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并有效落实。坚持培育和引进并举,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延揽高层次领军人才,构筑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打造更多高水平创新团队。

2017-2018学年学院教授、副教授人数占比84%,教师取得博士学位的达到80%,中青年教师均获得博士学位。教师年龄结构不断优化,中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我院教师队伍的主力。教师中85%毕业于国内高校,另有15%的教师在国外取得最后学历。截止本学年春季学期,在读本科生共111人,师生比1:3.4,达到了教育部规定的“优秀”标准。整个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师配置具有鲜明的优势和特色,符合学院办学定位,适应教学需要,同时也适应学院发展需要。

在教学方面,学院强调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课外师生学术活动为补充,以教师对学生的学术指导为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推动这一整体构想,并按照以上几个层次加以落实。

本学年我院教师为本科生开课99门,多位老师将新型教学、学术研讨作为专业课的重要学习方式。除基础知识讲授之外,教师采用课堂讨论或分组展示等形式促进学生对专业的深入学习与主动研究。目前开设的多数研读性课程都能较好地完成这一目标,教师为准备课堂讨论与师生交流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课堂效果极好,深受学生的欢迎。在本学年本科教学课堂质量评估中,我院教师获得了同学们的高度评价。

我院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课堂教学之外,我院教师本学年还开设了43个读书班,参与教师达20人;在指导教学方面,我院实行本科全员导师制,本学年我院22名教师共指导学生52人;本学年我院多名教师带领学生外出游学,完成了2014级全部同学以及部分其他年级同学的游学学习,每名同学均完成了游学报告并交由导师评阅。

三、教学资源

我院教学经费收入主要来自国家财政经费支持。每年国家都会持续投入充足的经费保障学院教学与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本学年教学经费投入24万元,用于课程建设、教学设备、日常教学开支、教改、学生支持等方面。通过充足的经费投入,大大改善了教学的硬件条件,同时提高了教师的科研热情与教学水平,为我院各方面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本学年我院资料室、读书室仍然保持着极高的利用率,用于读书班、学术研讨以及学生自习等,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为师生带去了便利。

我院领导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教学评估之后学院针对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了研讨与改革。过去几年,为了适应人文科学实验班的招生和培养模式,我院对培养方案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但是在实践中发现,平台课和专业课的关系并未得到妥善处理;在大一两学期之间,以及大一和大二之间,均存在学生难以适应的学习模式的转变。本年度,人文科学实验班的培养模式又进行了调整,如何拿出一套适应新模式的培养方案,如何应对新模式可能带来的新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本学年,我院的首要目标是完成一套新的培养方案,既能适应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趋势,又与专业培养相兼容。这套培养方案不是另起炉灶、凭空产生,而是要立足于国学院成立十二年来人才培养的经验,延续国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国学院的创立本身便是一种打破学科壁垒、实施大类培养的努力:在大一、大二以国学基础教育为主,大三、大四进行专业教育。因此,我院的培养模式与人文科学实验班的培养模式有天然的共通之处。唯一需要解决的,是两个大类培养的衔接问题。

本学年春季学期,我院组织各教研室展开讨论,确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以国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为基准,完善课程体系,修订成稿了2018级本科生培养方案。2018级培养方案总学分提高至146分,新增“古典学/语文学导论”等21门专业课,删减部分课程,重新调整各门课程的开课学期,相较于2017级本科生培养方案做出了较大的调整。同时加强与其他人文四院的课程共享:一方面,鼓励我院学生选修其他学院的必修、选修课程,将其学分认定为选修学分;另一方面,将我院所有课程对其他学院开放,欢迎其他学院学生选修我院课程。

另外,我院积极响应学校通识核心课程建设,申报了《丝绸之路上的欧亚文明》、《秦汉大一统的奠定与成型》两门课程,目前均处于课程建设中。

四、培养过程

本学年,学院共向本科生开设课程88门次(课程类别分布详见下表),其中全校指导选修课18门,学科基础12门,专业必修10门,专业选修48门。

学院教授群体均重视参与本科教学和培养工作,约半数学科基础课及专业必修课都由教授们主动担纲,如“中国通史”、“中国文学史”、“《论语》研读”、国学入门等。这为本科生在学习的初期阶段打下坚实专业基础,营造专业兴趣大有裨益,同时也为青年教师起到良好表率作用。

在具体教学实践方面,课堂教学是现阶段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学院始终将教师课堂教学辅导能力作为日常关注和考核的重心,注重引导教师以开放式思维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水准。

传统教学模式之外,我院还开设多门特色实践课程,学院鼓励将教师“教”,与学生“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目前我院大部分研读课程的教学方式不再是单纯的以教师本人授课为主,学生盲目记忆,而是以学生为主、以核心问题为纲,多形式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包括讨论、讲述、多媒体讲解及实地考察等方式。如学院青年教师刘新光开设课程“北京历史地理”、张明东开设课程“考古学通论”就因授课方式多样化、课堂外考察环节丰富,备受学生喜欢与关注。

在考试考核方面,目前我院在本科生阶段采用闭卷为主、开卷与课程论文为辅的方式。对于大部分以掌握知识为主的学科基础类课与专业必修课程,我院采用闭卷的方式,而对于一些以发挥学生创造力或培养学生专项能力为主的专业选修类课程,如诗文写作类课程、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类课程等,则对学生采用开卷或者布置课程论文的方式进行考察。学期末,我院会成立了专门小组对于学生卷面成绩进行复核。检查试出题状况、题目类型分布、试卷数量、阅卷规范等内容,并且积极配合学校教务处的相关检查,及时作出总结与反馈。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验教学、教学实习和毕业论文、学年论文等。我院历来重视本科生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和质量,在结合学院特色的基础上设置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院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专业实习(游学)、读书班、毕业论文以及其他学术实践及科研活动、比赛。

按照国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学生修业四年,学院要引导学生熟悉中国典籍,了解中国学术,加深国学修养,培养研究能力,造就新一代国学研究与实践人才。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学院一直推行游学实习制,2014年学院颁布《国学院游学改革方案》,改原有的集中游学,为导师带队游学,即各本科生导师按照专业学习及研究需求,组织各自所指导的学生,灵活安排游学方式。游历文化古迹,了解各地历史文化,感受改革开放最前沿,强调鼓励和要求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而继承中国古代知行合一的优良传统,开拓学术视野,树立人文关怀精神。游学结束后要求学生围绕游学所涉内容写出一篇游学报告,其中涌现出的优秀论文和创作作品,均结集印刷或刊登网站。本学年,我院所有2014级本科生以及部分2015级本科生完成了游学,并提交了游学报告,指导教师就学生的游学表现以及游学报告均已给出了评价。

本学年共开设读书班43个,参与教师达20人,本、硕、博参与学生共计接近500人(含一人参与多个读书班情况),基本已经覆盖我院所有学生。

读书班开设情况如下:

读书班名称

主讲教师

《周易程氏传》

向世陵

西域佛教考古-文献读书班

李肖、魏骏骁(国学院博士后)、苗利辉研究员(国学院博士)、裴成国副教授(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出图文献研读

孙闻博

战国秦汉基本史料研读

孙闻博

黄庭坚读书班

辛晓娟、郭文仪

《庄子》读书班

林光华

《老子》读书班

林光华

《论语》读书班

辛亚民

《周易正义》读书班

辛亚民

古代小说研究

李萌昀

《左传》读书班

华建光、陈伟文、张明东、张耐冬

历史与语言合作研讨班

张耐冬、华建光

魏晋南北朝基本史料读书班

张耐冬、华建光

《史记》研读班

张耐冬

旅顺藏西域文书读书班

孟宪实

唐大诏令编年考证

孟宪实

清华简与《尚书》读书班

梁涛

《孝经》读书班

陈壁生

宋词研读

诸葛忆兵

学术问题讨论

诸葛忆兵

(2017-2018秋季学期)

读书班名称

主讲教师

清华简与《尚书》读书班

梁涛

《满文大藏经》研读

乌云毕力格

黄庭坚诗研读

郭文仪、辛晓娟

魏晋南北朝基本史料

张耐冬

历史与语言读书班

华建光、张耐冬

《左传注疏》研读

华建光、陈伟文、张明东、张耐冬

《周易》读书班

辛亚民

《论语》读书班

辛亚民

唐大诏令读书班

孟宪实

宋词研读

诸葛忆兵

学术问题讨论

诸葛忆兵

《周易程氏传》

向世陵

古代小说研究

李萌昀

吐鲁番出土文书

孟宪实

《庄子》研读

林光华

《老子》研读

林光华

出土文献研读班

孙闻博

战国秦汉史料研读班

孙闻博

《周易注》研读

杨庆中

韵书研读

李建强

古藏文文献精读

杨杰

《孝经》读书班

陈壁生

(2017-2018春季学期)

学士学位论文是本科生科学研究与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实事求是学风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综合考核;是本科学生毕业考试的主要内容。

国学院历来重视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在学院全员导师制的优势条件下,导师引导学生进入专业研究,师生共同组建研究组,导师指导同学的课程选择、课题选择和“学年论文”等科研环节的论文写作,尤其是毕业论文环节,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较高质量的完成论文。本学年2018届毕业生共完成了22篇学士学位论文,其中两篇论文获得了我校优秀毕业论文奖。

学院自成立之时起,便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探求研究型学习方法,即通过学术研究实践,带动学生较早树立研究的概念、方式及方法,懂得利用研究加深学习,早日进入创造性的学习和研究状态。

2012年学院正式将学术活动月改为学术活动季,在原有模式上进行一系列改进,除将活动时间延长至一整个季度,还为研究生设置了学术论坛,并在本科生中增设集体奖。全新规则的学术活动季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本科生参与比例、提交论文数量与质量逐年提升,班集体参与热情也明显提升,为学生探寻学术兴趣点、规范学术方法、分享学术经验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本学年学术活动季本科生共有23篇文章获奖,除了奖项评选之外,学院还邀请校内外名师大家举办了多场讲座。

学院还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试验计划”、“科学研究基金(本科生)项目”、“千人百村”社会调研等课外实践活动,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致力于考察传统文化的学科前沿。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独立组织实施并进行社会调查、信息分析和撰写报告等工作。本学年我院学生共申报“大学生创新试验计划”3项,“科学研究基金(本科生)项目”1项。除此之外,本学年我院积极参与人文知识竞赛的协办工作,国学院本科生积极参与比赛,在课堂之外得到了新的锻炼。

为将学生培养成能与国际学术接轨的优秀人才,多年来国学院通过一系列活动,积极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国际化水平,成果初显。本学年学院共有8名本科生前往韩国高丽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学校交换学习,并且在外交流期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五、学生发展

近几年来,学院根据实际办学需要及社会条件的发展变化,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优化生源结构。

招生方面,依托学校强大的平台支持,学院招收的生源质量总体较高。同时为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学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以吸引优秀人才。例如在招生环节,我院采取高考统招与自主招生相结合的招生办法,扩大招生范围,以选拔热爱国学、具有国学特长的优秀高中生为主要目标,以客观、公正为基本原则,力争“优中选优”,筛选出符合我校自主招生政策、适合国学专业特点的优秀考生。

自2015学年开始,学校对人文学科采取“宽口径招生”策略,人文五院联合招生。我院2017级人文科学试验班入校时共35人,其中自主招生学生9人,其余学生为人文科学试验班托管生。在此背景下,我院一方面全力承担规定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也开设各项工作坊、研讨课,积极展示我院办学特色与教学水平,2017-2018学年春季学期专业分流以及转专业之后,我院2017级本科生现有19人,学生规模与结构基本维持在合理的水平。

2017-2018学年国学院有本科班4个,本科生111人。学院克服工作人员少的不利条件,努力在党建、生活住宿、学业、奖助、就业等多个方面跟上学校的统一要求,落实各项工作。

在学业指导方面,学院充分重视良好学风和班风建设,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充分发挥好各门课程的专业育人功能。与此同时,学院党委守好思政育人的一段渠,开展具有国学特色的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如举办学术活动季、组织古琴研习班、策划志愿者赴国家图书馆整理库本资料等,使专业课程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在贫困生资助方面,学院帮助贫困学生解除后顾之忧,本学年院设助学金,如冯其庸助学金等助学项目依旧按时进行了评选。同时学院积极帮助学生申请校内、院内勤工助学岗位,将勤工与学习、科研结合起来,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生走出困境。

在心理健康方面,学院通过心理咨询、危机干预、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多种途径向学生系统介绍和传授心理卫生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规律,掌握一些基本心理调节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学院党委制定学生心理问题应急处理办法,形成党委书记(副书记)、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健康委员联动的应急机制,确保每个环节联系畅通,使出现心理问题的每个学生都得到及时的预警、帮助和干预。

在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方面,学院不断健全就业服务功能,认真做好招聘服务、求职指导、签约管理和职场咨询等各个环节工作;不断丰富就业服务形式,根据不同类型毕业生需求,提出相应服务目标,如组织小范围模拟面试,指导毕业生制作修改简历,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推荐毕业生等;不断扩大就业指导覆盖面,通过讲座、座谈、一对一辅导、微信群等渠道,将就业服务延伸到每一名毕业生,2018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根据学校的编制与规定,学院配备有党委专职书记、专职副书记、团委书记兼党务秘书各一人,本硕各班级配备一名班主任,博士2个班配备一名班主任,低年级本科班各配备有学生辅导员一名,全院共有10个教学班,8名班主任,3名辅导员。在学校各项规定的基础上,学院党委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有关班主任与辅导员选聘、学生干部选拨、奖助学金评选、班级活动开展等各方面工作的流程与规范,班主任和辅导员在工作中不断提升指导与服务水平,努力成为学生的思想导师、学业导师、生活导师和职业指导导师。学院各方面的人员配置,为学生指导和服务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另外,学院克服办公经费和用房紧缺的不利条件,开辟学生心理辅导室(国学馆528房间)、学生活动室(国学馆102房间),在学校津贴发放的基础上,为每名班主任配套发放津贴400元/月,为学生指导与服务提供条件保障。

经过学院领导和各位老师的努力,学生对学院指导与服务工作较为满意,学院学生希望能在入党、选干、评优等方面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认为学院工作具有小而温暖的家庭特色。

六、质量保障

教育教学质量是对学院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核心部分。在科学化标准的基础上,国学院建立起多方位、多层次的监管体系。教育问题是“国之大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大事中的大事”,国学院针对教学质量体系的监督不仅要落实到每个环节的执行,更要保证每个环节有主要执行者和负责人,评价结果公正公开。

在配合学校进行一系列教学质量保障的基础上,学院在“以评促建”思想的指引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面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以进行教学质量改革,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例如开展本科教学课堂质量评估工作、落实校院两级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制度、日常教学检察以及开展本科生学情调查等工作。教师方面,学期初,学校通过微人大本科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公布上学期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结果,并在本学期初的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以书面形式反馈给学院,尤其是对于学生评估分数较低、学生反映问题多、意见大的课程,学院将采取听课、督导、微格教学等积极措施,帮教师查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协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学院还进一步完善教师激励和约束机制,持续激励教师重视本科教学。学院强化教师对学生的课外指导,加强助教遴选、培训、管理与考核,本学年学院一共为16门本科生课程遴选了研究生助教,协助任课教师进行学生管理、批改作业、课下答疑等,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保证学生人数较多、课程作业较为复杂的课程的正常教学。

学期末,学院组织自查本科期末考试试卷,规范试卷的出题、评阅等相关工作,并成立专门小组对于学生卷面成绩进行复核,检查试出题状况、题目类型分布、试卷数量、阅卷规范等内容,并且积极配合学校教务处的相关检查,及时作出总结与反馈。本学年共抽查了445份期末试卷,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教务科已及时告知任课教师以及教研室主任,出现较多的问题已由分管院长在全院会通报,争取下一学年不再出现同样的问题;教学处抽查试卷结果反馈给学院后,院领导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

本学年春季学期学院在原有推免细则的基础之上,从学生培养计划完成情况审核、科研社会工作评分定级到笔试面试各环节均保持极高的严谨度、保密度,严把质量考核关,形成了2018届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素质拓展与科研评分细则,并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通过,保证推免过程公开、公平、公正,顺利完成2014级学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生工作,推出23人。

教学评估之后,由学院领导牵头,以绩效工资为抓手,着力督促落实本科教学管理制度。我院加强了本科课程教学大纲的管理。在教学大纲建设上,我院倡导学科基础与学术创新相统一的原则,鼓励教师充分吸收学术最新成果每年重新编订教学大纲。督促教师依据学生选课情况量身打造相应的教学大纲,并学校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上传至微人大,保证学生选课、上课的顺利进行。按时自查期末考试试卷情况,及时总结与反馈;监督课堂教学质量,一方面,建立完整的教学反馈机制,使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建议能够及时反馈到任课教师处。另一方面,落实听课制度,组织教学质量评定。开展本科教学课堂质量评估工作、落实校院两级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制度、日常教学检察以及开展本科生学情调查等工作。凡是违反教学管理制度的教师,扣发本年度全部本科教学绩效工资。

七、需要解决的问题

1、目前“国学”属于学校自设特色专业,在国家正式专业目录中还未设置“国学”专业,也并无正式学位。单独设置国学学科,是因为现有的、根植于西方学术文化的学科体系不能够完全涵盖中国固有学术文化即国学的学科特质。众所周知,在近代西学东渐、文化转型之际,作为中国固有文化和学术的总称,并以经、史、子、集为主要载体的国学,因无法与全盘移植引进我国的西方学科体系对应而被消解,分别归属于文学、历史、哲学等不同学科门类。这种人为的割裂与分离,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忽视了中国传统人文学术所特有的融会贯通的学术特质,割裂了义理、考据、辞章之学,严重障碍了我国学术思想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设立国学学科和学位,并不是要取代既有的人文学科体系,只是要恢复“和合贯通”、“求知致道”的固有学术传统,建立学术研究与人格教育相统一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

2007年,国学院的国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入选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获准成为第一批获得教育部支持与立项的实验区,极大地推动了国学教育事业、推动了国学学科的建设,具有率先垂范的典型意义,发挥了国学教育和国学普及的社会导向作用。 但是目前,学科归属和学位授予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学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阻力。

并且,国学院自2005年创立,迄今已有九届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平。但是因为没有国学特有的专业名称及学位,导致学生在就业时用人单位对其在校学习的专业、所学内容,甚至是正规、专业性产生疑惑,给学生就业带来问题。

2、2015年学校实施本科“宽口径招生”改革,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院、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统一按“人文科学试验班”模式招收本科新生。

试验班学生入校时随机分配给五个学院托管,一年级实施大类培养方案,经专业分流后于二年级进入专业教育阶段。针对第一年的大类培养,学生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缺乏学院归属感,随机分配很可能导致学生在第一年并未分配到自己意向中的学院,对托管学院学生工作、社团活动等缺少积极性,待大二分流后又须重新适应新学院新环境,缺乏归属感。二,大一第一学期课程总数较少,而平台课的门类过多,五个学院各自开课,学生感觉系统性、专业性不强,同时也没有自主选课的权利,导致很多学生第一学期专业方面收获较少,进入第二学期后专业课又集中开设,压力激增,无法适应。

2018级人文科学试验班分流方式进一步改革,改为大一入校前分流,我院共16名学生,其中包括9名自主招生学生以及7名统考生。学生人数减少,能够进一步延续我院小班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化培养,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学生人数过少,教师工作量较难完成,同时也不利于学院建设和学科发展。因此,人文科学试验班招生以及学生培养的问题还需进行进一步讨论。

3、经过本科教学评估的学院自查以及专家进校检查,我院本科教学存在制度建设不完善,部分教学制度制定年份久远。因此,由院领导牵头,我院已经着手对院级教学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努力形成一套系统、全面、科学的本科教学管理制度。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2018年10月

上一篇: 品国学之意蕴 修儿童之德行
下一篇: 幼儿园装修设计公司案例,河南幼儿园国学班设计注意事项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