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奥运会领奖台上的三个人,金牌得主是最高兴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银牌获得者与铜牌获得者相比较,哪位更开心一些呢?
是银牌获得者吗?
反事实推理,是心理学上的一个知识点,这时,银牌获得者就会运用上反事实推理:“如果我再加快那么一点点,我就获得金牌了!”他的感觉有点糟糕。
同样,在考试成绩上,差一分就达到及格的与差10分达到及格的人,在情绪上就有不一样的表现。差一分就及格的人会有这样的悔意:“如果我没改第九题的答案,这科就及格了,不用参加补考了!”
在心理上改变发生的事实——反事实推理,总是经常为懊恼情绪铺路。
心理学知识,为生活中出现的行为,能够作以很好的解释与说明。当我们习得这些知识时,就可以避免有些事情影响到情绪,不为不必要的焦虑烦恼买单。
穿行在人潮人海中的我们, 对于人性、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的知识,是必修章节,有利于我们开拓视野,处理好人际关系,以更宽广的胸襟包容社会与他人、自己,更好地前行。
由当代社会心理学领军人物[美]埃略特·珂伦森与另两位教授蒂莫西·D.威尔逊、塞缪尔·R.萨默斯合著,由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讲授者侯玉波翻译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为想知晓社会心理学的读者,打开了社会心理学的求知大门。
《社会心理学》第10版,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在社会大家庭中经常运用到的知识:偏见、社会认知、社会影响、同情心、人际吸引、亲密关系、自尊、从众、帮助他人等,涵盖了社会心理学学科的13大基础研究领域,其中案例有趣、代入感强,十分容易理解与运用,并且插入了许多教学环节,如“小调查”、“试一试”、“问题回顾”、“章节框架”、“总结”、“自测”,更有利于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实践性考查,让阅读过程变得轻松。
让《社会心理学》,带我们走进社会心理学的知识领空,展翅翱翔:
01、我们为什么那样容易从众?
从众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新开的一家西点店,有一位顾客说好吃,结果有数十人排成了长队在门口等着西点出炉,不时又有路人把队伍拉得更长。
猪肉要涨价了,都争抢着去囤肉。
出交通事故了,那个地方围了一圈人,交通都堵塞了。
……
从众,是来自他人的影响,也就是平时我们说的“随大流”,为什么这样的现象频频发生?
当信息来源较为模糊(如听说猪肉涨价)、危机出现不知如何行动(如踩踏事件)、对方是某领域专家或信得过的人(如专家介绍某产品的好处)时,从众行为都会极易发生。
从众行为的发生,是人们想从别人的行为中知道如何行动,或者是不做与众不同的人,希望得到他人接纳。像遵循团体规则,顺从团休的信念和行为,争取拥有社会友谊,不被团体中的人嘲笑、排斥或孤立等。
有一个实验,非常有效地说明了盲目从众现象:一张卡片有一条线段,另一张卡片上有三条线段,哪条线段的长度与第一张卡片的线段长度最接近?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但因前几位被试(示先被告知要回答错误答案)一致给出了一个错误答案,轮到真正被试者,就出现了从众现象,把正确答案放下,选择了与他们一致的错误答案。
从众心理,有时会让我们放弃了自己的独有的天空,抛弃了自己的独立思考,盲目去顺从错误判断,其实,果断大胆站出来,放弃从众心理,坚守自己的判断,不人云亦云,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又何尝不可呢?
02.为什么偏偏喜欢你?
喜欢一个人,从来不是没道理的。
最简单的一个人际吸引原则——接近效应,像同班、同校、同幢楼、图书馆、健身房等,物理距离、功能距离较小较接近的空间,极易产生吸引力,从而越来越熟悉。
在网络上,接近效应也非常明显,如在同一个群体中的人,很容易熟悉。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兴趣、价值观、背景、人格特质上的匹配程度越高的人,越容易走得越近、越容易产生好感,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相似性”观点,像三观相近的伴侣,共同成长,带给彼此的是收益大于成本,家庭幸福的可能性更高。
有时好感的产生,来自于对方喜欢自己的程度,在学校,听说某班同学喜欢自己,你就会对他产生一种好感,这就是互惠式好感,也许以后一份缘就此牵上。
电子设备对于现代人成了离不开的“爱人”,但是它的存在有时真得会影响人际关系中的互动。比如一群人在吃饭,一些人会忙着拍菜品照片,再发到网上,一些人会忙着看社交群中的信息,有几个人真正放下电子产品,热切地聊起某个话题。
书中说,这些惊人的手持技术带来了大量的机会,但过于依赖这些技术是否也会产生社会成本呢?
在交谈中,电子设备的使用,会让社交联系感降低,而没有手机出现的场景,更有助于拉近彼此间的亲密感,让互动变得顺畅自然,沟通变得容易。假如对面坐着是自己暗恋已久的对象,那你可千万要安置好手机的正确位置。
在人与人相处过程中,社会交换理论起着巨大作用,在交往中收益、成本、结果、比较水平都有着衡量,像为情所累,见面就吵的恋人,分手的可能性极大。与朋友相处也一样,总是一方付出,友谊地久天长那也是幻梦。友谊与爱情,都是有着交换价值在其中主导着未来的走向。
互惠,让我偏偏喜欢你。
03.人们为什么会帮助他人?
帮助,有时在生活中理解为互帮互助,也就是心理学上的互惠规范:我帮了你的忙,希望我需要帮助时,你能以帮助我为回报。
所以帮助,也是一种社会交换,有着成本和利益之说。
有时,看见他人受苦,我们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种行为可以这样解释:他人之苦,让我们感到不安,如果不帮助他们,这种不安会扩大,帮了他们,会消解这种不安感。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也许这就是助人为乐吧。
那些于水火危险中,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去救助他人,这是纯粹的利他主义,不求回报。
巴特森的共情——利他主义假说,为这一英雄行为作了解释:当我们对另一个人产生共情时,我们会试图出于纯粹的利他主义理由来帮助这个人,而不管我们能否得到些什么。
共情,置身于他人的情境中,体验情绪。产生了共情,社会交换就不会起作用。但没有共情产生,社会交换就会开始发挥作用,我帮你,是要有所回报的,换句话说,就是助人动机是事先产生的。有时,共情水平的高低也是与社会交换有着直接关系。共情水平低,社会交换作用中的成本与收益,决定了是否助人。
有时,一个高度重视友好和亲社会行为的国家,那里的人们更愿意帮助他人,友善的大环境促成助人的行为发生;有时,信仰宗教的人更有可能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有时,处于积极情绪中的人,更愿意做好事;有时,处于悲伤、内疚中的人,会用助他人之行去消除伤痛、平衡内心;有时,乡村人会比城市人更愿意助人……
“助人是快乐之本,热心是开心灵魂。”助人,始终是善行,利他就是利己,最直接的回报就是予你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彭凯平在推荐序中写道:“它(《社会心理学》)是一本教科书,它也是一本社会心理学的启蒙书,它更是社会心理学历史上的一部经典著作,它是值得我们拥有与珍惜的人类精神的一枚瑰宝,它让我们时时记起:我们与这个世界有约。”
在这本书中,我们能够了解更多的社会现象,看清楚现象本质,更好地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遇到诸多事情时,能有自己清晰的认知,采取正确的行为,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社会心理学》一书,让我们在人潮人海中的穿行会更用力,会更出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