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中国人最熟悉的历史,三国毫无疑问要排第一。甚至把范围扩大到东亚,也是如此,日韩的政要,时不时会在外交场合来个三国典故,因为大家都听得懂。
其实,三国这段时间并不长,即使从黄巾起义算,也不到百年。这短短的一段,之所以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哥”,一是因为这段历史本身的精彩,二是因为通俗文学的巨大影响,一部《三国演义》风行几百年,脍炙人口,甚至连文盲都知道这段历史。
▲三国鼎立了,就不精彩了?
小说让三国成为历史大IP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大家普遍都觉得三国前期,即从黄巾起义到星落五丈原这一段,人才更牛叉,情节更精彩。而诸葛亮去世后,相对就比较无趣了,人物的才能好像出现了断崖式下跌,知名度也差了很多,虽然还是属于“三国”,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其实,这种印象并非全然没有道理,三国前后阶段的人才特征确实有所不同,当然,这个前后要以三国正式鼎立,而不是诸葛亮去世为分界点。
这前后有什么区别呢?简而言之,前期乱,后期稳。
▲黄巾起义打破了东汉的平衡
东汉末年,整个体制已经败坏,士族官僚豪门成了最大的食利阶层,中央财政濒临破产,再加上黄巾起义的猛烈冲击,进入乱局不可避免。
一旦到了这种状态,两汉以来本意为自上而下选拔人才,而实际上造成升迁通道被垄断的察举制,也就行不通了。由于各方势力都面临着要在残酷的斗争中生存发展的“进化压力”,选拔人才自然要免了许多虚文,一切都要以务实为准则。
曹操率先亮出了“唯才是举”的标准,三次发布求贤令,只看才能,不论出处更不论德行。其余的那些豪杰枭雄,虽然没有明着这样说,但实际上也是这么干的。于是,突然之间上升通道全部打开,所有人都可以挤进赛道,各展所能,跑步前进,还可以双向选择!就连刘备这样的雄主都跳槽好几次,更别说其他人了。
这样一来,原来成为过滤器的家族、门第、师生同学之类的关系网,就不起作用了,人才自然是井喷式的出现。曹操“聚天下人才三分有其二”,荀彧、郭嘉、贾诩等谋士,张辽、徐晃等名将,来自于敌方阵营;典韦、许褚这些勇将原是民间底层的豪杰;乐进、于禁则是基层打拼出来的军官。刘备阵营的核心人物,关张赵、诸葛亮、庞统、魏延,要么出身寒门,要么出身平民,完全没有门第的考虑。
不论出身,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这种大环境形成的高淘汰率下,还能青史留名的人物,质量当然上乘,他们各为其主,各显所能,相互交锋,纵横捭阖,上演的一幕幕历史大剧,自然十分精彩,也给文学创作提供了绝佳的素材。
经过30年的大PK后,割据的群雄只剩下了魏蜀吴。他们之间,疆界相对清晰,政权基本稳定,力量大体平衡,第一代人才渐渐老去,新生代人才基本上只能在各自的统治范围内产生。
魏国推出了九品中正制,吴蜀大体沿用东汉旧制,相比纯粹的唯才是举,这种稳定的选拔机制又有了一定的“过滤”效果,人才不可能再像大乱局时那样充分涌现,而且跨区跳槽也不容易了,流动性也差了很多。相互之间的战争,由于战线比较明确,对谋略和战术的依赖下降,对综合国力的要求提高,很难打出官渡、赤壁、夷陵那样的战役。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三国后期人物“质量下降”的印象。
不过,三国后期的人才质量真的不行了吗?当然不是,只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改变。三国前期,各势力的主题,要么是生存,要么是开拓,要敢想敢干,有点冒险精神才行。三国后期,谁也吃不掉谁,只能在求稳的基础上等待时机,徐徐图之,对人才的要求就变成了以平治和守成为主。
▲战线稳定后,诸葛亮的施展空间也很有限了
守成嘛,写出来当然就不如开拓冒险那样好看了。即使不算“守成”的诸葛亮六出祁山,也只是第一次比较精彩,后面的几次,奇谋妙计的作用并不大,基本上还是依托国力硬碰硬的较量,只是由于小说进行了太多加工,才显得很奇妙。
如果排除文学演绎的成分,后来的姜维九伐中原,只是规模小,大体过程都差不多。毕竟,地理环境、人口规模、农业产出、武器装备之类的客观条件已经限死了,再高明的将帅去打,也就是那么几条路,只要对手不犯天大的错误,就不可能取得战略性突破。
其实,单看史实,三国后期也不乏精彩对局,比如发生于272年,晋吴之间的西陵之战。你看其中一方已经成了“晋”,此时蜀汉已被灭,是后期的后期了。关于这场知名度不大的战役,请看往期,看过之后你会发现,其实并不逊色于前期的战役。
既然说到晋了,这个新势力其实也是魏国内部一堆人才聚集起来的产物。受小说影响,大众看三国一般以蜀汉为主视角,实际上魏及其继承者晋,才是更强大的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晋的核心,当然就是司马家了。从司马懿到司马炎,这一家三代的名声都不好。但是,如果不从皇权制度下的“忠奸”视角出发,单看才能和成就,他们还是有两把刷子的,称得上是政治家。
司马懿出身于世家大族,智识水平不低,又在魏国政坛上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对外,既能在关羽北伐,逼近曹操心脏地带时,献上联吴伐交之计破了危局,又能亲自领军,以不同的战术平辽东、擒孟达、斗诸葛;对内,既能隐忍十年,认怂装病,又能抓住时机,敢于冒险,一举翻盘。其政治谋略和军事能力,在三国人物中属于一流。
▲司马昭的形象一直不好,但还是政治家(图片来自快懂百科)
以“路人皆知”而闻名的司马昭,从曹魏的视角看,那是大大的奸贼,但在老百姓看来可未必。司马昭的一大举措就是废除了民屯,民屯就是曹操屯田制中的一种,在乱世中能起到收揽和安抚流民的作用,是好政策。但屯田客不拥有土地,没有自由,租率在魏末上涨到了官七民三甚至官八民二,盘剥太狠,已经变成恶政了。废了这个制度,老百姓就从半农奴变成了自耕农和编户之民,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
灭蜀之后,司马昭下令租赋减半,礼遇刘禅,还把原蜀汉境内非益州出身的重要官吏全部调回中原,原本游移不定的蜀汉将领霍弋、罗宪被争取过来,罗宪甚至还独自打退了乘机来偷城的吴军,顺利安定了蜀地。
司马炎呢,至少前期还是可以的。他推出了“户调式”经济制度,每个人丁都能分到规定面积的田地,赋税降低,各大族的佃户纷纷独立,原本可以肆意兼并土地的豪门受到了限制。同时还设置“常平仓”,以平抑粮价,打击投机和赈灾救济。制定《泰始律》,释放奴婢,统一后还免掉了江东百姓二十年的赋税……种种措施之下,一度出现了“太康盛世”。
在司马氏的周围,也聚集了一批高质量人才——钟会、杜预、羊祜、张华、王濬等。钟会因为直接参与了灭蜀之战而知名度高一点,他出身大族,博学多才,还是书法家,在平定诸葛诞叛乱、剪除曹爽同党的过程中有较大贡献,又在一片反对声中力挺伐蜀。虽然最后和邓艾在灭蜀后相互“湮灭”了,但仍是三国后期的杰出人物。
杜预更值得一说,他知名度不高,但水平可不低,是晋灭吴的统帅之一,也是明朝前唯一同时位列文庙武庙的历史人物。
杜预出身京兆杜氏,从小对经济、政治、历法、法律、数学、史学和工程学都有涉猎。写出了《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是《左传》流传至今最早的注解,还承担了《泰始律》的注解工作,参与常平仓建设、调整谷价、管理盐运、抢险救灾、纠正历法、兴修水利……甚至还当了一把“总工程师”,主持修建了洛阳孟津渡口的富平津大桥!
杜预娶司马昭的妹妹为妻后,成为司马家的嫡系。军事上,先参加了灭蜀之战,在钟会之乱中凭智慧脱险,后又“三陈平吴策”,担任“渡江战役”的西线指挥,拿下了羊祜没有得手的西陵,又使出离间计,诱使孙皓临阵换将,然后攻克了江陵,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
由于杜预的多才,在当时被称为“杜武库”,比喻他的本领像武库里的兵器那样多,可以说是诸葛亮式的人物。另外,在他的后代中,还出了两位大诗人——杜甫和杜牧。
有这样一批人才相助,以司马家为核心,在最强的魏国内部,渐渐就形了“晋”这股新力量,相当于三国中孕育出了“第四国”,局面有了更多变数——在《率土之滨》推出的新版本“无界”中,就真实再现了这段历史,有了“晋”这个新势力,新选项。
三国鼎立时,蜀魏吴之间互有攻伐胜负,局面大体平衡,谁也吃不掉谁,要打破平衡,就得有新生事物。从历史事实看,“晋”的崛起,正是打破平衡,让历史向前推进的首要原因。
▲新力量登场,变数来了
“晋”的出现,让原本平衡的三国多了一个搅局者,整个局面更加复杂,变数更多,机会也更多。晋有司马师、司马昭、杜预、文鸯,魏有邓艾,蜀有姜维,吴有诸葛恪……置身纷乱错杂的三国后期战局,这些三国后起之秀将如何展现自己的风采,身为统率的你又将如何在乱世之中建设自己的一方势力?
真实的历史上,晋一出现,就标志着三国快到头了,一切都已注定。然而,在游戏里,却有无数种可能!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三国人物,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三国梦,有一个自己期望的历史走向——请来到《率土之滨》的世界,实现你心中的大业,创造属于你的历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