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相声八德(相声八德排名)

相声八德(相声八德排名)

相声八德(相声八德排名)老辈的相声演员往往都有多个名字,一般为观众所熟知的大多是他们的艺名,而本名往往不为人知。除了艺名之外,很多人为了招徕观众,往往还有听起来不太雅致的绰号。每一位相声演员的艺名和绰号背后都有一段趣闻或典故。一、为迎合观

老辈的相声演员往往都有多个名字,一般为观众所熟知的大多是他们的艺名,而本名往往不为人知。除了艺名之外,很多人为了招徕观众,往往还有听起来不太雅致的绰号。每一位相声演员的艺名和绰号背后都有一段趣闻或典故。

一、为迎合观众,自己或同行取的比较接地气的艺名,也有的是观众給起的绰号,叫响了就成了艺名。此类艺名通俗形象,特点鲜明,往往过耳不忘,容易叫响,但也有一部分比较俚俗,听上去不是很文雅。

相声八德(相声八德排名)

相声八德(相声八德排名)

朱绍文的艺名---穷不怕。光绪年间,本是京剧演员的朱少文,因国丧事期间,禁止演戏,迫不得已改行说相声。他给自己取的艺名“穷不怕”。他演出时打击节拍用的竹板上镌刻着“满腹文章穷不怕,五车书史落地贫”的字句。清人李香谷有一首《赠朱绍文》诗说:“数十年来艺谋生,寥寥往事赠朱兄,写得当年郑元和,是大英雄不怕穷。”“穷不怕”的艺名也就此叫响。

李德钖艺名---万人迷。李德钖这个名字本来就是艺名,他原名李佩亭,叫得更响的艺名是“万人迷”。李德钖之父李广义因为为人厚道,邻里中人缘颇好,所以有“万人迷”的外号,从艺后就以外号为艺名,李德钖幼年跟李广义学说相声,起艺名“小万人迷”,李广义去世后就继承了“万人迷”的艺名。李德钖上场时常说的一段定场诗是:“滑稽昔说东方朔,后世遗传贾凫西,由清末迨及民国,称王唯我万人迷。”可见他当时的名气和自信。

常宝堃的艺名---小蘑菇。常宝堃3岁随父亲变戏法,后改说相声,小孩说大人话本来就有意思,又因为口外盛产蘑菇,于是得了“小蘑菇”艺名。小蘑菇7岁到天津,因为是小孩,很快就成名,非常受欢迎。后来开始在电台说相声,小蘑菇的名字逐渐风靡南北妇孺皆知。后来,常宝堃的几个弟弟随着他都叫起了“蘑菇”,常宝霖叫“二蘑菇”、常宝霆叫“三蘑菇”、常宝华叫“四蘑菇”。北京的相声演员连春仲因为在沈阳成名,艺名叫做“白银耳”,在关外名气很大,所以被誉为“关里的蘑菇,关外的银耳”。再加上因相貌憨厚而得名“猴头”的侯一尘,很多人把北京的侯一尘(猴头)、天津的常宝堃(蘑菇)、沈阳的连春仲(白银耳)合称作相声界的“山珍三宝”。

少年成名的演员起艺名风格也类似,比如王世臣艺名小迷糊、李伯祥艺名小神童、魏文亮艺名小怪物。

张宝茹艺名---狗尿苔。圈内人尊称为“狗爷”。上世纪40年代,张宝茹在天津地河北鸟市和三角地一带说相声。因其貌不扬得了这么个艺名,但张宝茹却不从自己外貌上相貌上找包袱,而是擅长在与观众交流中翻“蔫包袱”,颇受同业尊重。

马三立的艺名最有学问。马三立原名马桂福,马三立是他给自己起的艺名。虽然他在相声中自己调侃自己的名字是“马剩下三条腿,对付着还能立得住”,但实际上,他的名字三立却有很深的文化内涵。所谓“君子有三立,立德、立功、立言。”语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衰,此之谓不朽”。马三立曾经在天津汇文中学读书,在老一辈相声演员中被称作秀才,取这样一个艺名,既容易记容易叫响,又不失文化内涵。

白全福的艺名---飞不动、跟着飞。老北京“天桥”第二代“八大怪”最为著名的为“云里飞”是白全福的祖父白庆林。第三代“八大怪”,居首的是小“云里飞”,是白全福的父亲白宝山。因为白全福七岁就在父亲的场子里学“滑稽二黄”,同时学说相声,就起了个“飞不动””、“跟着飞”的艺名。

孙宝才艺名---“大狗熊”,因他长得身高体重,膀大腰圆,而且憨态可掬,所以得此艺名。

张永熙的艺名---小张麻子。张永熙幼年出过天花,所以小时候脸上有浅浅的麻子,他学艺撂地时在北京天桥的张麻子很出名,师父才给他起了艺名“小张麻子”。

属于这类艺名的还很多,比如春长隆叫一撮毛、张杰尧叫张傻子、朱阔泉叫大面包、汤金澄叫汤瞎子、富寿严叫山药豆子、阎笑儒叫阎麻子。

二、因在观众中的影响而得到的美誉

“相声公司”马德禄。马德禄,原名马恩禄,是马三立的父亲.相声“八德”之一。因为马德禄功底扎实、活路扎实、活路宽绰,所会的相声段子很多,所以有了“相声公司”之称。

“笑话大王”“幽默大师”张寿臣。张寿臣的艺术颇受业内外人士的折服,他的相声儒雅中带着幽默,睿智中透着机敏,无论是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以及太平歌词等等,都非常擅长,他十几岁就开创了年轻演员单口相声的先例。加上他的评书功底,稳重大方稳中有哏。他还创作了大量新的单口相声作品。所以被观众称为“笑话大王”、“幽默大师”。

“郭三元”郭荣启。郭荣启的代表作《打牌论》从上世纪40年代火暴天津,至今不衰。当年这个段子曾于同一个剧场连演十几天,场场爆满,甚至郭先生提出换演《拉洋车》或者《黄鹤楼》,观众不同意,非要听《打牌论》。据说为了表演准确,他多次深入赌场观察、体会,把赌徒们输钱时垂头丧气、赢钱时眉飞色舞、停牌时紧张燥动的各种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因而,深得观众喜爱,并用麻将牌术语送给他一个“郭三元”的绰号。

“单口大王”刘宝瑞。刘宝瑞流传下来了大量单口相声作品,其中既有自己创作的,也有在前人基础上加工的,因为他的单口相声一时无两,所以被观众称作“单口大王”。

“相声仓库”王长友。王长友先生的记忆力惊人,据说晚年他会说300多段相声,所以有“相声仓库”的美称。

“摩登刘”刘奎珍。旧社会的相声艺人多剃光头,只有刘奎珍分头油亮,衣着光鲜。又因举止谈吐常露旧话剧的动作和腔调,所以观众赠以外号“摩登刘”。

“捡枣秀才”赵振铎。赵振铎最为观众喜爱的段子是《八扇屏》。而其中的“作湿”“捡枣”等片段,至今也是脍炙人口的,因为赵振铎的台风文雅,再加上“捡枣”的片段妇孺皆知,所以被观众称为“捡枣秀才”

“李大白话旦”、“李快嘴”李伯祥。李伯祥,基本功十分扎实,相声说得又暴又脆。艺术的特点是“快、爆、脆、准”,他最擅长表演快节奏的“贯口”类的节目,又称“李快嘴”,他的《报菜名》、《大戏魔》、《夸讲究》都很著名,所以得了“李大白话旦”、“李快嘴”的绰号。

“笑话篓子”刘俊杰。刘俊杰2000年前后在天津电台连续数年主持一档节目,节目中的名字是“笑话篓子”。2001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他和唐杰忠合说的《戏迷》让很多观众耳目一新,”笑话篓子“这个绰号也在全国叫响了。

三、使用“字辈”或者老前辈给的艺名

关于相声“德”“寿”“宝”“文”字辈的由来,此前已有专文《德寿宝文明的由来》讲过,这里不再赘述。

张寿臣的徒弟,都有“立”字。张寿臣按照家里的排序,弟子一律按照“立”字排。因为张老先生早年比较迷信,有位算命先生给他算过卦,说他五行缺木,于是呢,张老先生就把自己的儿子、徒弟的名字里全部加上了木字儿:儿子张立林、张立椿,徒弟:常立桐(常宝堃)、刘立棠(刘宝瑞)、康立本、冯立樟、袁立栋(袁佩楼)、田立禾(田中敏)、穆立枢(穆祥林)、于立相(于世德)。

张杰尧的弟子,都有“松”字。张杰尧收十二名弟子,称为“十二棵青松”。有单松亭、关松明、袁松麒、班松麟、田松山、刘松江、辛松斌、郑松涛、陈松波、杨松临、王松声、王松葵。

马三立的弟子,以”笑“字排辈,有阎笑儒、尹笑声等人。

常连安原名常安,常连安是他的艺名.他本来是学京剧的,十四岁进北京富连成班,与马连良、于连泉等同科。萧长华在其本名常安中加一连安,取艺名常连安。后因嗓子“倒仓”(青春发育期嗓音变低哑)无法唱戏,才改说相声。

侯宝林曾用艺名侯保麟,他的师兄弟名字一起是“麒麟童”三个字,之所以后来改为侯宝林,这里面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1933年初夏,京剧大师周信芳进京在广德楼献艺,演出拿手戏《萧何月下追韩信》、《徐策跑城》等戏,一时轰动京城,三天的票预售一空。侯宝林的师父朱阔泉慕名去广德楼拜会周信芳,一则与大师结交朋友,二则观摩大师演出。不料因没有买上票,被门房挡了驾。朱阔泉说:“我是朱阔泉,是麒老板的朋友”。门房说:“那好,请朱先生稍候,待我去禀知麒老板。”说完,急匆匆来到后台,报知周信芳,周信芳沉思了一会儿,说:“在北平,我没有叫朱阔泉的朋友?”门房回到门口,对朱阔泉说:“麒老板不认识你,没你这个朋友,请回吧。”只羞得朱阔泉无地自容,气冲脑门儿,一跺脚,好!这个朋友不交了!朱阔泉越想越窝囊,好你个麒麟童!我收徒弟就叫“麒麟童”!后来朱阔泉收了三个徒弟,大徒弟姓李,起名“李宝麒”;接着收了“侯保麟”和“王宝童”,于是“麒麟童”全齐了。解放后,侯宝林为了消除这场误会,便将“麟”改为“林”了,这便是“侯宝林”的由来。

高英培原名高敬昌,最初的艺名叫高伯棠。因为师父赵佩茹非常喜欢他,决定再给他取个艺名,就把女儿名字中的一个字“英”赐给了徒弟高英培,正在谈话间,京剧大家谭晓培进来了,说我也喜欢伯棠,把我最后一个字给他。于是他就有了一个相当当的名字——高英培!

苏文茂的艺名有两个---苏伯光、苏仲仁。这个事情苏先生生前多次说过:“我拜师的时候,唱单弦的谢芮芝先生给我起了个艺名-苏伯光。等我到了北京启明茶社演出时,我师父的师父张寿臣先生不高兴了,因为前辈说相声的有一位叫卢伯三的,所以又给我改了个名叫-苏仲仁,因为我前边还有一个师兄叫李伯仁,后来他不说相声了。后来我回天津演出,演出时海报上的名字有时是苏伯光,有时是苏仲仁,有时是苏文茂,后来我师父说:老这样不行,你自己说你到底叫什么?”我说:干咱们这一行的走南闯北哪儿都去,我就妈妈一个亲人了,我怕改了名字,回头她找不着我!从此,我一直在用我的原名—苏文茂。”此后,这一辈的相声演员就以“文”字来取艺名了,比如刘文亨,魏文亮等。

四、为了方便而取的艺名

马季原名马树槐,1957年,巡回演出中的一天,侯宝林先生突然对他说:“你这个马树槐呀,绕嘴,作为一个相声演员,不仅在台上表演要响,名字叫起来也要响,这样人家容易记住你,你改个名吧,换个艺名。”那时候正值我国放映一部匈牙利出品的故事片《牧鹅少年马季》,这部影片在当时影响很大,马季看了也很喜欢影片的主人公,影片中的马季就是一个十分幽默滑稽的角色,所以马季征得侯宝林同意后取了此名后。

“笑林”的艺名是李谷一起的。笑林,原名赵学林,曾用名赵小林、赵别林,因为与一位相声作家同名,后来在李谷一的建议下,改为艺名“笑林”。

赵炎原名“赵殿燮”。原名一直用了30多年。马季建议他改名:“这名字念起来不顺口,看起来也生僻,不认识的还以为你叫‘赵殿变’呢。”赵炎先是改名为赵焱,结果马季还是认为这个字繁琐,于是就又去了一个“火”,叫做赵炎了。

上一篇: 独孤般若真实历史(独孤曼陀真实历史有几个孩子)
下一篇: 溥仪的爸爸是谁(溥仪的爸爸是谁和雍正是什么关系)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