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时候每天都说,凭什么?”
“挺想出一个帖子,鼓励小伙伴们别焦虑。”
“认识了很多和我一样暂时没找到工作的人。”
十二铜表法时间内容影响(罗马十二铜表法时间)
“从日结工做起,每天分拣快递、送货。”
毕业季,这是千万分之一们的七月。
1076万,我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今年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一方面,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慢就业”“缓就业”成为热词;另一方面,7月到12月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全面展开,关注和帮助,慢不得。
央视新闻《相对论·行动派》第二期,网上征集、跟拍四个姑娘的求职经过。近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她们有的求职成功,有的仍在努力——这个姑娘的网名,叫“有只猫七月”(以下称“七月”)。
↓打开“七月”的夏天↓
【视频】1076万+:“七月”的夏天|相对论?行动派
“七月”的困惑
六月底,“七月”在一个名为“校招遗漏人才自救中心”的线上小组开帖,记录自己边找工作边打短工的经历。
她是2021届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考研失败后,今年3月开始投简历,从老家襄阳到省会武汉,一直不顺利,整夜整夜失眠。
“为什么想到打短工?”《相对论》私信联系上“七月”,记者庄胜春问。
“想知道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怎样的人。”“七月”回答。晚上八点多,“七月”坐在亲戚家楼下的马路边连线,凌晨出门干活,刚刚吃完晚饭。“当时比较迷茫,亲戚说,人家不读大学进厂打工一个月还能挣五六千。听到后难过了一下。但觉得确实也可以去体验一下。”
至于在网上发帖,“七月”说,是想告诉小伙伴们,可以用另一种方法活着,没必要一直去否定自己。
“我不想再经历那个整夜整夜失眠的阶段,我也不想和我有一样经历的人也处在这个困境,没有办法向前走。”
“七月”说,送货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小哥,特别逗——有八张椅子要送,只有他一人值班,和一个小推车。小哥看着椅子和小推车,一边骂骂咧咧,一边想办法把椅子摞在一起装上送走。
“我觉得我还挺佩服他的。看着他们,我就有希望。他们也在一直努力,我也需要一直努力。”
回答“七月”
武汉求职不利,“七月”准备到“北上广”闯一闯。《相对论》记者庄胜春约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一起给“七月”拨通了视频电话。政策专家变身“咨询导师”——
“我还是迷茫,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工作?”
“会计专业要求动手能力。你学了会计三张表是吧,你还要做过账。去事务所实习过没有?”
“没有,当时没有这个规划。”
“注册会计师,考那个证了吗?”
“没有。”
“你可能还是职业规划,包括在这个专业领域怎么去做,还是不清晰,是吧?”
曾湘泉告诉“七月”,中国需要大量优秀的财务分析人员,“像资本市场分析、大数据分析,都非常重要”。他建议“七月”可以参加这些方面的培训。
“你的性格很好,很豁达,跟人沟通的能力强,也可以向营销、管理或其他方面发展。将来可以再去读个研究生。但是读研究生不要纯粹为了学位学历,要解决工作能力问题。”
挂断连线后,曾湘泉说,这学生性格很好,沟通能力很强,很多事都能做,怎么可能找不到工作呢,不可能的。
曾湘泉的就业贴士
就业压力年年有,为何今年尤其大?首先,供给方面:1076万高校毕业生,规模前所未有。再加上一百多万回国发展的留学生。其次,疫情冲击了需求,也影响了人的流动,一些企业招聘速度变慢。几个因素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到压力大。
毕业未就业,焦虑怎么办?以“七月”为例,在职业生涯早期遇到不顺,去体验生活,增加对社会的认知,这可能转变成人生经历的财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继续学习。可以这样想——在经济下行的时候,提高自我的机会成本比较低;反过来,经济改善更需要人工作的时候,提高自我的机会较高。
可以关注哪些具体政策?“就业见习”计划,我觉得还是不错的。我做过调研,在企业里见习不只有知识上的培训,还有软技能上的培训,比如团队合作、责任心等等。有的学生参加完见习以后,精神面貌都变了。今年国家针对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24岁失业青年,实施了“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我觉得还可以推广,推广到高校三、四年级的学生当中去,让学生更早地接触社会。
还有这些平台可以关注
↓↓↓
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平台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
中国公共招聘网
就业在线
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求职登记小程序
……
《相对论·行动派》
下一期
明天推出
《最后100米:“小哥”们的新角色》
总监制|钱蔚王姗姗
监制|张鸥
制片人|庄胜春汪洁
记者|庄胜春宋菀张伟泽王胜东
主编|尚晓煜张宗尧
摄像|张宗尧牛永毅康毅刘豪
技术|夏文
编导|郝薇单楚玉谭瑶
视频|张莹杨青杨振江
视觉|王少华
统筹|纪方
感谢|“校招遗漏人才自救中心”小组组长“桃子”和管理员“九姑娘”对前期调研的大力支持。祝管理员“兔子”早日找到心仪的工作!
扫描下图二维码看更多新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