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战役后,十八军暂停进军,以实际行动体现党中央的和平诚意。而此时进驻昌都的十八军将士,又一次面临着断粮的绝境。
其实,在昌都战役打响前,断粮断供已迫在眉睫了。昌都战役打响时,很多官兵揣着四两代食粉就冲上了战场。特别是担任千里大迂回的52师154团,不仅要忍饥挨饿,还要日夜行军。从青海玉树补充的粮食很快吃完了,饥饿就像蛇一样钻进大家的肚里,一口口蚕食着每个人的承受极限。有的战士饿极了,就把棉衣里的棉花扯出来吃了,还有的捡牦牛角和骨头,用火烧糊,然后用石头砸成粉末吃,顿时上吐下泻。战士们饿得脸都发绿了,后来连郄晋武的马也被杀了成了大家的口粮。
十八军(十八军进藏政治重于军事的原则的提出者是)
昌都战役胜利后,断粮断供更加明显了。昌都较之甘孜,又向拉萨前进了五百多公里,而当时公路并没有修通,再加上大雪封山,飞机无法空投。昌都断粮其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之长、人数之多,远远超过了甘孜断粮。
虽然全军上下都知道“政治重于军事,补给理于战斗”的道理,但后方粮食经常跟不上,却是让所有人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的现实。
进军西藏前就有“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重要指示。昌都断粮,时任52师直属队指挥长的乔学亭组织军地人员赶着1000多头牦牛,驮了100多驮口粮和4万银元,拼命往昌都运粮。但是,这100多驮粮食要解决与18军52师的万多人和2000多匹骡马就犹如杯水车薪。后方部队又接连组织军地人员夜以继日地为前方运粮。
甘孜断粮时还有野菜可以挖,地鼠可以捉。而昌都断粮时值11月,雪域高原十分寒冷,野菜自然是找不着了,地鼠更抓不着了。
昌都断粮后,每人每天的配给就只有四两(相当于现在的2.5两)。这仅有的口粮,每天分成两顿,还要严格按定量执行,炊事班“粉少水多”、煮出来的粥因为太稀,竟能映得出人影,被大家戏称为“四只眼糊糊”。每次开饭,各个连队的干部、党员总是找出各种理由让战士们先吃,轮到他们自己时,已经所剩无几。
那时每个战士身上都背着几盒为进藏部队特制的蛋黄蜡,每盒有十根,每根大约手指般粗细、二十多厘米长。虽然只是由蛋粉、白糖、盐、淀粉等原料制成,但在当时已算是最宝贵的营养品,不到最后时刻,谁也舍不得拿出来吃。每个战士都发了银圆带着,但部队有纪律,不能随便上街买东西,以防扰乱当地市场。
时值冬季,断粮已越来越严重,“四只眼糊糊”越喝越稀,饥饿越来越难以忍受,文工队、美术分队已出现了有人把贴标语剩下的糨糊喝光的情形。
好多战士们在回忆这段经历时都会提到这样的事情:饿极之时,听说路上有饿死的马、便连夜找回来。马肉吃掉了,马肠子也不浪费,拿来煮粥吃。开始,炊事班的战士不懂得马肠子不仅要洗外边,还要翻过来把里边也得洗干净,就直接把肠子里的马粪连同饭一起煮。开饭时,吃着不对头,怎么这么苦?后来知道情况后,也舍不得丢掉。为了充饥,领导带头,再苦也要咽下去!
那时,人肚子饿了靠意志力撑着,而马肚子空了不肯上路。在断粮的日子里,骤马每天也要保证四五斤草料。战士们饿着肚子上山给马割草,意外发生了。炮兵营一名战士早上喝了碗“四只眼糊糊”就上山割草,背着六七十斤草下山时,脚下打飘,眼前一黑,从悬崖上掉下去,壮烈牺牲。
当年的女兵黄文琼说:“有一次排练打腰鼓的时候,我饿得头晕眼花,一头倒在地上起不来,別人间我,你怎么啦?我只好说,我有点困,让我躺一会儿吧!”早饭后,她仍旧和战友们照样上山,沿着小路去打草。忽然,一大群牦牛迎面而来。本来人应该往路的里侧避让,黄文琼在慌忙中却幕向了路的外侧。一头牦牛撞得她身子一歪,直向山下滚去。山下就是激流汹涌的澜沧江。万幸的是,她被一块大岩石挡在了半山腰。大伙把黄文琼救上来时她的脸和脖子上都是血。卫生员给她处理伤口,脸上包满了纱布。吃饭时,她张不开嘴,有人找来了一根空心草作吸管,痛得她边吸边流泪。许多年后,回忆那段往事,黄文琼说出一句让人心痛的话:“那时最刻骨铭心的是饥饿,要是能让大家填饱肚子,我宁可再摔几次!”
还有一位叫孙常愉的女兵,有一天梦见自己在昌都的大街上,用部队发的全部卫生费买到了五六个又大又香的肉包子。兴冲冲地跑回帐篷……正在这时她突然被人胳肢醒了,原来她笑出了声。当她把梦里的情景说给大家听时,一位年长的女兵风趣地说:“早知道就不该把你弄醒,要不然我们现在正跟着你在梦里吃大肉包子呢!”
……
昌都断粮,让部队的意志、特别是政策纪律观念再一次经受了严峻考验。
比如155团三营机枪连三名战士奉命去买糌粑,转了半天空手而归,回来的路上却意外发现一只装满了糌粑的牛皮口袋。拾到糌粑能不能拿回去吃?不能!再饿也要交还给失主。三人等在原地,不久便见失主骑马飞奔而来,当失主从战士们手中接过糌粑口袋时,激动得热泪直流,骑马走了很远还不时回过头,伸出大拇指不断高喊:“亚姆,亚姆(好)!”
就这样,解放军的伟大形象在昌都传开来,得到了藏族同胞的一致称赞。
在断粮的日子里,官兵们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也只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就盖起了“进藏第一房”。“进藏第一房”是为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军委员会的成立大会而建的,是一个可以容纳四百多人开会的礼堂。
就在“进藏第一房”既然建成之时,后方补给终于运到。同时,阿沛·阿旺晋美利用自己的影响,筹集了粮食100万公斤、元根40万公斤、牦牛和羊一万头,这才解了燃眉之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