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三出阙(三出阙是什么意思)

三出阙(三出阙是什么意思)

三出阙(三出阙是什么意思)1、大明宫是有唐一代建设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三出阙(三出阙是什么意思)2、大明宫是有唐一代皇帝朝寝时间最长、朝寝皇帝最多的的宫殿;大明宫从太宗初建到高宗时期完全建成,就基本取代了太极宫的政治功能,皇帝日常朝寝大部分也就东移

1、大明宫是有唐一代建设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三出阙(三出阙是什么意思)

三出阙(三出阙是什么意思)

2、大明宫是有唐一代皇帝朝寝时间最长、朝寝皇帝最多的的宫殿;

大明宫从太宗初建到高宗时期完全建成,就基本取代了太极宫的政治功能,皇帝日常朝寝大部分也就东移到了大明宫,唐代三大内的太极宫大部分时间就成了礼仪性质的宫殿,比如唐代皇帝登基、大丧等重大礼仪活动依旧在太极宫举行,《大唐开元礼》制定的空间模板依旧在太极宫,兴庆宫除了玄宗时期皇帝常驻外,其他时间都是太上皇或者皇太后等后妃的居住地。

唐代大明宫从太宗时期起,到高宗、武则天、一直到唐代末代皇帝唐昭宗,共有19位皇帝朝寝大明宫,历时时间之长,皇帝数量之多也是隋唐宫殿不能比的。

3、大明宫是有唐一代气势最雄伟的宫殿建筑群;

唐代大明宫是唐代建筑水平的最高代表,唐代的皇帝和诗人留下了许多关于大明宫的诗,关于描述大朝会盛况的诗歌数量也不少,充分说明了唐代大明宫气象万千,而现代考古结论也支持了这一点。

大明宫第一次用单独的三个宫殿群落对应周礼“三朝五门”中的三朝,也就是前朝、中朝和内朝,从而奠定了后世的三大殿制度。而开创这一先河的,就要从含元殿广场说起。

唐代的重大礼仪除了登基、大丧礼仪,其日常最主要的就是元日冬至大朝会,大朝会期间万国来朝,是唐王朝宣扬国威的主要场所,当然大朝会并不会每年都会举行,例如朝廷对外用兵、灾荒、大丧以及遇到雨雪则不举行大朝会,有唐一代,大朝会举行地点最多的就在大明宫含元殿广场,据史料统计,唐代光在含元殿广场举行的大朝会就多达八十几次左右,而在这期间要数盛唐时期玄宗在位时举行的次数最多。

根据周礼的“三朝五门”制度,天子举行大朝会的地点在外朝,《周礼·秋官·朝士职》郑玄注:“天子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内朝二。其天子外朝一者,在皋门之内、库门之外,大询众庶之朝也,朝士掌之。内朝二者,正朝在路门外,司士掌之。燕朝在路门内,大仆掌之。诸侯之外朝一者,在皋门内、应门外。内朝二者,亦在路寝门之外内,以正朝在应门内。简单来说,三朝就对应外朝、中朝、内朝,外朝是举行大朝会的场所、中朝是朔望朝,也就是常朝、正朝,内朝就更随便了,皇帝可以随时召见大臣的地方。

在大明宫以前,外朝一般都在宫城门举行,《唐六典》:““(太极宫)宫城在皇城之北,南面三门:中曰承天,……若元正、冬至大陈设,燕会,赦过宥罪,除旧布新,受万国之朝贡,四夷之宾客,则御承天门以听政(原注:盖古之外朝也)。其北曰太极门,其内曰太极殿,朔、望则坐而视朝焉(原注:盖古之中朝也……)。……又北曰两仪门,其内曰两仪殿,常日听朝而视事焉(原注:盖古之内朝也……)”。唐初在太极宫举行大朝会,就是在承天门举行的。

到了高宗时期,大明宫初成,《唐六典》:““(大明宫)丹凤门内正殿曰含元殿(原注:……今元正、冬至于此听朝也[外朝]),……宣政北曰紫宸门,其内曰紫宸殿(原注:即内朝正殿也)””

宋人叶梦得在《石林燕语》中对大明宫三大殿分别对应周礼三朝有较为详细的记述。其文载,“唐以宣政殿为前殿,谓之正衙,即古之内朝也;以紫宸为便殿,谓之上,即古之燕朝也,而外别有含元殿。古者,天子三朝:外朝、内朝、燕朝。外朝在王宫库门外,有非常之事,以询万民于宫中。内朝在路门外,燕朝在路门内。盖内朝以见群臣,或谓之路朝;燕朝以听政,犹今之奏事,或谓之燕寝。郑氏小宗伯注,以汉司徒府,有天子以下大会殿,设于司徒府则为殿,则宜有后殿。大会殿设于司徒府,则为外朝;而宫中有前后,则为内朝、燕朝,盖去周犹未远也。唐含元殿,宜如汉之大会殿,宣政、紫宸乃前后殿,其沿习有自来矣。方其盛时,宣政盖常朝,日见群臣,遇朔望陵寝荐食,然后御紫宸;旋传宣唤仗入,宰相押之,由门进,百官随之入,谓之唤仗入。紫宸殿言,犹古之言寝,此御朝之常制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宋太宗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右谏议大夫张洎在参与制定入礼仪时,曾云:“窃以今之乾元殿,即唐之含元殿也,在周为外朝,在唐为大朝,冬至、元日,立全仗,朝万国,在此殿也。今之文德殿,即唐之宣政殿也,在周为中朝,在汉为前殿,在唐为正衙,凡朔望起居及册拜妃后、皇子、王公、大臣,对四夷君长,试制策举人,在此殿也。今之崇德殿,即唐之紫宸殿也,在周为内朝,在汉为宣室,在唐为上,即只日常朝之殿也”

大明宫含元殿丁雨佳制作

同样,我们也看到,《旧唐书》含元殿“如承天之制”,这已经就很清楚了,从功能上来说,丹凤门一般承担了皇帝下达诏书、大赦等重要礼仪,含元殿则是举行大朝会的地点所在,也就是说,原来在承天门上举行的活动现在改在了丹凤门到含元殿这一空间上来举行了。这一变动对后世的影响巨大,原来的大朝会是在门楼上举行,现在则在一个封闭的大殿前举行,更加增加了大朝会庄严肃穆的形象。

1、建筑等级提升

前朝大朝会由在宫城门举行改在了宫城门和含元殿这一巨大的空间内举行,三出阙的宫殿建筑外加五门道的宫城城门,构成了“三朝五门”的外朝区“三出阙宫殿、五门道宫门”,“三出阙、五门道”的最高等级。

2、空间意象提升

丹凤门和含元殿是长达670米左右的中轴广场,左右至少宽三百多米的大广场,其面积堪比今天的北京天安门广场甚至更大。大朝会正对大殿举行,气象上更加庄严肃穆。

3、后世影响深远

至此唐代以后,大明宫三大殿制度影响深远,而后世的大朝会基本延续了这一模式,只不过在规模上比唐代小了很多。

上一篇: 王自用(王自用三十六营)
下一篇: 春分古诗(春分古诗大全)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