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上一讲谈到,段干子提议向秦国割地求和,苏代——或者孙臣——来劝魏安釐王,说段干子的谋划完全出于私心,严重损害魏国利益。魏安釐王虽然被苏代点醒,但犯难的是,割地求和的安排已经落实下去了,开始走流程了,停不下来了。
这种局面,特别考验提案人的功力。
魏安厘王的厘怎么读(魏安厘王怎么读)
于是苏代拿下棋打比方,说枭棋之所以最重要,是因为得到枭棋之后就有了自由裁量权。如果吃掉对方的棋子合适,那就吃,不合适的话,那就不吃。魏王您运用智慧解决国家大事难道还比不上运用枭棋吗?
这番话之所以在今天听起来特别费解,是因为战国年间的博弈玩法已经失传了。虽然有不少考古发现——尤其是汉墓当中的画像——让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古人的娱乐场面,甚至连棋盘和棋子的样式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但到底怎么玩,至今依然一知半解。
大体上说,枭棋是一种叫“六博”的游戏用到的棋子,顶端刻有枭鸟的形象。枭,就是猫头鹰。棋子像骰子一样投掷在棋盘上,虽然我们不知道投掷成什么状态算是拥有了枭棋,总之拥有了枭棋之后,就可以决定要不要吃掉对方的棋子了。
苏代用枭棋打比方,意思是说割地求和这件事毕竟还在走流程,土地还没有真的交给秦国,主动权依然掌握在魏安釐王手里,那么到底要不要割地,全凭魏安釐王决断。
苏代这番话到底对不对呢?
从道理上说,确实没错;从方式上说,犯了职场新人常犯的错误。
今天的职场中人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凡是劝谏,有一破必有一立。苏代错就错在只破不立,把难题抛给了魏安釐王。这时候的魏安釐王就像一名踏入了危险地带的旅客,有人告诉他,说他手里的地图是错的,但正确的地图既不知道有没有,有的话也不知道在哪儿。
如果换一位有能力的领导,比如魏文侯、魏武侯,哪怕是魏惠王也好,总还有办法自己去找出路。但当下的这位魏安釐王,堪称自魏文侯以来最缺乏领袖气质的一位魏王。苏代把决策难题抛给了他,他能怎么办呢?
已经明白自己错了,虽然知错就改未必就好,这一来得罪秦国,二来朝令夕改有损国君的权威性,但如果将错就错,那么既要承担实实在在的损失,心里还要憋一口气,不痛快。
魏安釐王到底何去何从,不同史料说法不一。《战国策》说他从谏如流,中断了割地计划,但事情如果就这样半途而废,秦国却没有任何反应,这实在不合常理;《史记》说他破罐子破摔,终于还是割让南阳给秦国了;《资治通鉴》说他没听苏代的话,终于还是割让了南阳,南阳就是修武。
《资治通鉴》的原文是:“魏王不听,卒以南阳为和,实修武。”这句话不太容易理解,一是因为《战国策》也好,《史记》也好,谁都没提修武什么事。不知道司马光这个说法从何而来,二是因为“实修武”的“实”字涵义很特殊。
先看第一点,司马光的史料来源是南朝学者裴驷《史记集解》引东晋学者徐广的《史记音义》,徐广解释地名的演变,说南阳有两处,一处就是魏地的修武,秦以前叫南阳,秦始皇改名为河内;另一处属于韩地,是荆州的南阳郡。
再看第二点,“实”,“实实在在”的“实”,在这里的用法相当于“即”,意思是南阳即修武。这种句式在前文已经出现过了,那是周显王三十七年(前332年),“魏以阴晋为和于秦,实华阴”,意思是阴晋即华阴。
如果魏安釐王割让的土地就是修武的话,那么对应今天的版图,大约是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获嘉县旁边有一个修武县,依然保留着“修武”这个古老的名字。
魏国向秦国割了地,韩国向秦国求了援,这下韩、魏两国一同做了秦国的小弟,马上就要尽小弟的义务了。
这一年里,韩釐王死了,韩桓惠王继位。新君继位的第一件事竟然就是调兵遣将,准备跟魏国一道追随武安君白起去打楚国。
几年前白起伐楚,重创楚国,迫使楚顷襄王迁都陈城,而要再打陈城的话,就需要韩、魏两国配合,从韩、魏境内借道行军。所以,秦国暂时放了楚国一马,转过头来收拾韩、魏。现在既然把韩、魏两国都收服了,是时候开启伐楚事业的下半场了。
天时、地利、人和貌似都齐备了,秦国的兵锋看来无论如何都拦不住了,但偏偏有人要凭三寸不烂之舌力挽狂澜。这个人,就是楚国使者黄歇,后来他会受封春申君,成为“战国四公子”当中最后出场的一位。但这个时候,他还只是一名很普通的楚国外交官,偏巧在这个时候的时间点上到了秦国,近距离嗅到了山雨欲来的味道。
黄歇生怕秦国这一战会彻底灭掉楚国,所以给秦国决策层写了一封长信。黄歇的一生功业就是从这封长信开始的。
《资治通鉴》这一次完全没有节约篇幅,从《史记·春申君列传》里边把信件内容略作删改就照搬过来。信里首先阐明“物极必反”的道理,说这些年秦国迅速崛起,国力之强前无古人,而越是这种时候就越该谨慎,免得盛极而衰。夫差和智瑶都是前车之鉴,这二位都是在不可一世的巅峰时期突然败亡的。
接下来,黄歇说理的第二步,从阐明秦国一以贯之的战略意图开始,说秦国3代先君都想让秦国的土地和齐国接壤,以便斩断合纵的腰部。所以,秦王应该好好继承先君的遗志,继续往东打,可不该往南打我们楚国。
第三步,回归现实,说秦国如果非要打楚国的话,行军路线只有两条,要么走随水西岸,费力不讨好,要么借道韩、魏,把后背对着韩、魏。秦军最有可能借道韩、魏,但别忘了韩、魏两国世世代代跟秦国结仇,积怨已深,别看他们现在摆出服服帖帖的样子当小弟,将来抽冷子就会捅秦军后背一刀。
第四步,提出新方案,建议秦楚结盟。
黄歇这封信很会引经据典,先是一句“诗曰:靡不有初,鲜(xiǎn)克有终”,接着又是一句“易曰:狐涉水,濡其尾”,然后很清楚秦国人没文化,赶紧拿白话做解释,说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善始容易善终难。
黄歇引诗转文不只有这两处,只是司马光刻意弱化《资治通鉴》的文学色彩,能删的就给删掉了。但即便我们读这个删节版,也能感觉古风犹存。当年孔子有名言说“不学诗,无以言”,是因为在贵族圈里,尤其是外交场合,熟练引用诗句不仅是社交的必备技巧,也是社交的必知礼仪。如果“不学诗”,在贵族圈确实“无以言”,只能跟市井百姓对话去了。
黄歇就这样既有贵族范儿,又有辩士风,又是引经据典,又是分析利弊,竟然真的说服了秦国的决策层,仗不打了。秦昭襄王请黄歇回国,向楚顷襄王转达结盟意向。
秦楚关系竟然真的从此缓和了下来,很难想象秦国决策层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更难想象黄歇一封信真的可以逆转时局。这背后应该藏着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关键,但无论如何,一场箭在弦上的灭国之战就这样消弭于无形,《资治通鉴》第4卷也正好结束在这个奇妙的时间点上。
现在秦楚结盟了,韩、魏两国也唯秦国马首是瞻,而我们又知道秦国的战争发动机停不下来,那么接下来的国际局势又会向着什么方向发展呢?秦国在这一刻放过楚国,到底算不算明智之举呢?
到这里,我们已经讲完《资治通鉴》整整4卷内容了,我们下一讲再见。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下期再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