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汉武帝刘彻用“建元”作为年号以后,一千多年之间,皇帝的年号有好几百个,其中因为时代治乱离合的变化故意附会更改年号的不可胜数。其中,也有不少较明白地预示吉凶的年号。
如东晋元帝司马睿的年号“永昌”。郭璞解释说,“昌”字表示有二个太阳。当年冬天晋元帝果然死了。
萧琮琦(萧琮琦西华大学)
东晋桓玄擅权时,将晋安帝的年号改为“大亨”。有人说,这两个字分开,可以解释成“一人二月了”,即“大”字分为“一人”,“亨”字分为“二月了”。次年二月,桓玄果然失败了。
萧栋和武陵王在同年当皇帝,都以“天正”为年号。有人说,“天”字指“二人”,“正”字可看成是“一年即止”,这样二者合起来便是“二人一年而止”。后来果真如此。
北齐文宣帝高洋以“天保”为年号。有人说这二个字可以分解为“一大人只十”。高洋果然在位十年就死了。不过梁明帝萧岿也用这个年号,却在位二十三年。有人说,萧岿统治的地方很小,所以不是鬼神吉祥可以预测到的。
北齐后主高纬以“隆化”为年号。把“隆”字的后两画移到“化”字上,便成了“降死”;安德王延宗以“德昌”为年号,可以说成是“德有二个日(太阳)”。
北周武帝宇文邕以“宣政”为年号,这两个字被看成是“宇文亡日”;宣帝宇文赟以“大象”为年号,则被看成“天子冢”,在位仅一年。
梁后主萧琮和晋出帝石重贵,都以“广运”为年号,“运、字繁体写作“運”,被看成是“军走”,即部队逃散。
隋炀帝杨广的年号为“大业”。“业”字在古代写作“業”,于是“大业”便可以看成是“大苦末”。
唐僖宗李儇的年号为“广明”。“广”字繁体写作“廣”,这二字便可以看成是“唐去丑口而着黄家日月”,即预示着黄巢造反的祸患。
宋钦宗赵桓的年号为“靖康”。可以看成是“立十二月康”,果然在位一周年,便被金人虏走,由康王赵构建立了南宋。
宋神宗赵熙宁末年,准备更改年号。公卿大臣指出了三个名号送给神宗,这三个名号分别是“平成”、“美成”、“丰亨”。神宗看了以后:“成字右边带戈,美成,好像‘太羊都负戈即带上兵器,不好。亨’字下面好象‘为子不成即子字少一横,不如把亨’去掉,加上个‘元字”。于是便改为“元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