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学?
(原创作品,严禁抄袭。)
国学,中国学,中学。这个国学,可以定义为狭义国学与广义国学。狭义国学,是指
儒学。广义国学,是指以儒释道为主流,诸子百家为支流的学问总称。先秦百家之时,诸
子争鸣,各谓一得,故庄子曰:道术为天下裂。在百家争鸣之时,出现了儒,道,墨,法
四大家。这一时期,是中国(汉族)思想发展史上第一座高峰,从此就奠定了中国大部分
学说基础。同时期,西方,古印度,都先后出现了思想爆发期。这是世界文化共有的现象。
不必烦说。
那么可不可以先秦诸子百家就可以认为是国学了呢?显然不是。
诸子百家之说,
历经历史的演变,很多子学,都渐渐湮灭,被历史所淘汰。何况中国自东汉明帝以後,主
流思想再次发生了突变。伴随佛教的东传,中国逐步建立起以儒释道三教为主流思想的国
学。所以,用先秦诸子百家代表国学,就不全面,将佛学排除其外。因此,广义的国学,
就是指儒释道三教为主流,诸子百家为支流的学问。这是举其大而言。当然,也包括诗词
歌赋,琴棋书画。这些小道(词章学,训诂学)。所以,对国学,中国学,汉学,中学,
作广义的定义,就是如此。
国学是中国之学,是以儒释道三教为主流,以诸子百家为支流的学问总称。
为什么狭义特指儒学呢?这是通过对经学史学进行总结得出的观点。传统儒士,是
以经史互参为主要内容的。即是今人所称的经学,史学。在长达二千余年的帝制时代,儒
学一直作为中国官方的学问,或者称之为官方政治学,长期占据国人的主流思想。自西汉
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中国官方的学问就是儒学,并一直延续至满清亡
国。这其中,就包括两汉晋唐的经学,宋元明清时期的理学,心学,朴学等等。特别要值
得一提的是,自隋朝开科取士之後,儒学就成为取天下士的官学。历经隋,唐,北宋,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