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年9月27日

image.png

2020年9月27日,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以下简称“中科院前沿局”)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科研机构研究生教育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科研机构工委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科研机构工委会主任委员、中科院前沿局副局长王颖教授,副主任委员、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顾长志研究员,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地质地球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副院长魏勇研究员,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教育处副处长王涛,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院长办公室副主任王仕龙,以及科研机构工委会委员参加会议。会议特邀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以下简称“学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赵忠升出席。会议由科研机构工委会秘书长、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教育处处长卢葱葱主持。

魏勇副所长首先代表地质地球所所长吴福元院士欢迎科研机构工委会委员的到来,感谢前沿局、学会和科研机构工委会对地质地球所的支持与信任。同时,简要介绍了地质地球所的历史、地学一级学科评估的筹备情况。一直以来,地质地球所都将研究生培养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和使命,并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杰出地质学家,也非常欢迎科研机构工委会将地质地球所作为“麻雀”解剖,分析我国自主培养研究生的教育规律。

赵忠升主任对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进行了解读和分享。首先,要全面认识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的意义,这次会议召开对于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工作具有历史性、标志性意义。研究生教育会议的召开既是世界的需要、国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也是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二是要深入领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的精神实质。这次会议明确了研究生教育的定位,明确了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方向,提出了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目标,指出了研究生教育发展改革的指导思想,对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工作做出重要部署。三是要加强工作指导,督导工作进展,抓紧示范引领。要注重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落实的科学性、体系性、协同性和持续性。

王颖局长作了题为《坚持科教融合,构建多主体协同培养研究生的新机制》的报告。报告通过分析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类型与结构的历年变化,并与英美德法日韩澳等国家进行对比,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在取得重要成就的同时还面临诸多挑战。我国科研机构在研究生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从1981年正式建立学位制度起,科研机构就与高等学校共同承担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学位授予工作。科研机构拥有高水平建制化的科研队伍、具备良好的科研环境条件、承担丰富的前沿科技研究项目等方面优势,但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政策,通过设立科教融合专项招生计划、授权联合授予学位、推动高校与科研机构师资“双向双聘”等,支持科研机构更多地参与研究生培养工作。

科研机构工委会基础组、资环组、生命组、高技术一组和高技术二组等5个小组组长杜红荣、宋玉环、王燕飞、方秀军和李琳分别汇报了近期的工作进展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基础组以研究生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工作为着力点,找出问题、重点调研、布局整改、突出特色。资环组实行地区轮流负责制,针对资环专业特点,从心理和精神健康入手,切入教育管理干部工作,加强学生思政工作。生命组通过举办培养单位和就业单位协商会,根据资环专业特色和用人单位反馈,适度调整培养方案,提高培养质量。高技术一组通过设立研究课题,鼓励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开展课题研究,编制研究生教育案例汇编,促进各培养单位交流。高技术二组通过设立轮值会议主席和联络人制度,促进小组单位加强联络与探讨。

与会人员畅谈对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的学习体会,对《坚持科教融合,构建多主体协同培养研究生的新机制》报告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就报告中的意见与建议部分提出修改意见。此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科研机构工委会第一届委员会增选委员名单,并讨论了科研机构工委会管理办法修订稿。同时,对即将举行的中科院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大会暨科研机构工委会会员大会的会议主题、召开形式等有关安排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image.png

本次会议由科研机构工委会秘书处(中科院前沿局教育处)主办,由副秘书长单位(地质地球所)具体承办,科研机构工委会委员、会员单位代表等23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上一篇: 品承经典 浸润众生——第二十七期国学班圆满结课
下一篇: 变卖全部家产,平阳大儒祖孙三代治水保一方平安!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