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在世界东方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出现一位给这个世界带来深远影响的大人物,他叫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当时最博学者之一,在世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这位孔老师倡导仁义礼智信,开创私人讲学。传说他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但一生命途多舛不得志。孔子去世后,其弟子把他的言语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至深,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佑仁(孔佑仁现状)
孔子一定有两个想不到:一是他被后世尊称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教始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国家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中国唯有孔子而有。另一个是他的后裔创造了孔氏族谱传承天下,成为当今人类社会中迄今为止保存得最久和最完整的族谱。
孔子身后七世单传,自第八代起,才开始逐渐繁衍,历经2500多年,子孙遍布全球。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郡县时,封孔子9代孙孔鲋为文通君,开了封赏孔子嫡系子孙的先河。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封孔子的9代孙孔腾(孔鲋之弟)为“奉祀君”,专主孔子的祭祀诸事。公元前43年,汉元帝封孔子的13代孙孔霸为太师,这也是孔子后裔世袭爵位奉祀的开始。
1055年,宋仁宗正式封孔子46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此后,衍圣公这一世袭爵位封号历经北宋、金、南宋、元、明、清、民国,一直延续到第31代。到了末代衍圣公孔德成时,已经流传了800多年。
孔氏家族使用辈份排列,开始于元代仁宗皇帝时的孔子第54代孙孔思晦。孔思晦提出这一代的孔氏后裔都用“思”字,统一取名,第55代用“克”字为字辈。孔氏族谱一开始只收录直系长子长孙,后开始支庶兼采。一千多年来,孔氏家谱一直保持清晰脉络,宗枝井然有序,历经朝代变革,清楚明白。清乾隆九年,孔氏家族开始制定30字的辈谱:“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由此孔子后裔从56代至85代的取名字辈就明确下来。根据辈谱,区分哪一代的孔氏后人一目了然。民国时期的“四大家族”之一孔祥熙,是孔子的第75代后裔,其子孔令侃是孔子第76代后裔,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孔德懋女士是孔子第77代后裔。
1920年2月23日,衍圣公孔令贻的小妾王氏生下一个男婴,整个曲阜全城燃放鞭炮,北洋政府也下令在曲阜鸣放13响礼炮,以庆祝“圣裔不辍”。这个名为孔德成的婴儿满百日时,时任民国总统徐世昌封襁褓中的孔德成为袭封第31代衍圣公。“衍圣公”是一个只有孔子的嫡系男系子孙才能继承的爵位。
宋代的衍圣公相当于八品官,元代提升为三品,明朝初年是一品文官,后又“班列文官之首”,清代还特许在紫禁城骑马,在御道上行走。而历代衍圣公所居住的衍圣公府(今孔府),更是全国仅次于明清皇宫的最大府第,作为世受封爵的贵族世家,孔子嫡系家族的显赫与尊崇,自古无二。
末代衍圣公孔德成的出生,证明孔子家族作为世界上延续、世袭时间最长的贵族家族,已经存在了2000多年。超越王朝更替与江山鼎革变迁的世袭贵族。放眼全世界,埃及法老家族、英国伊丽莎白等豪门家系都无法与之相匹敌。
孔氏第76代孔令贻又拟了20个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供孔氏家族后辈延续。这样孔氏后裔的取名字辈又从第86代延长到第105代。
抗战爆发前,日本试图诱惑末代衍圣公孔德成去日本。1937年12月,曲阜沦陷之际,蒋介石特地派军队连夜保护17岁的孔德成逃离曲阜。孔子77代孙孔德墉回忆:“蒋介石办了一件好事。若孔德成落入日本人之手,后果不堪设想。起码会把他绑架至日本,供奉成有名无实的‘伪圣人’。”曲阜沦陷期间,日本人将孔府奉若神明,尊崇有加,不敢侵犯。
孔子家族从孔子开始连续七代单传,一直到第八代孔谦才生了三个儿子。到东汉章帝刘炟(57-88年)时期,孔子家族20岁以上的男丁只有60多人,而此时,距离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生活时期已经过去了500多年。
一生游荡列国却四处碰壁,颠沛流离的孔子绝对没有想到,在他去世2500多年之后,他的思想学说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地受到关注与崇敬,这是一大奇迹。而孔子更没有想到,《孔子世家谱》入谱总人数超过200万,见证着孔氏家族的传承史。
孔氏家族的家谱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是全球组织最为严密的家族。孔子的故乡曲阜,当地孔氏已传至80代“佑”字辈,有15万孔氏后裔。全世界的孔子后人已经达到了300万人,已经繁衍了82代。孔垂长,孔子第79代嫡孙,现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佑仁,第80代嫡长孙。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孔氏家香火旺盛,传承永续,见证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发表评论